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花絲
花絲工藝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工藝,從有金銀製品開始,也就有了花絲工藝的雛形。花絲在工藝上分為鏨工和鑲工兩種,鏨工是在整好的銅板或銀板上用鏨刀鏨出花、鳥、魚、蟲、人物等圖案;鑲工是把鏨有圖案的銅板或銀板按模合併在一起,組成黑胎,黑胎通過電渡,鍍上金銀或電泳,成為成品。
花絲工藝在質地上可分為鐵活、銅活和銀活三種。鐵活一般用於獎盃、刀劍、標誌牌等的製作;銅活在應用上比較廣泛,如景泰藍,牌匾、首飾盒等;銀活主要製作高檔製品,如觀音像、財神像、龍、鳳、壺、碗等製品。
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陳府鄉的花絲工藝很有代表性。
張家口銀花絲擺件
張家口銀花絲擺件是在繼承我國傳統銀制工藝藝術的基礎上,製作出來的。其特點是採用精緻的花絲工藝,選擇各種民間藝術題材,在陪襯、裝飾、點綴、色彩上加以突出,完成層次分明、整體統一協調的優美工藝造型,然後把細如髮絲的銀絲,通過花作、焊接、發藍、鍍金、嵌寶等工序製成花絲擺件。代表作有"寶蓮燈"、"孔雀牡丹"等。這一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工藝製品主要銷往科威特、日本、菲律賓、香港等國家與地區。
香河花絲首飾
香河縣花絲首飾是在繼承中國古老的壘絲工藝,以金銀等貴重金屬加工成的首飾。它是以極細的金絲或銀絲纏繞、層疊為基礎,經掐、盤、粘、焊、鑲、嵌等工序,再加上寶石、燒藍、點翠、鑲金等工藝,製造成各種造型和紋飾的工藝品。
香河縣花絲首飾的特點是色彩斑斕、纖細精緻、樣式新穎、優雅喜人。其取材廣泛,從花鳥草蟲到各種動物、水族,無一不有。品種包括發飾、耳飾、手飾、帶飾、佩飾等,花色樣式達1200多個。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