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培養讓學子“厚基礎”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精彩觀點
1
大類培養不“大意” 清華各院係為大一學生提供豐富資源
清華大學各院係都十分重視新生入學第一年的基礎教育,投入了豐富資源,學校也鼓勵各個大類開設新生研討課,讓學生了解大類中最前沿的發展。環境、化工與材料大類開設了20多門新生研討課;人文社科類係主任、長江學者紛紛走上大一的講臺,開設了30門平臺課程,供學生選擇;還有的大類除了課程以外,也組織學生到企業單位進行參觀學習,讓學生了解業界的發展,這些舉措都讓學生在大一期間更好地了解了大類中相關專業的情況,有利于進一步的專業確認。2017級入學的考生在各省的志願滿足率都再創新高,全國各省份前三專業志願滿足率接近100%,部分省份第一志願滿足率超過90%。考生在高考出分後請第一時間聯繫清華大學各省招生組的老師,相信一定能選到自己最合適的專業類。高考後我們就會在第一時間通過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和官方微信賬號‘清小華’發布各招生組的聯繫方式。
1
大類培養實現清華學子“厚基礎”培養過程中的柔性
2017年起,清華大學開始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改革,將納入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整合為16大類,學生需要按照專業類來填報志願。今年,清華大學仍將延續去年的改革方向,僅有極個別大類包含的專業方向有細微調整。今年5月19日是校園開放日,屆時我們的2018年本科招生報考指南將正式跟大家見面。通過大類招生,學生在大一階段將接受通識教育,在加強大一階段工作的同時,確定專業會成為新生認識自我、了解專業和社會的一個教育環節。大類培養在培養清華學子“厚基礎”的同時,也增強了培養柔性。
1
一係列國際化辦學項目助推清華實現建設頂尖大學目標定位
國際化是清華大學人才培養的亮點之一。2016年7月,清華大學制定通過了《清華大學全球戰略》。作為學校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確立了建設世界頂尖大學的目標定位。為積極推進相關戰略,清華大學重點建設了一係列國際化辦學項目,包括蘇世民書院,與伯克利大學合作的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與華盛頓大學合作的全球創新學院,與米蘭理工大學合作的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等。2017年,清華大學學生赴海外學習交流已達7497人次,教師赴海外交流學習達6890人次,總共前往五大洲104個國家和地區。清華大學擁有良好的國際化氛圍,共有3509名國際學生,來自128個國家。清華擁有全英文授課課程近500門,全英文研究生學位項目25項,聯合培養雙授聯授學位項目46項,與全球50個國家的280所大學簽署校際合作協議。清華大學同時為家庭經濟相對困難的學生專門提供了“鴻雁計劃”,支援學子走出去。
1
清華讓學生成為參與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主角”
清華給與學生更多自主選擇權。2017年我們實施了新的培養方案,其模組分為通識部分、專業部分和學生自主發展部分,每個學生都有10-20學分的自主發展學分,用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校還建設多種類型的人才培養體係,提高轉係和轉專業的自由度,推動第二學位、輔修和交叉學科認證課程項目,為學生多樣化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學校共設置15個第二學位、13個輔修專業。學校讓學生成為參與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主角,成立本科生課程咨詢委員會,優化選課係統、改革體育課程考核方式等多項提案被學校採納。“我們也歡迎更多的學子能加入其中來參與清華的治理。清華大學改革學業評價體係,變百分制為等級制,建立尊重志趣、激發自信的多樣化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新的評價體係,課程成績以A+、A、A-、B+、B、B-、C+、C、C-、D+、D、F形式記載。其中獲A+(非常優秀)的人數不超過該課程修讀總人數的5%。獲得F(不通過)的學生比例則不設要求。學生進入清華後可以跟大師有很多直接接觸的機會。學校鼓勵更多的教研係列老師擔任班主任、新生導師等工作,加強對大一學生的引導教育。2017年,清華還實行“開放交流時間”制度,所有教研係列教師面向全校學生公布每周自由開放交流時間,校長、書記帶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促進建立有溫度的校園文化。
2
土木大類專業涵蓋面廣 就業范圍相當廣泛
清華土木水利學院是清華大學實力最雄厚、就業面最廣、成才率最高的品牌專業之一。土木大類由“兩院、四係、六個專業”組成,“兩院”即土木水利學院和建築學院;“四係”指的是土木水利學院的土木係、水利係、建管係以及建築學院的建築技術係;“六個專業”包括了土木工程、水利科學與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建設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和海洋科學與工程六個專業方向。通俗地説,這六個專業方向涉及到“上天+入地+下海+交通”。總體來説涉及到人類居住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方方面面。清華的土木大類擁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發展歷史悠久,學科實力雄厚。在2017年、2018年QS世界大學評估中土木大類兩次排在全球第五。;二是,專業內涵豐富,涵蓋領域寬廣。從專業內涵來看,清華土木水利學院主要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水安全、建築環境與節能等重大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從産業領域和滿足社會需求來看,專業涵蓋了建築、交通、能源、房地産、水利、水電、金融、經濟、環境、海洋、健康等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眾多産業和行業。整個大類專業的內涵,涉及到國計民生、關乎人類居住環境及生活品質,涉及到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支柱性行業,是一個充滿了各種機遇和挑戰,充滿著創新前景、大有可為專業領域。
2
大類培養為培養多樣性人才提供了可能
清華土木大類育人特色比較鮮明,特別重視和強調“個性化、多樣化、國際化”的復合型和創新型的傑出人才培養,提出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知能兼備、德才雙馨”的領軍人才,作為我們的最根本的使命。突出“科學+技術+管理”並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寬口徑、重基礎、強實踐”的多樣化育人特色,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育人,抓好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在人才培養方面,堅持價值觀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就大事業”。不少校友畢業後入職在國內各個機關、重點企事業單位、跨國公司以及科研單位等。比如土木學院水利係60多年來已培養出6000多名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的傑出畢業生。其中包含總工程師、設計院院長、大學校長以及一大批國家建設的骨幹人才等。有許多畢業生成為興業英才、學術大師和治國棟梁,其中在水利係工作和學習過的畢業生中就走出了31位兩院院士。除此之外,清華大學為培養一流土木大類人才提供優渥的育人土壤。土木學院利用清華大學多學科交叉互補的學科優勢,以及開放性和國際化的辦學環境,為土木大類的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氛圍和條件。另外,清華土木大類擁有包括8名院士和40多位千人、長江、傑青、優青在內的高水準師資隊伍,在國內外學術界、工程界頗具影響力。在此基礎上,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國內領先的地位。
3
清華大學平均就業率高達97.8%
由于目前2017屆畢業生正在完成本科畢業設計的階段,升學情況還未最終確定,但從2012-2016年的數據來看,清華大學平均就業率高達97.8%,保持高位穩定。全校本科畢業生當中,國內升學繼續深造的比例平均超過一半,出國出境深造比例約佔四分之一,就業或創業學生超過兩成。在就業的學生中,重點單位就業率平均達到四分之三,畢業生集中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國家重點單位。當然,在本科生在校期間,清華大學不僅關注學生就業,更注重引導他們的職業發展。對學生來講,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學校引導學生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鼓勵他們將自己的人生發展與國家民族發展更好地結合起來。
3
考上清華,上學無憂
清華大學具有完備的學生資助體係。考上清華,上學無憂。新生從接到錄取通知書開始,就進入了清華資助的覆蓋范疇,自1998年起,清華就在全國高校率先建立了入學“綠色通道”,交不起學費的學生可以通過學校臨時借款順利完成入學手續。在2017年錄取過程中,來自甘肅定西的考生魏祥發信請求攜母入學一事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清華招辦第一時間發布回信《人生實苦,但請足夠相信》,溫暖了整個招生季。實際上在魏祥之前已經有三位和魏祥類似情況的同學已經入學清華,學校對魏祥並沒有給予特殊待遇,所有的做法是在遵循已有慣例,充滿人文關懷。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黨和國家、也是教育部的莊嚴承諾。自2006年起,清華大學建設了助學金、勤工助學、獎助金、國家助學貸款、“綠色通道”臨時借款、困難補助、學費補償代償相結合的本科生“新資助體係”,目前已經實現了覆蓋全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覆蓋全部家庭經濟特殊困難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費用兩大目標。清華大學目前有接近20%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其中近一半我們稱之為特殊困難。入學後,我們經過家庭經濟情況的核定,對貧困學生的資助費用與學生家庭所能提供的經濟支援相結合,能夠完全覆蓋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費用。學生入學後,還可以通過勤工助學進一步補貼自己的生活,學校每年提供近3000個勤工助學崗位。在確保保障性資助的基礎上,近年來,清華大學還嘗試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發展性資助,包括外語能力培訓、興趣特長培育、海外交流交換等,讓他們共用學校的發展資源。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