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丹尼爾卡尼曼是位思想家,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在書中,卡尼曼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誤區
 
內容簡介
  丹尼爾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興致盎然的思想家,是現今在世的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本書就是他多年研究和思考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在書中,卡尼曼會帶領我們體驗一次思維的創新之旅。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為了使讀者真切體會到系統1和系統2這兩個主角的特點,卡尼曼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指出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麼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思考,快與慢》將會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
圖書精選
你會自覺投到盒子裏多少錢?
  我們原以為自己作出的判斷和選擇是有意識且自主的,但那些關於啟動效應的研究所帶來的發現卻顛覆了我們此前的認識。例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投票選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行為,它反映了我們對政策的認可程度與評價,不會受到不相關的事的影響。比方説,我們投票不應受到投票地點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因素卻實實在在影響了投票結果。一項關於2000年亞利桑那州選區投票模式的研究表明,當投票站設在某個學校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議案的支持率就會比投票站設在附近其他地方的要高。還有一項實驗表明,當人們看到一些教室和學校儲物櫃的照片時,他們往往也傾向於支持關於教育的提案。這些圖片對這些受試者的影響比其家長或其他選民與他們的意見分歧對其産生的影響還要大!對啟動效應的研究從最初的實證研究—人們想到“年老”走路就會變慢—到今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啟動效應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詳細]
 
書 評
 作者評論
“快”決策需“慢”養成
  推薦《思考,快與慢》很是糾結。它是一本專業性較強的厚達400余頁的中部頭著作,涉及大量心理學原理及枯燥實驗案例,可讀性較差。但該書屬於時髦、有趣、權威的商業類書籍,是2012年下半年最不可忽視的商業書之一,不能一筆掠過…[詳細]
《思考,快與慢》中的“超魔戒效應”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以其卓然的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的質疑與深入探究,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前景模式,打開心理學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詳細]
思考 請慢一點
  《思考,快與慢》一書中,不厭其煩地列舉了類似上文的種種因缺乏謹慎思考而“脫口而出”的錯誤,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詳細]
認識你自己
  它們看似普通,揭示的道理卻能讓人眼前一亮,部分還是卡尼曼自己的親身感受,這無疑拉近了他和讀者間的距離…[詳細]
飲水機旁的“閒談”
  雖然出自大師之手,但《思考,快與慢》絕不是一本嚴肅死板的教科書,它正是寫給那些想對人類認知功能有更深入、更清晰了解的普通人來學習的…[詳細]
 媒體評論
   凡是對人類行為或投資感興趣的人,都必須讀讀卡尼曼的這本新書。他清楚地表明,儘管我們都一相情願地認為自己是能作出理性決策的,然而事實卻是,我們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偏見。認識這些偏見至少可以給你一個盡量防止這些偏見的機會。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丹尼爾卡尼曼在書中有力地展示了,快速和緩慢的思考是多麼容易就讓人們偏離了理性的。
——《華盛頓郵報》
   好極了!卡尼曼對於人類思考和選擇的理解所作出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他堪與達爾文、亞當斯密和弗洛伊德等科學巨匠相媲美。作為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學家,卡尼曼重塑了認知心理學、理性和因果關係分析,重新理解了風險,重新闡釋了幸福和財富的關係,寫就了這部傑作,它的磅礡、內涵、智慧、人性和謙遜讓人折服。如果你今年只能讀一本書,就讀這一本吧。
——《環球郵報》
   關於我們的大腦有多容易上當,這本書作了全面、有説服力的論述。根基於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與其他專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擁有了一種卓越的能力,能夠把數十年以來的研究成果以一種有趣的語言呈現出來,即使門外漢也能看得懂。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許多科學書通常是前後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節後面往往跟着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這本書就不是這樣,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書,同時充滿了魅力和實用性,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波士頓環球報》
   對於卡尼曼為我們寫作了這樣一本趣味性與實用性兼具的書,我們應該&&感激。
——《紐約書評》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深入淺出,知識淵博,充滿學術價值和自助價值。人類的思考有如此多的缺陷,以至於《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戴維布魯克斯撰稿聲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工作從現在起將被銘記數百年,他們為我們認識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點。強烈推薦大家購買並閱讀本書。
——《紐約時報》書評版
   闡述人類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好書已經有很多了,但只有一部傑作,那就是這本書。它是我讀過的有關人類思維的最偉大的、最富洞見性的一本書。
——《金融時報》
   引人入勝,睿智無限。這本書最令人愉悅和着迷的地方在於它徹底顛覆了格雷德威爾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卡尼曼的心理學並不時髦,也沒有什麼老套的故事,更沒有嘩眾取寵的語言。它有的只是五十幾年誠實、嚴謹的科學研究積累而來的智慧,而且將會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思考。
——《亞特蘭大》月刊
   意義深遠。就像哥白尼否定地心説、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一樣,卡尼曼向我們展示了,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理性。
——《經濟學人》
   歷時五十載,通過對人類判斷、決策和選擇的研究,卡尼曼寫就了這部令人稱道的作品。他的優雅有力的觀點和極具説服力的證據,為我們理解自我和思維提大有裨益。
——《華爾街日報》
 網友評論
tkzhang 發表於2012-08-14 15:27:27
  這本不是暢銷書,是專業研究人員寫的盡量通俗的專業書,除去書中展現的觀點,還可以看到軟科學領域是怎麼開展對人的研究的,需要慢慢看。
阿納金 發表於2012-08-07 09:50:36
  不錯的學術型心理學著作,運用大量研究案例證實我們大腦思考問題的模式,以及心裏發生的變化。一直都很佩服西方人研究學問的細緻嚴謹和科學的態度,關鍵是以追求真理和科學而非以追求功利為目的的做學問方式,致敬。
tailanru 發表於發表於2012-07-20 14:43:44
  內容清晰,理論的敘述與解釋循序漸進,翻譯質量不錯,值得收藏。
fyc 發表於發表於2012-07-11 18:34:53
  本書是以為智慧巨人的力作,可讀性強、睿智、深刻。趕緊買、慢慢讀、而且要反復讀。這本書會改變你的思考方式。讀了它,你對工作、世界以及自己的生活的看法都會改變。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系統1,系統2
第1章 一張憤怒的臉和一道乘法題
行為與注意力
系統1遇到麻煩,系統2會出面解決
衝突與自我控制
看上去不等長實際上等長的兩條線
兩個虛擬出來的角色
第2章 電影的主角與配角
第3章 惰性思維與延遲滿足的矛盾
第4章 聯想的神奇力量

啟動效應:讓人不知不覺微笑的鉛筆
你會自覺投到盒子裏多少錢?
第5章 你的直覺有可能只是錯覺
第6章 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
第7章 字母“B”與數字“13”

第8章 我們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斷的?
第9章 目標問題與 啟發性問題形影不離


第二部分 啟發法與偏見
第10章 大數法則與小數定律
第11章 錨定效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第12章 科學地利用可得性 啟發法

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利於團隊關係融洽
偏見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第13章 焦慮情緒與風險政策的設計
被閃電擊中與食物中毒,哪種意外致死率更高?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風險事件演變成公共危機
第14章 猜一下,湯姆的專業是什麼?
依據典型性作出預測是下意識的行為
典型性 啟發的兩宗罪
用貝葉斯定理來約束直覺
第15章 琳達問題的社會效應
第16章 因果關係勝過統計信息
第17章 所有表現都會回歸平均值
第18章 如何讓直覺性預測更恰當有效?


第三部分 過度自信與決策錯誤
第19章 “知道”的錯覺
後見之明的社會成本
真的存在能讓企業基業長青的秘訣嗎?
第20章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
士兵測評的有效性錯覺
投資股票的技能錯覺
主觀自信與專業文化認知錯覺的提供了生存土壤
專家預測的準確度比不上扔飛鏢的猴子
第21章 直覺判斷與公式運算,熟優熟劣?
第22章 什麼時候可以相信專家的直覺?
第23章 努力養成採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
第24章 樂觀主義是一柄雙刃劍

第四部分 選擇與風險
第25章 事關風險與財富的抉擇
面對風險,我們不是理性的經濟人
伯努利的財富效用理論錯在哪?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論
第27章 稟賦效應與市場交易
第28章 經濟交易的參照點——公平性

目標就是參照點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改變現狀?
商人提價或降低員工工資的行為公平嗎?
第29章 對結果可能性的權衡
第30章 被過分關注的罕見事件
第31章 能帶來長遠收益的風險政策
第32章 心理賬戶是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的?
你會賣掉盈利的股票還是虧損的股票?
哪種選擇會讓你更後悔?
因為害怕將來後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選擇
第33章 評估結果的逆轉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美好

情感的框架效應很難抵檔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們作出更好的選擇

第五部分 兩個自我
第35章 體驗效用與決策效用的不一致
第36章 人生如戲

比起整個人生,我們更在意人生的結局
關於上一次旅行,你還能記起多少?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第38章 思考生活

結語
附錄A 不確定性下的判斷: 啟發法和偏見
附錄B 選擇、價值以及框架
致謝
…[詳細]

 作者介紹
作 者:丹尼爾卡尼曼
  普林斯頓大學尤金希金斯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普林斯頓的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及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憑藉着與阿莫斯特維斯基對決策制定問題的開先河之研究,卡尼曼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精品推薦
《投資最重要的事》
《商業模式新生代》
《清單革命》
 合作夥伴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