省情博覽 | 圖説吉林 | 走進長白山 | 情係黑土地 | 汽車風雲 | 長影時空 | 吉林風情 | 政府線上 | 企業線上 | 服務指南 | 吉林分社
  首 頁
黑土地採風
黑土地論壇
王景和專欄
趙寶錕專欄
“新東北現象”之二:“長春是破解新東北現象的‘焦點’”

  “在入世的新形勢下,我國農業面臨嚴峻挑戰,東北糧食主産區是受市場衝擊最大的區域,商品率最高的吉林省又是其中受衝擊最大的省份,而吉林省6個‘全國産糧大縣’有4個集中在長春,所以長春市處于入世挑戰的‘火力點’上。”這是長春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的話。
  王健認為,“新東北現象”在“黃金玉米帶”腹地、東北中心城市長春有著集中的表現。第一,生産成本過高。與同緯度的美國“玉米帶”相比,美國農戶的平均家庭經營規模超過100公頃,而長春市只有1公頃左右,勞動生産率低;其二,流通成本高。長春市平均玉米倉儲期在3年左右,大大超過發達國家不超過1年的倉儲時間,而1噸玉米每儲存1年就要增加幾百元費用;其三,種植結構單一。玉米是長春的“當家品種”,近幾年平均玉米播種面積是耕地面積的65%以上,商品率高達70%以上。
  高商品率、大商品量和高生産成本造成長春玉米大量積壓,目前長春市800萬噸的正常糧食倉容已經儲存了上千萬噸糧食。長春主要依靠出口、南方市場、省內自銷三條渠道“消化”玉米。但近幾年來,出口量和南方市場採購量都大幅縮小。去年長春市出口玉米56萬噸,僅為上年出口量的四分之一;過去,秋後應該是廣東、浙江、上海等南方用糧企業訂購玉米的旺季,但因入世後,南方銷區多了進口玉米的選擇,並不急于北上採購。
  王健説,從比較優勢看,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畜牧業、園藝業等勞動密集型産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長春市發展畜牧業具有較強的資源優勢,目前長春的畜産品平均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40%左右。但是,長春雖然是我國第一個提出建設“無規定疫病區”的城市,但目前仍沒有完全達到國際認可的畜産品品質安全生産標準,加上品種老化、飼養方式落後等因素,有價位優勢的畜産品難以出口到歐洲高價區。
  “入世後,國際貿易環境會越來越公平,另外,國外優良品種、先進農業設備的引進會從整體上提升我們的農業發展水準。”王健説。但這些機遇是潛在的,而挑戰是現實的。今後,長春市將拿出“實行糧食過腹轉化”、“發展農業産業化”、“與南方銷區建立長期穩定供銷關係”等辦法,來逐步破解在長春市集中表現的“新東北現象”。(2月5日,記者趙寶錕 顧靜)
 

| 分社簡介 | 關于我們 | 服務業務 | 網站導航 | 招聘資訊 | 聯繫方式 |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各種新聞﹑資訊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通訊社吉林分社
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制作單位:新華社吉林分社網絡編輯部
值班電話:0431—8946087 8942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