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2日電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近日,該校招辦主任張永祥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説,2020年學校招生計劃6400人。
繼續實行大類招生 41個招生專業(類)
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英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
據張永祥介紹,重慶大學招生的99個本科專業中除部分專業有特殊培養要求外,其余全部實行大類招生,招生專業(類)為41個,包括23個大類和18個專業。
學校對實行“平行志願”省份(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當地招生計劃的105%,學校對進檔服從專業調劑且滿足錄取要求的考生合理安排專業進行錄取。
學校普通類第一批次、國家專項、民族班等安排了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類別,在錄取和安排專業時,以投檔成績(含政策性加分)為依據,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不設置專業志願級差。投檔成績和專業志願順序相同的考生,按照數學、外語、語文的順序依次比較單科成績進行專業安排。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等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類別,在錄取和安排專業時,將不認定各省的加分項目及分值,即以實際高考成績為錄取依據。
另外,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屬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調劑時,只錄取填報有該類專業志願的考生;該學院錄取的學生入校後不得轉入其他學院學習。
需要強調的是,民族班、中外合作辦學(重慶大學-辛辛那提聯合學院)專業是單列院校代碼招生的,考生及家長在填報志願時要進行特別注意。
專業招生方面需要友情提醒的是:英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軟件工程、會計學(ACCA方向)、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非英語語種考生慎報。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專業,以及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制為五年,填報時需注意。
推進本科生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
實施跨學科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拓展國際聯合培養途徑
學校多方面推進復合型人才培養,探索建立多元化、多維度、個性化的本科人才培養體係。實施“3+1”“2+2”“1.5+2.5”“1+3”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本科生導師制,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成長成才的沃土。
深化校企聯合培養,通過“訂單式培養”“卓越工程師計劃”等形式,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與知名企業合作,引入行業領先課程,派送學生到企業開展實踐項目訓練或頂崗實習。
突破專業壁壘,探索跨界培養方式。實施跨學科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展聯合畢業設計(論文),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在建築學部啟動建築學、結構工程、給排水、暖通、環境工程、工程管理及工程造價等7個專業的“大部制聯合畢業設計(論文)”
拓展國際聯合培養途徑,與辛辛那提大學合作,引進COOP培養體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工程實踐能力突出的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經過7年發展,已建立合作企業資源庫58家,首屆畢業生總體深造率超過85%。
構建“教育-競賽-培訓-孵化”本研協同的創新創業教育體係。堅持實踐創新,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過程。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構建國家、市、校、學院四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體係,建設涵蓋“教育-競賽-培訓-孵化”于一體的指導服務機制,形成了融價值塑造、能力提升和知識傳授融為一體、本研協同的創新創業教育體係。
近年來,學校不斷提升國際化人才培養水平,已與美、英、法、德、俄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所知名高校,以及眾多跨國公司和海外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學校依托新型城鎮化學科群,與12所世界一流高校共建海外科教合作基地,構建並實施國際化引領建築與環境領域“二三二”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科交叉促進知識交叉的“雙交叉”為著力點,大力推進培養方案、培養過程和評價體係的國際化,已建成“學習共同體”和中外平臺共建的“學術共同體”兩個國際化培養和交流平臺。
學校加大支持學生出國交流力度,每年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超過3000多人次。在本科期間,同學們可通過超200個各類國際化項目,選擇聯合培養、海外實習、學分訪學、短期遊學等多種途徑,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能力。
另外,在招生層面上,重慶大學-美國辛辛那提聯合學院也設有2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分別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採用“4+1”的國際先進的COOP工程教育模式,合格畢業生可同時獲得重慶大學畢業證和學位證,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學位證。
據悉,重慶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近5年畢業生就業率始終維持在95%左右。畢業生中超過40%的學生在知名院校進行繼續深造,每年均有畢業生進入名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