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今年為配合“地球日”紀念活動而推出的廣告中,有幾個畫面引人注目:一個“陽光薯片”的空包裝袋在土壤中慢慢融化,一支“比百美”牌原子筆在地下自行分解…… 薯片包裝袋的材料用了聚乳酸(PLA),原子筆的外殼用了聚羥基脂肪酸酯(PHA),這是目前最時尚的兩種“生物塑料”。以農作物為原料製成的可降解生物塑料取代普通塑料,這似乎已是大勢所趨。但真要實現廣告中展示的那種“神奇”效果,還有不少難關要攻克。
應用日趨廣泛
生物塑料其實並非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紀初即已存在。福特汽車公司創始人亨利 福特曾用玉米和大豆油為原料生産T型車零部件。現在,生物塑料已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可用垃圾堆肥方式進行生物降解的PLA樹脂在消費類産品中的應用日趨廣泛。美國Natureworks公司研發的PLA材料除了用在“陽光薯片”包裝袋外,還用於製造美國政府機構辦公場所的咖啡廳所用水瓶和可口可樂公司的汽水杯。其他公司則嘗試從柳枝稷、土豆和海藻裏提煉原料製造PLA。 作為石化産品的替代品,廠家因使用生物塑料而産生的利潤往往隨石油價格而波動,油價越是上漲,則使用生物塑料越划算。 目前最有發展前途的兩種生物塑料——PLA和PHA,均由發酵過的玉米澱粉製成。前者色澤透明,但利用它做原材料,成本比使用普通塑料高出約20%;PHA更易於生物降解,但價格卻是普通塑料的兩倍有餘。 PHA比PLA更為昂貴,但它的好處是能耐高溫,它也是唯一可在土壤或下水道中用堆肥方式實現降解的生物塑料。美國Metabolix公司開發的MirelPHA樹脂被用於生産“比百美”牌原子筆和“塔吉特”牌賀卡。 儘管成本較高,但使用生物塑料的好處也顯而易見:經過適當處理,它們不會像普通塑料一樣成為永久性垃圾。
處理相當複雜
“適當處理”説起來容易,其實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陽光薯片”包裝袋需要經過堆肥處理;“比百美”原子筆的外殼埋到地下雖然可以自行降解,但內芯要丟進垃圾桶,如果不分開處理,外殼也不會發生降解。 即使是一把可生物降解的餐叉,如果被埋在一個密封的垃圾山裏,它也很可能像普通塑料餐叉那樣毫發無損;如果濕氣滲入垃圾山,生物塑料還可能發生厭氧性降解,釋放出甲烷——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 “當你丟棄生物降解塑料時,它有可能演變成一個環境污染問題。”來自達特茅斯的教授蒂爾曼 根格羅斯説,他曾為Metabolix公司工作,但現在卻不斷呼籲反對使用PHA。 但無論如何,相比普通塑料,生物塑料的環保意義顯而易見:生物塑料的生産過程不會産生那麼多溫室氣體,也不含某些普通塑料中所含的雙酚A——這種成分據説會破壞荷爾蒙分泌。 “拋棄型、一次性的生物降解塑料似乎是對社會最有益的選擇,”Metabolix公司創始人之一兼科技總監奧利佛 皮普爾斯説,“一把普通塑料餐叉數百年都不會消失。” 只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是否已準備好迎接生物塑料的大面積推廣?
面臨回收困境
相對普通塑料而言,目前生物塑料的市場還很小。在它普及之前,熱衷使用環保産品的消費者可能會遭遇無處丟棄生物塑料垃圾的尷尬。 PLA本身很容易回收利用,但不能與普通垃圾混合回收。目前普遍的垃圾回收系統無法自動辨識PLA製品,那些生産PLA透明瓶罐的小企業也還未學會用紅外線等技術在産品上做標識,以區別於普通的塑料瓶罐。而一些進行堆肥處理的垃圾處理中心,對於塑料垃圾,不管是普通塑料還是生物塑料,一概作丟棄掩埋處理。 “我指示垃圾分類人員把塑料製品挑出來,但他們分不清生物塑料和普通塑料有什麼區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諾馬堆肥公司的土壤科學家威爾 巴克斯説。 他建議,製造商可以統一採用一種顏色來標識生物塑料製品,這樣可以解決很多生物塑料垃圾處理問題。 “自然艾奧瓦”公司生産的PLA水瓶僅在酒店和咖啡廳之類場所有售,譬如美國國會和農業部內所設的咖啡廳,這家公司在顧客使用完後還負責回收生物塑料垃圾。公司CEO比爾 霍納説:“我們希望那些瓶子用過之後還能回到我們手裏,確知它接下來的去向。”
改變生活方式
想普及生物塑料的應用,首先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要讓人類改掉依賴石油的習慣並不容易。 老百姓對環保的考慮往往讓位於對生活便利的考慮。“太陽薯片”採用PLA材料包裝後,顧客抱怨最多的不是沒有合適的垃圾桶扔袋子,而是新包裝袋聲音太響這一小小瑕疵。 “我夜裏起來想偷偷吃點‘陽光薯片’,結果把我老婆吵醒了,”來自佛羅裏達州紐波特裏奇的鮑勃 奧康奈爾説“這包裝袋就是這麼吵。” 很多企業用戶也在觀望。美國加菲爾德海茨的包裝企業阿巴科塑料公司注意到,越來越多原料産商向其推薦生物塑料産品。但公司副總裁喬納森 李説,他們還沒準備好採用生物塑料製作包裝材料,因為那不僅需要引進新的生産設備,而且現有的生物塑料材質過軟,又不適合製造透明塑料袋。 不過即使如此,李相信隨着技術提高,生物塑料會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現在全球零售業巨頭沃爾瑪開始對注重環保的供貨商採取優惠政策,製造商會因此受到鼓勵。 “如今每個人都在盡可能地追求環保,”李説。
[相關鏈結]
調研指出生物塑料市場前景可觀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弗羅斯特-沙利文公司一份最新調查報告《全球生物塑料市場》指出,2008年全球生物塑料市場創造了5.7億歐元的收入,預計在2015年將達到11億歐元。 這份報告指出,生物塑料開發領域目前已進入一個關鍵轉折期,很多從事生物塑料研發的企業從初期的小規模試驗性研發項目轉向大規模商業生産。 報告説,未來的發展方向將着重於生物塑料的可持續性和生産技術的提高。報告預測,基於生物技術的熱塑性塑料將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包裝業、汽車製造業和消費類産品。 這份報告也指出,雖然生物塑料市場前景可觀,但短期內仍將繼續受到經濟低迷的影響,因為人們創業與擴大生産的積極性受挫。從長期來説,生物塑料市場面臨的挑戰是經濟結構海島的調整、改善回收利用設施以及提高生物塑料製品本身的技術含量等。弗羅斯特-沙利文公司建議,生物塑料製造商應尋求與傳統化工企業的合作,以獲得技術和市場開發的便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