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得快、成本低、質量好……提起裝配式農房的優點可不止這些,但“住得舒心”是農戶們的共識。
“常叔,在家嗎?忙活啥呢?”7月9日,記者走進秦皇島市撫寧區官莊村村民常義家的小院,瞬間被眼前一棟新中式風格的裝配式住房吸引。白墻黛瓦、飛檐鬥拱,傳統中式建築的典雅韻味與現代設計的簡潔明快巧妙融合,寬敞的庭院布局合理,在一片傳統民居中顯得別具一格。
常義家的小院乾淨明亮。記者武佩劍 攝
常義滿臉笑意地迎記者進屋,談及新居,他難掩興奮:“以前蓋房,沙子、水泥一車車拉進院子,堆得到處都是,亂糟糟,耗時又費力。再看我家這房子,兩個月就利利索索蓋好了,省心省力,跟變戲法似的。”
去年5月份蓋房時,常義經常到工地瞅兩眼。“您還別説,看著那些大構件一塊一塊地往上裝,真跟玩具似的,新奇得很。當時就盼著趕緊搬進來住住試試。”常義笑着説,村裏不少鄉親也在建造過程中前來參觀,都對這種建房方式充滿好奇。
住進新房子後,常義有了更深的體會。“現在這房子,住着那叫一個舒心。冬天,屋內暖和得很;夏天,不用開空調也感覺很涼快;夜晚,外面即便有些喧鬧,屋裏也十分安靜,睡得可香了。”
這麼舒適的住房是怎麼生産出來的?記者來到一家專門生産裝配式住房的企業——秦皇島雙傑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尋找答案。
走進企業展廳,幾座成品模型風格各異,精緻逼真。一側擺放着各種“零部件”,規整的墻板、精巧的門窗框架還有新型保溫設備整齊排列,似乎訴説着裝配式住房的奧秘。
企業總經理王猛超向記者介紹:“新型裝配式農房要先繪製一幅精準的藍圖,房子的風格是簡約現代還是古樸典雅、布局是寬敞通透還是緊湊實用、採光通風如何達到最佳效果,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復斟酌。採用工廠化定制拆圖技術,由設計師根據建築圖拆料,之後在工廠進行生産。與此同時,現場可以同步開展地基施工,兩邊並行推進,大大節省了時間。”
王猛超説,他們生産的每個墻板都帶有“身份證”,上面標明了型號,像東墻、南墻等,拼裝時一目了然。拼裝好之後,現場進行可視化澆築。拿一套房子來説,從開始測量到工廠化生産,再到現場拼裝澆築,整個過程最快7天到10天就能完成。
“再跟您説説咱們産品的獨特之處,我們採用了自主研發的獲得國家專利技術的疊合鋼網,中間是保溫板,兩邊間隔7公分,還加了一層細網子,這樣建成的房屋具備很強的抗震、耐火性能,而且冬暖夏涼,讓居民住得安心又放心。”王猛超揭開了常義家冬暖夏涼的秘密。
“在秦皇島,今年正在建設和已完工的數量較去年全年已經增長189.8%,接近翻了一番,越來越多的農戶正借助裝配式住房這一‘魔法’,住進‘好房子’,開啟幸福新生活。”秦皇島市住建局綠色建築發展中心副主任盧振生介紹。
據了解,裝配式農房已逐漸成為河北省農村地區村民建房的首選。截至6月底,全省今年有5700余戶農戶自願建設裝配式農房。(記者武佩劍、祖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