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鍵分享

主打稿

2018年3月16日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再塑中國經濟的偉大創舉

新華社記者

以6.9%的速度實現7年來首次增長加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每天有1.66萬戶新企業誕生、消費對增長貢獻率近60%……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十年,帶著來之不易的“速穩質優”成績單,中國經濟從2017走向2018。

一艘航母級超大經濟巨輪,穿越驚濤駭浪的水域,駛入新時代的主航道——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如此闡述。

這是全方位的艱難再塑。

站在新的時代方位,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發展奇跡的中國共産黨,正帶領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開辟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理念再塑——從做大“量”到追求“質”,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引下,“中國號”巨輪駛入高品質發展新航道

這是高瞻遠矚的判斷和發展指引——

“現在,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創新進入活躍期,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稱,在過去40年驚人發展成就基礎上,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正影響和塑造全球范圍的産業結構和競爭格局。

每一代人創造自己的歷史,都無法脫離時代所賦予的現實條件。

時間回到2012年,國內外“唱空”中國經濟之聲不絕于耳。持續30多年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正面臨多年積累的“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

這一年,中國經濟從10%左右的增長平臺放緩到7.9%,新世紀以來首次回落到8%以下。同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出現相當長時期以來絕對數量的首次下降,支撐經濟多年高速發展的人口紅利開始消退。

發展階段的轉變,從來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歷史的勝出者,往往能夠在關鍵節點,作出適應把握引領大勢的重要選擇。

當速度開始換擋,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

這是一道選擇題——

還要不要繼續在追求快速增長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且不論重“量”模式本身的強大慣性,地方財政收入、就業、官員政績,無不與GDP增速緊密相聯,要改變這種以高投入換取高增長的模式,必然傷筋動骨。

這又不是一道選擇題——

用老的辦法,即使暫時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會持久,相反會使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積累、激化,如同“飲鴆止渴”,最終會導致矛盾的總爆發。

“速度再快一點,非不能也,而不為也。”“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問題,必須堅定推動結構改革,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

校準一艘巨輪的航向離不開視野廣闊的舵手,再塑一個大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100多次與經濟有關的會議,對中國經濟作出一係列重大判斷和重大決策部署。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從“三期疊加”“新常態”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怎麼看”和“怎麼辦”的思路逐漸廓清;

凝聚著對中國發展道路的接續思考和實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在對歷史與未來、中國和世界的深刻把握中日益成型。

“5年來,我們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宣布。

這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指引中國經濟全方位再塑的思想力量源泉。

國際經驗表明,現代化進程中闖關奪隘,必須探索對既有發展模式的重整再塑——

人口紅利消失的“劉易斯拐點”,每人平均GDP提升到一定階段後的“中等收入陷阱”,與現代化轉型伴生的“風險社會”……縱觀世界經濟史,發展中的風險和陷阱眾多。

究其根源,在于過往發展方式難以為繼,而路徑依賴又無從擺脫。經濟變速換擋、社會深刻轉型的中國,要跨越陷阱,必須實現“關鍵一躍”。

發展客觀條件的變化,倒逼中國經濟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向更高級形態演進——

看國內,經濟多年高速增長,社會生産力水準總體顯著提高,長期存在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發生逆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特點。

另一方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人口紅利持續消減,環境污染加劇,創新能力不足,區域城鄉發展不協調,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金融業出現“脫實向虛”傾向,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矛盾突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凸顯,規模擴張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

看全球,世界發展面臨百年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方興未艾、多點突破;貿易保護主義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唯有轉型。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

以新發展理念重構發展邏輯,一條高品質發展的道路逐步繪就。

2017年底,一套新的指標體係“亮相”,成為衡量地方發展和官員政績的新“風向標”。

由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品質、生態保護、增長品質和綠色生活等6方面55項評價指標計算生成的綠色發展指數,與公眾滿意程度一起,還將納入五年一次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作為各地黨政領導綜合考核評價、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從“唯GDP論英雄”到以綠色發展指數衡量發展品質,尺規的改變,印證了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理念上的變革和再塑。

國家強,經濟體係必須強。

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不僅是中國經濟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一套瞄準高品質發展的現代經濟支撐體係正全面布局。

回望五年,全球經濟的驚濤駭浪中,大國經濟轉型的“關鍵一躍”正成功起跳。

五年極不平凡的歷程,深深鐫刻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坐標上——

在世界經濟新版圖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總和;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多年想實現而未實現的重大結構性變革正成為現實;民生獲得感持續提升,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五年極不平凡的歷程,日益引發全球矚目與探尋——

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一個如此體量的大國、一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成功實現現代化,走出一條高品質的發展道路,尚無先例可循,其所取得的經驗,將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

邁入新時代,新理念新思想的磅薄之力,正深刻再塑一個大國的發展路徑,照亮一個民族走向富強的偉大征程。

動力再塑——向市場要潛力,向供給端要動力,向創新要紅利,中國經濟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過程中蓄積發展的磅薄動能

2018年的春運,因為高鐵“復興號”的加入,很多人的返鄉旅途變得更快捷舒適。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鐵路時速從40公里躍升至350公里,“中國速度”在一次次突破中展現著新時代大國崛起的成熟與自信。

84%的中國標準、50%的壽命提升、17%的每人平均能耗下降……美國《僑報》刊文稱,“純中國血統”的“復興號”亮相,標誌著中國高鐵在技術創新、制造升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將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主力軍。

與風競速,陸地飛行。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埋頭學習到超越引領,每一步跨越都標刻著中國制造的新高度,也見證著中國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

曾經,低廉的生産資料、勞動力成為驅動中國這一“世界工廠”快速運轉的重要動力。

如今,隨著要素價格的上漲,面對13億多中國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現有的生産方式、生産能力和産業結構難以提供更高品質的供給。

建設現代化強國,中國需要建立一套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要求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係,推動中國經濟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實現高品質發展為根本要求,新時代的中國經濟開啟了一場全方位深層次的動力再塑。

——向市場要動力,讓每個經濟細胞都成為創新發展的發動機。

“經濟發展的根本在于挖掘效率的潛力,核心是激活人的創造力。”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説,校正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要義。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推動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係。

改革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辦事“一枚印章管審批”,開展“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放管服”改革推動著一場從理念到制度的政府職能轉變。

“2017年杭州市新設立企業11萬家,其中85%是通過證照聯辦實現準入及準營。”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首場“代表通道”採訪中,杭州市市長徐立毅代表談到,浙江開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企業松綁是催生市場活力的充分條件。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悖于激勵創新的陳規舊章,要抓緊修改廢止;有礙于釋放創新活力的繁文縟節,要下決心砍掉。”

大刀闊斧的改革極大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放水養魚”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中國經濟正在變換步法。”德國《商報》刊文指出,中國對經濟體制的一係列改革舉措,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和激烈競爭,極大釋放了創新力。

——向供給端要動力,解決要素配置扭曲,推動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實業興則國家興,實業富則百姓富。

要解決發展的結構性問題,轉換發展動力,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中國制造加速從“汗水型”走向“智慧型”。

這樣的畫面令人難忘:在唐山,北洋時期建立的老礦徹底關停,井口澆築混凝土時,許多職工背過身去默默流淚;在佛山,環保“風暴”下一批企業被關停……去産能,無論對于職工、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意味著一個個艱難的選擇。

越是艱難越向前。

五年來,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後産能基礎上,我國退出鋼鐵産能1.7億噸以上、煤炭産能8億噸、安置分流職工110多萬人。去産能改善了市場供求關係,也為新興産業發展騰出了空間。

與此同時,新技術、新業態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新周期如期而至,通過創新提升優質供給,符合産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方向的新産品不斷涌現。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發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建成使用、國産大型客機C919試飛成功……一件件“中國重器”讓世界刮目相看,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

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創客空間、創新工場風生水起,開放式的創新生態係統正浮出水面,創新版圖更加遼闊。

當很多到過中國的外國人對網購、高鐵、移動支付、共用單車等“新四大發明”大為讚嘆時,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説,美國科技公司開始模倣中國同行。

社會化大生産的突出特點,就是供給側一旦實現了飛躍性創新,市場就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予以回應。

據估算,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創新産生出巨大正向溢出效應。國際一些權威機構認為,中國創新能力快速提高,創新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從人才中積蓄紅利,加速驅動模式轉變。

手機拍照就知道食物有沒有變質,掃一掃就可甄別麥子收割的成熟度……3年多時間,靠著百萬元級別起始資金,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鮑捷團隊率先實現量子點光譜技術的應用。

創業成功的背後,成果轉化激勵機制發揮了功效:政府、學校、科研機構等推出扶持政策“組合拳”,使新技術、新材料落地有了“加速器”,創業團隊積極性極大釋放。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實施股權激勵、實行成果轉化獎勵、破除人才流動制度障礙……黨的十八大以來,一係列改革指向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努力形成人人崇尚創新、人人渴望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良好環境。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國正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係,“千人計劃”“留學生創業”……不拘一格招才引智,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和空間。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留學人員歸國潮:截至2016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達58.48%。

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進入新時代的中國,不僅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擘畫出目標明確、步驟清晰的路線圖,中國創新正在跑出“加速度”。

在市場中激發新活力,在改革中釋放新紅利,在創新中積蓄未來動力,中國經濟正在動力轉換中迎來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發展。

底色再塑——中國經濟在保持增長與保護生態的互促共進中艱難探索,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中厚植根基

祁連山深處,一個個礦井被充填,見證著這裏正在進行的半個世紀最大規模的生態環境整治。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祁連山區先後經歷了森林採伐、礦山探採、小水電開發、旅遊設施建設四輪大規模開發,這個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傷痕累累。

如今,伴隨著中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加快推進,祁連山新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將生態保護上升到政治責任;保護區內144宗礦業權已關停143宗;加強修復自然生態係統……一度喧鬧後,山谷重歸寂靜,重綻生機。

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如何平衡,歷來是一道世界性難題。

對中國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這是前所未有的“路徑之難”——一個超大型經濟體必須要以實體經濟立國,某些西方國家先污染後治理、把污染向外轉移進而集中發展服務業的模式,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而言已不合時宜,唯有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這是獨一無二的“稟賦之難”——一個超復雜經濟體必須面對每人平均資源嚴重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國情,一些地方面臨發展帶來的難題,一些地方則面對發展不足的難題,兩張看似相悖的試卷必須同時作答;

這是壯士斷腕的“抉擇之難”——一個幾十年走過其他國家幾百年歷程的經濟體,一邊是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衝突積累到臨界點,一邊是治污將可能影響增長,帶來就業、財政收入等等問題。

難中難,難中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一深入人心的金句,在朗朗上口的表達背後,是尊重人與自然之間關係、開創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並生共存局面、再塑中國經濟從“黑”到“綠”底色的深刻內涵。

生態,是一種資源,在發展中不可或缺;生態,也是一種生産力,與發展並生共存;生態,更是一種文明,關乎永續發展,直指長遠未來。

長江,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對這條河的態度折射著這個國家的發展態度。

千百年來,為了生存和發展,人們對她不斷索取,但這條河所遭受的巨大破壞也讓很多發展成就得而復失。

告別大開發,共抓大保護。如今,為了保護江豚,深水航道為之改道;徹底“清零”,一些沿線縣市永遠告別化工企業……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升至“壓倒性位置”,成為一種歷史性大轉折的寫照。

曾經的鋼渣回填灘和鐵砂採砂場,已成為濕地公園;曾經工業“三廢”排放大幅超標的城市,正著力發展高端制造業……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帶來的“倒逼效應”,為高品質發展寫下注腳。

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完善生態保護統計數據、幹部考核等體係;積極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五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在中國發展史上可謂空前。

伴隨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我國單位GDP能耗、水耗明顯下降,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3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下降8.1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3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沙化土地面積大幅縮減。

升降之間,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互滋養,相互促進,綠色發展的“中國方案”躍然而出。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稱,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經驗,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生態的“綠色”,帶來發展的新“紅利”,繪就更加親民的新“藍圖”。

這樣一種更和諧、更全面的發展,深刻回答著“發展為了誰”“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裏”的課題,背後彰顯的是大寫的“人民”。

在五年減貧6800多萬人口的基礎上,政府工作報告又亮出2018年脫貧攻堅的“任務表”和“硬承諾”——

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支援;

確保進度和品質,讓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

曾經實現增長與減貧雙重“奇跡”的中國,在新時代更是推動著增長與減貧兩大進程的相互促進。

有學者分析,中國扶貧脫貧戰略的實施,強有力地將經濟活動的動能滲透到經濟體的“毛細血管”和“細胞”中,有效激活經濟發展長期滯後地區的創造性活動,使之擺脫低收入惡性迴圈,形成新的發展能力。

2013年至2017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10.4%。2017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于城鎮居民0.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將之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並列,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路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再次對振興鄉村作出部署。

書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一定會加快釋放,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將全面提升。

這是意味深長的新時代“民生觀”——強調“公平正義”、注重“自我實現”……找到人民的“痛點”“難點”,也就找到了經濟的增長點,解決民生“小事”就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大事”。

讓人民住有所居的承諾下,一場深刻變革席卷中國房地産市場,多年來的投機炒作受到強有力抑制,促進房地産健康長期發展的新長效機制正在建立;

讓人民共用發展成果的承諾下,中國以巨大的勇氣徵戰“最難的貧困”,全力以赴補齊發展中的最大短板,推動中國經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承諾下,中國堅定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開創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平衡並行的新路徑;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中國經濟的底色更加厚重溫暖,發展的根基越夯越實。

空間再塑——立足萬裏江山,放眼五洲四海,整合融通、縱橫捭闔,打造更加堅實開闊、更具持久活力的經濟發展“新版圖”

201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要保持歷史耐心,穩扎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幹,努力建設高水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這次會議強調。

此時,距離2017年4月1日宣布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不到一年時間。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呼之欲出,必將對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有效破解“大城市病”,正日益成為全球性課題。也因此,國內外對雄安這座“未來之城”充滿遐想與期待。外媒評價,雄安新區將是繼中國過去40年繁榮的新卷首。

“中國領導人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經過深思熟慮而繁榮的城市或社會。”美國《洛杉磯時報》文章説,“世界上只有這個國家能做到”,“會比50年來西方的任何發展都更令人印象深刻”。

知天下者,善謀大勢;決勝負者,長于布局。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在中國經濟的“大棋局”中,三大戰略跨越行政區劃,打通國內國外,推進協調發展、聯動發展、合作發展,中國“弈者”的一招一式間,向世界呈現出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持續“做厚”中國經濟、擴大發展的回旋余地——

如同水流,落差越大,勢能越強。城鄉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是挑戰,更是未來潛力所在。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加快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在邁向高品質發展的轉型突破中,以貴州、重慶、江西等省份為代表,結構更優、活力更足的中西部地區正釋放出強勁增長潛力。

這是一組印證人類史上偉大奇跡的數據:

2009年,全球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人類進入城市時代;兩年後,中國城鎮化率突破50%;

過去五年,中國有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市民,如今城鎮化率已達58.5%,昔日“鄉村中國”快速邁向“城鎮中國”;

以千百計崛起的中小城鎮,以千萬計遷徙的人口大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經歷過中國這樣大規模、高速度、有秩序的城鎮化。

“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換個角度看,實際上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回旋余地,中國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所釋放的潛力,在世界發展史上也是空前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説。

實現不平衡不充分局面的深層次“破題”,中國經濟贏得的是發展協同性、整體性的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部縱深愈發開闊。

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在同世界的互聯互動中“做活”中國經濟,拓展發展的外部空間——

2018年1月17日,伴隨汽笛長鳴,滿載電器、板材等貨物的79750次中歐班列從廣西欽州出發,駛往波蘭馬拉舍維奇。

這列首趟由廣西發出的中歐班列,成為連接起東盟、華南地區直至中亞、東歐的新貨物通道。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標誌性成果,中歐班列目前已累計開行約7000列。一條條鋼鐵巨龍,穿越崇山峻嶺,穿越草原大漠,將歐亞大陸貫通起來。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的第五年。

同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産能合作,在沿線24國推進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隨著總體布局的完成,“一帶一路”建設正繪就一幅大寫意,更好地統籌起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牽動全球目光。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中國“一帶一路”構想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地理大發現,其歷史意義在于“它又將地球翻轉了過來,令世人看到了已經沉睡了500年的歐亞大陸”。

面對“逆全球化”浪潮,中國“打開國門搞建設”,在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係進程中謀求更廣闊的外部發展空間。

向內看,自貿試驗區兩度擴容增至11個,形成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新格局,進而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向外看,中國已同2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6個自貿協定,並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致力構築面向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重構世界經濟秩序中提升話語權,構建更為健康有序的共同發展空間——

2018年1月16日,中國倡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迎來開業兩周年紀念。

兩年來,這一全球首個由發展中國家推動建立、多方共同參與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成員總數從57個擴容至84個,成員遍布全球各大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發起成立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完成份額改革和治理機制改革,中國在IMF中的份額和投票權躍居第三位,人民幣被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世界驚嘆:短短幾年間,中國已從全球金融體係的普通參與者轉變為公共産品的提供者和變革的“發動機”,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倡導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

舉辦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推動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開啟了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新時代;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倡導實現經濟全球化再平衡,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演講影響如此之深,以至于在2018年年會上人們仍在津津樂道,美國《紐約時報》刊文表示,“達沃斯真正的明星是中國”;

……

在共商共建共用中加強全球經濟治理,中國重視程度從未如此之高,參與程度從未如此之深,影響力從未如此之大。

“如今全球化的首席小提琴手正是中國。”俄羅斯《獨立報》評論道,“習近平實質上描繪了將世界變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藍圖,以及為此改革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機制的框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40年改革開放,中國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新進軍。

5年艱難再塑,中國風景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憧憬。富起來的中國將目光投向更長遠的未來,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以自信而不自滿的心態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奮進。

站在新的時代方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邁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必將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在續寫中國經濟奇跡中贏得更高品質發展,為人類許下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記者陳二厚、韓潔、安蓓、何雨欣、劉華、張辛欣、王希、孫奕)

———— 全文 ————

———— 收起 ————

2018全國兩會大型融媒體專題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