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評論

主打稿

2015年8月13日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霍小光、吳晶、姜瀟)8月15日,對中華民族意味着什麼?穿越歷史的滄桑,一個響亮的聲音宣告:勝利!

這勝利異常艱辛--長達14年艱難曲折的鬥爭,付出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

這勝利淬煉真金--驚濤駭浪淘洗沉浮,中國共産黨如同中流砥柱,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這勝利光耀千秋--百多年來屢戰屢敗的悲觀陰霾一掃而空,中華民族迎來從衰敗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

這勝利世所敬仰--中國的持久抗戰,改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進程而永載史冊。

今天,向着偉大復興昂首邁進的中華民族與全世界尊重歷史、捍衛和平的民族並肩而立,向着這偉大的勝利,敬禮!

向着勝利敬禮,是中國人民對抗戰先烈的無限緬懷

肅立凝望、莊嚴敬禮--每次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抗戰老兵戴啟惠都要在《銅墻鐵壁》雕塑前重復這個“必需的步驟”。

2015年7月8日一大早,90歲高齡的戴啟惠和一批抗戰老戰士、抗戰將領遺屬參觀了《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主題展覽。

1945年8月15日7時,中、美、英、蘇四國政府經過約定,在相同時刻分別發布了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的公告。

這一天,重慶,人們涌上街頭、奔走相告;延安,軍民敲鑼打鼓、點燃火把;歐美同盟國軍民,歡聲雷動、縱情擁抱。歷史的鏡頭中,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勝利者,用含淚的笑容迎向勝利的朝陽。

“犧牲的戰友沒能看到這一天。我很想念他們,我要向他們敬禮。”70年過去,那場挽救中華民族於危亡旦夕的戰爭,仍令九死一生的老戰士心緒難平。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冒着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講述那段深植國人心中的歷史記憶。

此時此刻,向着勝利敬禮,寄託着中國人民對無數英烈的無盡哀思。

抗戰軍人後代章東磐在《父親的戰場--中國遠征軍滇西抗戰田野調查筆記》中,表達了一份崇敬與緬懷:“當我們整個民族的軀體行將頹倒之際,是他們共同挺起的那時還年輕的胸膛,讓這個在別人眼裏不知多窩囊的病夫國家竟然站了起來,最終成為與戰後世界最強大先進的勝利者平起平坐的巨頭之一,為我們國家贏得了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尊嚴和機會。”

今天,1521位抗戰將領的英名,被鐫刻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英烈環廊”的大理石上,受人瞻仰;而數以千萬計無名英雄的故事,已融入民族的血脈,流芳百世。

東北抗日義勇軍將領馮佔海之子馮樹棠説:“在勝利的時刻感懷過去,不光為了自己的父親,而是感懷所有為戰爭付出生命代價的抗戰英烈。”

此時此刻,向着勝利敬禮,是讓後來者知曉,歷史的命運必須自己掌握。

歷史清晰作答:在全民族共同奮起禦侮的人民戰爭中,是中國共産黨這支民族解放的先鋒隊,高高舉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鑄就了奪取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

“中國人民在全民族的抗戰中選擇了中國共産黨,這是歷史的事實,也是歷史的結論。”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説。

此時此刻,向着勝利敬禮,是一個時代對過往的最好告慰。

一個屢遭挫敗的民族,可能贏得同情,但很難獲得尊重。十四年抗戰,我們贏得了近代以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從此,再也沒有侵略者能夠在中國的土地上霸道橫行。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迎來歷史的機遇。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繼續奮鬥,從勝利走向勝利,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向着勝利敬禮,是中華民族對抗戰精神的銘記傳承

8月1日早晨9時整,北京市昌平一中的優秀少先隊員代表列隊來到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行隊禮。他們登上“先鋒崗”,用“執旗肅立”的方式向先輩致敬。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首都北京的少先隊員以神聖儀式,銘記苦難的歷史,沐浴勝利的榮光,傳承偉大的民族精神。

2014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揭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這,就是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戰精神。

“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70多年前,四川戰士王建堂出征前,父親贈給他一面寫着“死”字的布旗,作為父子訣別的紀念。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背水一戰,再見無期,以旗裹屍,何等壯烈!

“寧兒!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拋下襁褓中的孩子,奔赴東北抗日前線,犧牲前寫下的家書,世代傳頌……

“每次讀奶奶的家書,都忍不住流眼淚。”趙一曼的孫女陳紅説,“她的屍骨無從找尋,但她永遠活在了人們心裏。”

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日聯軍八位女戰士、堅守上海的“八百壯士”……前仆後繼的血肉之軀,鋪築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兒莊戰役、萬家嶺戰役……頑強不屈的鋼鐵意志,書寫了抗戰必勝的信念。

精神的傳承歷久彌新,精神的感召驚天動地。

美國國家檔案館和國會圖書館保存着一批珍貴的照片,向世人展示着這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極少有鞋穿”“瘦得不成樣”的中國士兵身負重傷,蜷縮在地仍握緊武器;有的年過花甲,肩挑背扛運送糧食彈藥;有的還是少年,身形弱小卻目光堅毅;還有很多送丈夫、兒子上戰場的婦女,通宵達旦趕制軍服……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1941年,黑人歌手保羅·羅伯遜在紐約用中英文演唱了《義勇軍進行曲》。這首凝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歌曲響徹天宇。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部主任任天佑説,抗日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講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勝利,這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源泉。

向着勝利敬禮,是中國在世界人民心中不朽的勳章

“烏拉!烏拉!”2015年5月9日,伴着俄羅斯軍民山呼海嘯的勝利吶喊,由102名官兵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邁着威武雄壯的步伐,行進在莫斯科紅場。習近平主席起身向他們揮手致意,俄羅斯總統普京肅立向中國軍人行注目禮。

“中國軍民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消滅並牽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以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前夕,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回顧中國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戰歷程,為中國贏得了廣泛讚譽。

“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毛澤東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做出的戰略判斷,今天讀來仍振聾發聵。

世界永遠銘記,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東方主戰場:

開戰時間最早--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裏,獨力抗擊日本侵略,是東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戰場。

持續時間最長--中國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爭長達14年時間。

付出代價最大--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總人口約20億,中國佔近四分之一;3500萬兒女傷亡、600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牽制日軍主要兵力--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斃傷俘日軍150余萬人,佔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總數的70%以上。

世界永遠銘記,中國抗戰為扭轉乾坤立下不朽功勳:

蘇聯元帥崔可夫説過,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日本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

英國首相丘吉爾坦言,中國一崩潰,至少會使日軍15個師、也許會有20個師騰出手來。

美國總統羅斯福則&&,美國忘不了中國人民在7年多的時間內,怎麼頂住日本的野蠻進攻,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

“中國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參與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不僅僅是為了國家尊嚴和生存,還為了所有同盟國的勝利。正是在那場戰爭中,東西方一起抗擊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邪惡力量。”《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全史》一書作者、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拉納·米特如此評價。

此時此刻,向着勝利敬禮,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決心和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與堅守正義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的中堅力量。

向着勝利敬禮,是面對歷史的沉思,更是面向未來的宣示

再過20天,世界的目光又將聚焦中國、定格北京--2015年9月3日,中國將首次舉行以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主題的盛大閱兵式。

70年前的勝利,是全人類對和平的共同堅守,終結了生靈涂炭的人間悲劇,敲響了祈願未來的和諧鐘聲。

“結束戰爭,乃是戰勝國的權利、榮譽和力量的顯示。”《日落時分:日本投降全紀錄》一書這樣記述:正式和有效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標誌,不是日本天皇發布詔書,而是中、美、英、蘇四國政府的公告。意大利投降是由盟軍宣布的,德國投降也是由盟軍宣布的……所以,才有了中、美、英、蘇四國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歷史一刻。

70年前的勝利,是歷史作出的公正裁決。

當年,日本投降後,《大公報》記者朱啟平隨美國軍艦進入日本,回國後寫下長篇通訊,發出戰後警言:“細想這些天來的經歷,深感日本目前的投降是臨時休戰,盟國對日必須嚴厲公正,以永絕戰禍,中國對日尤須慎防萬一。”

“這就是今天日本右翼勢力蠢蠢欲動的根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説,二戰後日本一直在模糊和淡化戰爭責任,不惜傷害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感情。

70年過去,面對戰爭罪行,唯有虔誠懺悔才能贏得寬恕。

“我是一個殺害中國人民的侵略者,判處死刑都是罪有應得。但中國人不管冤仇多深,把自己高貴的血,給我獻了3000毫升,挽救了我的生命,這是多麼偉大的恩情啊。”曾被關押在撫順的戰犯上中正高因胃潰瘍手術接受了管理所工作人員的集體獻血。他的真實經歷觸動過太多不了解真相的日本民眾。

70年過去,拷問人性良知,墨寫的謊言終究遮不住血寫的歷史。

連續修改歷史教科書,矢口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暴行,首相及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政府強推新安保法案,意圖修改防止軍國主義復活的和平憲法……日本右翼勢力種種行徑,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威脅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踐踏世界人民期盼和諧的美好願景。

70年過去,傳遞共同心聲,歷史的悲劇決不允許重演。

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紅墻外的無名烈士墓前,鮮花和蠟燭堆積成山;在以色列亞德韋希姆大屠殺紀念館,悲徹的鳴笛聲刺破蒼穹;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遲暮的倖存者仰天垂淚;在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紀念館,健在的老兵立正致禮……

為着勝利的紀念,照亮前行的道路。

“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中國正與世界人民一起,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向着偉大的勝利,敬禮!讓我們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進軍!

———— 全文 ————

———— 收起 ————

高清圖集 | 向着偉大勝利,敬禮!——寫在“8·15”日本無條件投降70周年之際

  • 幾名記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的“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上觀看盧溝橋事變半景畫(7月5日攝)。

  •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綵排中列隊行進(5月7日攝)。

  •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圖為八路軍115師戰士在平型關公路兩側伏擊日軍(資料照片)。

專題 | 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往期回顧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