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空氣污染不只是錢的問題
2013-10-15   作者:張海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我國治理大氣污染再邁一步。據財政部網站10月14日消息,中央財政將安排50億元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這顯示出中央防治空氣污染的決心。
  這50億元究竟用在何處,財政部似乎沒有明確,但卻明確了這項資金如何分配,即以“以獎代補”的方式,按污染地區預期污染物減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濃度下降比例這三項因素分配。
  在筆者看來,盡管防治空氣污染需要資金投入,也需要 “以獎代補”式的激勵,但核心問題不是錢的問題。即使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除了中央財政、省市財政投入外,還應該引入民間資本,這樣,既可以為納稅人減輕負擔,還可以利用社會力量共同防治空氣污染。在筆者看來,政府投資不是核心,如何打好治理的“組合拳”才是關鍵。
  事實上,今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就是一種“組合拳”,從10個方面35個角度進行綜合治理。只有把每一“拳”打到實處,把中長期空氣品質改善目標落實到每一年、每一月,才有希望。
  與其大筆投入財政資金,不如多發揮投資、稅收、金融、價格、貿易、科技等政策工具。因為政策杠桿撬動的力量遠遠比財政資金發揮的力量大,而且利用市場手段防治空氣污染應該也不比行政手段差,尤其是考核、追責在防治空氣污染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
  盡管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提出“實行嚴格責任追究”,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進行約談,提出整改意見,予以督促。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的,依法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但這樣的考核問責機制是“紙老虎”還是“真老虎”,有待觀察。
  筆者以為,僅僅是把防治空氣污染的目標任務納入年度考核是不夠的,還應該改革地方官員考核體制機制,這是因為,GDP目前在官員考核中所佔的比例仍然很高,而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為了GDP為了政績犧牲了環境。所以,防治空氣污染還應該改變目前以GDP為重點的考核體制機制。
  如果防治空氣污染過度依賴于財政投入、財政激勵,某些地方政府就有可能産生一種依賴感。而事實上,財政投入只是防治空氣污染的一個方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治理空氣污染須強化政府的公共責任 2013-09-26
臭氧成多地空氣污染最大元兇 2013-09-16
北京將建千余公里“綠道”應對空氣污染 2013-08-05
研究表明:空氣污染致中國勞動力市場損失100萬億 2013-07-10
美國:空氣污染增加寶寶患孤獨症風險 2013-06-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