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境內居住着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他們過春節的習俗和漢族略有不同。
在張北一帶,蒙古族人民還保留着本民族的習慣。過了臘月二十三日,就準備過年了。他們給老人買個新煙荷包,給小夥子、姑娘做身新袍子。還要準備好青稞酒、奶酪、奶疙瘩、酥油茶。除夕過後,新的一年來到之際,全家按長幼輩份拜年,然後吃團圓飯。初一的清早,每家都有晚輩給周圍老年人拜年的習慣。這時,有的老年人會拉起馬頭琴,請孩子們跳舞、喝奶茶。
有的地方在春節期間還舉行賽馬,看誰的馬跑得快,就預示着他這一年有好運氣。
承德市區是滿族人較多的地方,他們也有自己的過年習俗。除夕午夜一過,在劈劈啪啪的爆竹聲中,男女老幼穿戴得整整齊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喜氣洋洋地吃素餡餃子,慶賀新歲的到來。初一這一天不動刀,不倒土,因為這一天動刀、倒土是不吉利的,是要破財的。早飯後,全家聚在一起,晚輩給長輩拜年。親戚鄰里,初一這一天男人們要互相登門拜年。
滿族人在正月二十一日“小填倉”,正月二十五日“大填倉”,各家各戶都在家裏吃一頓春餅卷菜。卷的菜有豆芽、蔥、面醬和其它葷菜和素菜。
冀東一帶有一些朝鮮族村落。他們過春節時,正月初一姑娘們不出門,小夥子們到老年人家裏行禮拜年;老年人則送給他們禮物,&&對晚輩的感謝和祝福。朝鮮族人還喜歡在春節舉行婚禮,舉行婚禮時,全村人都去祝賀。
不論哪個民族,春節對於人們來説,都是一年中最喜慶歡樂的佳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