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字號群眾文化品牌越擦越亮-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冀”字號群眾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2025-01-07 09:08:32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河北省群藝館去年開展各類活動250余場,惠及群眾超千萬人次

  “冀”字號群眾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這是我第一次聽魏縣大平調,這種戲曲和京劇、川劇有啥區別啊?”1月1日,2025年“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我們的節日”系列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在河北博物院拉開序幕,剛看完魏縣大平調省級非遺傳承人陳艷麗表演的《陰陽扇》,游客王芳便上前詢問。陳艷麗的詳細講解,讓王芳收穫不少。

  當天的活動,石家莊絲弦(晉州趙蘭莊絲弦)《文王訪賢》、平山墜子戲《王寶童篡禦狀》、臨城南調《敬德背鞭》、海興西路梆子《陽關折柳》等傳統劇目陸續上演,十多位非遺傳承人各展風姿,精彩的表演引得掌聲陣陣。活動中還設置了青少年美育非遺研學體驗環節,非遺傳承人耐心地向孩子們教授剪紙、印染、拓印等傳統技藝。

  “‘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活動是我們的一大品牌,去年我們利用傳統節日和暑假,開展非遺展演展示活動84場,涉及非遺項目百餘項,300多名各級非遺傳承人現場進行展演展示。”河北省群藝館(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通過“展演+展示+講座+研學體驗+線上展播”的模式,讓觀眾在富有特色的非遺技藝展示中愉快地體驗和購物,非遺保護意識進一步提高。

  當下,青年文化夜校在我省各大城市持續升溫,一撥又一撥年輕人到夜校學習茶藝、視頻剪輯、流行舞等。“白天上班,晚上上學”的新式夜生活漸成潮流。“我們青年夜校學習班的課程一推出,瞬間‘秒空’,火爆程度遠超想象。”石家莊市群藝館培訓輔導部工作人員劉傑介紹,去年他們一共推出青年文化夜校課程111個班次,涉及藝術、生活、養生15個門類,惠及兩百餘名學員。省群藝館推出青年文化夜校課程24個班次,同時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聯動全省各市群藝館、文化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等,開展特色青年文化夜校課程,為青年成長全方位搭&賦能。

  像“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和“青年文化夜校”這樣的“冀”字號群眾文化品牌,在燕趙大地還有很多。比如“放飛冀藝”活動參加演職人員超萬人,“我們的節日——河北非遺大會”已成為老百姓假日生活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長城腳下話非遺”活動讓可觀、可感、可觸的傳統文化“熱”起來,京東大鼓書會、運河大鼓書會等多個群眾文化品牌有效推動文旅融合,讓傳統藝術融入群眾美好生活。

  此外,全省30個“河北省青少年美育研學空間”同步聚力,青少年在省群藝館非遺大觀園、河北博物院非遺會客廳以及各類名家工作室體驗多彩文化;“燕趙有形”“燕趙有聲”等4大沉浸式空間,讓群眾實現了沉浸式視、聽、研、讀;通過“百位非遺工坊帶頭人能力提升”和“百項傳統工藝項目品質培優”活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産“活”起來,走進百姓生活……

  堅持文化惠民、着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省群藝館找準河北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讓文化惠民為人民生活“添彩”。6場“長城光影·75載華章”——長城主題攝影巡展,成為流動的藝術風景線;58場“遇見藝術”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將精品文藝節目送到市民身邊;依託國家公共文化雲、河北公共文化雲&&,聯合各地直播63場品牌文化活動,發布課程227期。以群眾多元需求為突破口,推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2024年,省群藝館共開展展演、展覽、展示活動250余場,惠及群眾超千萬人次。(記者 史曉多)

[作者: 史曉多  責任編輯: 高麗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