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雲南以“互聯網+”“旅遊+”構建全新“旅遊生態”
2018-10-19 作者: 記者 陳永強/昆明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欺詐購物、價格陷阱、強迫消費……放眼全國,這些旅遊市場亂象並非雲南特有,但作為中國旅遊大省,“旅遊事件”頻繁發生,值得反思。近年來,為推動旅遊産業轉型升級,雲南從遊客需求和政府管理“兩端”深化旅遊供給側改革,力圖通過“互聯網+”“旅遊+”重構一個“內外兼修”的省級旅遊生態。

  旅遊市場亂象倒逼改革

  雲南一直是聞名海內外的旅遊大省,但由于産品供給和管理服務不適應消費需求變化,近年來雲南旅遊市場不斷出現“新問題”,廣受詬病。尤其因為旅遊産品定價復雜,雲南旅遊逐漸形成了“高定價、高回扣”的畸形經營模式,“導遊強迫遊客消費”等事件頻頻被曝光。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利益鏈條根深蒂固,遊客群體形形色色,消費方式復雜隱蔽,雲南旅遊市場治理進入“亂象—治理—平靜—反彈”的迴圈,形成的“頑癥”久治難愈,對雲南旅遊形象和産業發展造成很大危害。

  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余繁介紹,久治難愈反映出了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痼疾”:一是旅遊供給不適應市場需求,景區景點及食、住、行等産品不能滿足遊客的需要;二是作為市場化程度很高的服務行業,市場欺詐行為難以追溯;三是市場監管“九龍治水”,遊客投訴難以得到有效處理。

  余繁説,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消費需求日益多元,雲南旅遊産業已經進入發展方式的深度調整期、轉型升級的攻堅期和各種矛盾問題的集中爆發期,這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改善供給環境,全面增強旅遊産業發展品質和綜合效益。

  “三位一體”打造雲南旅遊升級版

  近幾年,雲南圍繞“市場整治、品質提升、産品供給、強化管理”四個方面推動“旅遊革命”。重拳整治市場亂象、引入巨資發力全域旅遊、打造“一部手機遊雲南”發展智慧旅遊。不難看出,以“産品為王、技術驅動、政府監管”三位一體的雲南旅遊新姿容有望展現。

  今年10月1日,“遊雲南”APP正式上線運作,標誌著雲南的“智慧旅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手機購票、刷臉入園、高速公路無感支付……現在到雲南旅遊,只需要在手機上安裝“遊雲南”APP,就能在“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實現一鍵訂單、一碼通行、一鍵投訴,享受到遊前、遊中、遊後全方位的服務。

  2017年,雲南大力推動“一部手機遊雲南”項目,將“一部手機遊雲南”作為推動雲南旅遊轉型升級的總抓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打造智慧旅遊平臺,以期實現“遊客體驗自由自在、政府管理無處不在”的目標。雲南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認為,“一部手機遊雲南”是對雲南旅遊各種要素的重新洗牌,它是一個革命性的智慧旅遊平臺。

  “華僑城集團投資雲南旅遊2000億元只增不減。”華僑城集團董事長段先念説,在項目選擇上華僑城集團重點聚焦雲南全域旅遊發展。

  今年7月,華僑城集團與雲南省各級政府、國內大型企業完成簽約項目60余個,簽約金額逾千億元。

  雲南省政府有關負責人稱,雲南省發展全域旅遊的決心與規劃,與華僑城集團“文化+旅遊+城鎮化”和“旅遊+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深度契合,引進華僑城集團的目的是推動雲南旅遊邁向特色化、高端化、國際化和智慧化。

  面對旅遊市場亂象,雲南決定下大力氣整治。2017年4月,雲南正式施行《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余繁介紹,雲南重點從購物、旅行社、導遊、景區、監管等七個方面對灰色利益鏈、不合理低價遊、強迫消費等遊客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整頓。

  專家:需要將改革進行到底

  目前,雲南旅遊已處在改革的“深水區”。改革越是深入,觸及的利益和引發的矛盾也將越多。

  以“一部手機遊雲南”項目為例,該項目自啟動以來引發爭議,但雲南省高層始終保持高度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續推動改革。就目前來看,其實際效果離雲南智慧旅遊的目標仍有距離,在基礎設施、現行旅遊管理模式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深化改革。比如,某景區有關負責人稱,實行“一鍵投訴”後,一些遊客的“非合理投訴”也被分解到景區,給景區正常工作帶來了幹擾;實行線上購票後,景區遊客的數據也不在自己手中。

  各方利益的博弈依舊存在。如國慶節假期期間,記者到某景區採訪發現,遊客通過“遊雲南”購買門票需2小時後才能使用。騰訊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完全可以做到線上購買門票即時使用,但個別景區不願讓利。

  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就目前來看,上線項目仍存在一些“不適應”,如部分景區和旅遊交通沿線的通信網絡基礎保障不能配套,一些涉旅企業經營現狀不能滿足上線經營要求,現有管理模式下的相關政府工作人員、旅遊管理人員對新型誠信體係、投訴處置體係還難以適應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部分草原保護項目竟變“生態殺手”

部分草原保護項目竟變“生態殺手”

一些高産飼料地、草原沙地治理、網圍欄建設項目等本以保護為目的的行為,卻加劇了草原地區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造成了部分地方草原退化。

·用水“三高”將遼河攔腰截斷

深圳能源:以環保為發展核心要素

深圳能源:以環保為發展核心要素

將環保技術優勢視為核心競爭力,在如何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問題上,交出了一份值得關注的答卷。

·河北首條PPP模式高速公路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