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優異,價格和漲價幅度卻都遠比不上黃花梨,專家預測——
“木中王”小葉紫檀將步入穩漲通道
從2012年初開始,受到全球經濟重陷低迷的影響,紅木市場再次進入調整期,然後維持盤整。但黃花梨卻逆市上漲,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初到2012年底,越南黃花梨(簡稱“越黃”)上漲了約70%,有着“木中之王”美譽的紫檀從去年的漲幅卻遠不如黃花梨,從2012年10月到目前為止,只漲了約10%。目前越黃材料價格比小葉紫檀高出近8倍,而海南黃花梨(簡稱“海黃”)則比小葉紫檀高出近20倍,且有價無貨。小葉紫檀的價格為什麼沒有大幅上漲?未來市場行情如何?為此,我們採訪了業界權威和行業專家。
●材質枯竭 海黃比小葉紫檀高出近20倍
來自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海黃材質徹底枯竭,交易的規模只是幾根木頭幾塊板地進行,具體來説寬度20厘米、長度1米以上的板料每市斤價格均在1萬元以上,也就是相當於一噸2000萬元;越南黃花梨30厘米寬、2米長,品相好的板料每噸價格在800萬元左右。目前越黃材料價格比小葉紫檀高出近8倍,而海黃則比小葉紫檀高出近20倍,且有價無貨。
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電視台大型高清系列紀錄片《傢具裏的中國》學術顧問鄧雪松分析説,從2011年初到2012年底,越黃上漲了70%左右,原因是黃花梨傢具近年來價格堅挺,收藏升值效應顯著,深受高端消費群體的喜愛。據市場估計,目前在國內藏家手中的越黃大料總量不會超過400噸,木料資源的匱乏和市場需求的擴大使得黃花梨價格居高不下。
在中國著名紅木品牌東方經典總經理陳飛看來,這幾年兩者價格越拉越大的原因,首先是因為黃花梨木材資源已基本枯竭。海黃只産於海南,越黃只産於越南和老撾交界的長山山脈。由於政府管制,海黃和越黃木材都已沒有出産,收藏的人大都不願拿出來賣,市場上找不到什麼料,已經沒有廠家批量製作黃花梨傢具了。在越南,黃花梨的半成品出口都被禁止,成品傢具出口的關稅也不斷調高。2009年10月,越南將紅酸枝傢具的出口關稅從每公斤5.5元調到14.5元,而黃花梨傢具的關稅則調到每公斤100多元,還要通過繁瑣苛刻的手續申請特殊許可證。越南民間少量的黃花梨拆房料和舊黃花梨傢具也基本上被人高價收光了。
●消耗不多 小葉紫檀價格一直未現爆發式增長
為什麼小葉紫檀沒有像黃花梨那樣大幅上漲?鄧雪松認為主要是這10年中小葉紫檀的材質消耗的速度遠遠低於黃花梨。在印度原産地,對於紫檀的出口一直都有嚴格的配額,控制得較好,在那邊多用來製作一部分香料,所耗不多,所以價格走勢比較平穩。
鄧雪松分析了小葉紫檀材質消耗遠低於黃花梨的三個原因:第一是對小葉紫檀的材質認定,行業看法與國家標準非常統一,沒有出現過分歧,使得小葉紫檀的身份沒有被錯估,因此價格一直比其他木材昂貴,從未便宜過,將眾多廠家擋在門外。而越黃在這一點上很特別,國家紅木標準中沒有明確將其列入其中,只是標明了海黃這一種,而實際上越黃一直是中國明清兩代黃花梨傢具的主要用材,行業和國家標準分歧較大。因此當初越黃通過正規進口渠道進入中國時,身份是模糊的,導致價格低廉,而其材質的優異又廣受消費者與行業認可,因此在短短的10年中眾多企業一哄而上地生産加工,消費者也踴躍購買,導致自然資源被消耗一空,價格也就相對扶搖直上了。
第二,小葉紫檀主要用於製作清式宮廷風格傢具,這類傢具雕工複雜,人工成本高、而且從開料到製作完成周期較長,投資回報周期緩慢,容易造成廠家的資金周轉問題。因此使很多廠家對之望而卻步,這也限制了木材的消耗速度。
第三,小葉紫檀色澤凝重,型制肅穆莊嚴,這种家具風格如果成系列擺設,對於居室空間的大小和高度以及採光都有要求,更加適合高端住宅和商業機構空間陳設,因此市場消費群體範圍相對較小,使得小葉紫檀市場需求一直沒有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同等級別的黃花梨價格遙遙領先材質差的老撾紅酸枝也在追漲
鄧雪松認為,小葉紫檀的價格與價值目前是被市場低估的,後期的走勢將進入一個穩步上升的通道,逐步縮小與黃花梨的價格差異。其判斷依據主要有:
第一是小葉紫檀的材質本身非常優異,其紋理的堅韌油潤、色澤的沉穆華貴以及木性的堅固穩定、不易變形開裂等特點都很獨特,迄今為止還沒有類似的替代木材,而且紫檀傢具衍生出了一整套清式宮廷傢具的風格、工藝方法與文化體系。
第二是木材的價格走勢,歷來呈現出一種輪動上漲與逐步拉升的效應。兩種等級相近的木材及其傢具在價格形成的差距勢必會帶動價格偏低者在價格走勢上的追漲和補漲。當前,與紫檀同等級別的黃花梨價格遙遙領先,另一種傳統傢具名貴用材老撾紅酸枝也在緊隨其後追漲,而從材質的優異程度來説,小葉紫檀無疑是在老撾紅酸枝之上的,因此小葉紫檀的價值“洼地”特徵很明顯,其價格在黃花梨和紅酸枝的前牽後推之下,未來行情的走好是值得期許的。
第三是小葉紫檀的清式傢具本身,對於製作工藝有較高要求,小葉紫檀本身只能以精工細作的方式來完成,這種製作方式符合傳統傢具行業後一個10年的發展方向。紅木傢具行業發展到今天,整個行業已經進入一個轉型和調整的階段,勢必要從一個粗製濫造、千人一面的傢具實用器階段轉向一個更加重視精品的時代。
鄧雪松透露,去年印度對小葉紫檀的出口放鬆了一些限制,使得一批類似的A級料、B級料得以流進中國市場,而且量還較大,這在往年是從來沒有過的,這一批料的材質確實可以説是近十年內最好的。
2012年底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召開了年度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傢具行業企業代表與業界資深專家結合名貴木材市場的實際行情一致判斷,當前的小葉紫檀正處於進口木材品質最佳和價格最為合理的階段,並預言在進入2013年以後,小葉紫檀將進入一個穩步上漲的通道,估計將會出現30%以上的漲幅。
陳飛則認為,將來在大家對人工林紫檀和所謂“大葉紫檀”的認識日漸清晰之後,珍稀的野生紫檀上等老料與黃花梨之間的價差,將逐步縮小。
“與紫檀同等級別的黃花梨價格遙遙領先,另一種傳統傢具名貴用材老撾紅酸枝也在緊隨其後追漲,因此,材質優異的小葉紫檀價值‘洼地’特徵很明顯。”
——鄧雪松
(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大家對人工林紫檀和所謂‘大葉紫檀’的認識日漸清晰之後,珍稀的野生紫檀上等老料與黃花梨之間的價差,將逐步縮小。”
——陳飛
(中國著名紅木品牌東方經典總經理)
[相關鏈結]
小葉紫檀
小葉檀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簡稱“紫檀”。紫檀密度較大,棕眼較小,多産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優。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厘米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歷史淵源
明朝,紫檀為皇家所重視,因此派官赴南洋採辦。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質木材基本被採伐殆盡。尤其是紫檀木,幾乎全被捆載而去。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採。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
★種類
小葉紫檀有很多品種。比較稀有的是犀角紫檀和雞血紫檀,其次是沉潭的老料和金星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