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超標門”陷僵持 “洋奶粉”臨信任危機?
2012-03-27   作者:李亞蟬  來源:每經網
 

    雅培奶粉被檢測成“最差”奶粉,此消息一經發布就是一枚炸彈。這輪風波經過一個周末的發酵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對於CER research公司宣稱的權威檢測,雅培一反食品行業面對負面消息的低調,高調連發聲明,質疑CER research公司的報告,並對其發出律師函。後者對此亦是“兵來將擋”,毫不含糊。
    雅培奶粉“超標門”一時陷入雙方一來一往的僵持中。據了解,目前該事件已經對雅培奶粉的銷售造成一定影響,而也有消費者開始感嘆,內地奶粉信不過,這次港産奶粉也令人失望。

    達不達標?

    奶粉行業又起波瀾,主角是雅培。
    香港CER Research公司最近發布報告,稱在香港抽檢6個嬰幼兒配方奶粉,根據檢測結果,雅培在相關的項目中被檢出是“最差”,並且沒有達標。
    根據報告,雅培心美力奶粉中乳清蛋白與酪蛋白被檢測為41%。報告指出,根據中國標準,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最低比例不能低於60%。
    針對此事,不久前剛剛針對“奶粉中吃出避孕套”的報道發表強硬聲明的雅培迅速反應,再次強力回擊,&&對CER Research公司報告的質疑。
    除了宣稱中國市場産品符合中國國家標準外,雅培還稱,CER Research公司報告中提到的雅培産品並不是為中國內地市場而生産的,也不在中國內地銷售。由於中國內地市場標準的獨特性,該被檢測産品和中國國家標準有不同是不可避免的。
    針對標準問題,CER Research公司稱雅培心美力奶粉的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例不僅低於中國標準,也低於國際公認標準。
    該公司的報告還援引了多位專家的觀點作為佐證。
    然而多位專家的“反水”成為此次雅培“超標門”的一個戲劇化局面。在這份報告被媒體報道之後,上述專家中的多人紛紛發表聲明&&CER Research 公司所公布的報告並不知情,對CER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引用觀點&&不滿。
    如此波折橫出,經過一個周末,雅培已經連續發出兩份聲明,而CER也毫不含糊,逐一進行公開回復,並&&堅持報告觀點。

    雙方一時陷入僵持。

    那麼雅培奶粉到底是否達標?國內知名奶業專家王丁棉昨天(3月26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於嬰幼兒奶粉中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例,對照母乳業內一般認為應以6:4到7:3為宜,但除國內確實要求比例不應低於6:4之外,很多地區和國家只是給出推薦標準,並沒有強制性標準。
    若按此説法,CER抽檢的為雅培香港産品,即使不符合內地標準,但也並不算違法。
    而由於雅培在內地的品牌喜康寶同心美力一樣都是“Similac”,包裝也非常接近,因此喜康寶被認為是內地版的心美力。
    對此,昨天一名雅培公司人士向記者&&兩者並不相同。據悉,目前雅培已經將奶粉送全球權威的實驗室進行檢測。

    “洋奶粉”的信任危機?

    上周雅培奶粉被檢測超標並被指“最差”奶粉消息傳出後,一度被認為是“洋奶粉”行業的一場地震。
    的確,此前三氯氰胺事件後的國産奶粉一蹶不振,幾大洋奶粉品牌強勢佔據中國市場。儘管“洋奶粉”也時有關於質量問題的負面曝出,但多是類似於“雅培吃出避孕套”之類的難以證實的傳言和報料。而此次CER的調查報告宣稱是德國權威實驗室調查結果顯示雅培奶粉部分項目超標。
    儘管目前CER受到多名專家“反水”,但王丁棉對於該公司送檢舉動&&認可。
    隨着雅培的強勢回應,目前消費者對於雅培的態度尚存在觀望。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風波至少短期內將對雅培奶粉的銷售造成一定影響。據悉,目前已有部分商超透露涉及的雅培奶粉銷售所受影響不小。
    而在微博、論壇等網絡渠道,最近關於雅培“超標門”事件的討論更新也非常頻繁。儘管在雅培強硬聲明後,有少數網友&&仍相信雅培,但大多數表現出對此事件的失望。
    出於對國內奶粉的不信任,內地很多消費者選擇前往香港購買嬰幼兒奶粉。而記者發現,此事件後已有消費者開始抱怨港産奶粉居然也被發現有問題。“洋貨也不可信了,孩子吃什麼奶粉?”不少網友發出類似疑問。
    對此,有人懷疑,是否步國産奶粉之後,雅培“超標門”也將帶來一輪國際品牌奶粉的信任危機?
    不過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此猜測“可能性非常小。”她分析,此事目前尚未得到真正證實,若此事果真被證實,對於雅培品牌知名度確實會造成一定損害,但由於只是港産奶粉個別現象,因此仍然難以衝擊消費者對港産奶粉的信心。而面對不同的國家標準及銷售區域要求,奶粉企業採取不一樣的産品生産標準,鋻於消費者對國産奶粉“標準落後”的認知,港産奶粉仍然相對安全。此外,關於港産奶粉質量問題的事件曝光頻率相對國産奶粉仍較低。
    王丁棉也認為,此輪風波其他“洋奶粉”品牌不會受到多大影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欲解“血荒”,先解“信任荒” 2012-02-21
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 化解行業信任危機 2012-02-14
東京證交所嚴重“掉鏈子” 並購案遭遇信任危機 2012-02-03
標普對歐元區投下不信任票 2012-01-14
保險業重拾信任與尊重 2012-01-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