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結餘與“看不起病”為何共存
2014-03-19   作者:王傳濤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截至2013年年底,廣東醫保基金累計結餘1230億元,其中廣州市醫保基金結餘約563億元。對於醫保資金的結餘,中國人社部指導意見的標準是6至9個月的平均支付水平,超過15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為結餘過多。據分析,醫保資金結餘過多,不利於百姓看病報銷。(《羊城晚報》)
  “錢多到花不出去”,應該算“幸福的煩惱”。但是,對醫保基金而言,“錢多到花不出去”卻意味着大量公共資源被閒置。繼前段時間某位衞生系統官員透露全國城鎮基本醫保基金結餘7644億元引發一片譁然後,廣東省醫保基金累計結餘1230億元,再一次將醫保結餘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數字是抽象的,更為直接的問題,是大家的切身體會。這筆“富到流油”的公共財富,並沒有讓大家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相反,還有許多人在擔心“看病致貧”的現實問題。事實上,“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一直是我國患者的夢魘,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城鎮職工,還是享受新農合的農村人,其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看病成本過高的問題。如何把結餘多過的錢分配下去,不僅僅是廣東一省的問題,而是全國醫療部門都必須要直面的問題。
  醫保基金結餘過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病醫保”並沒有完全普及開來,據報道,今年6月份,國家衛計委將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大病保險的試點工作,而現在乃至之前,許多地方的大病醫保一直是個“傳説”,醫保不保,也便成為了普遍現象;二是,各城市的報銷起付線過高,筆者老家縣城醫院的報銷起付線為800,省城的報銷起付線為1500,而在起付線之下的費用,基本由個人承擔;三是,可報銷的藥品目錄跟不上新藥産出的節奏,而許多醫院又喜歡向患者開新藥,造成報銷比例提不上去;四是,醫保覆蓋面不夠廣,看病人群主要是老人,而相當一批沒有工作的老人無法享受醫保只能自行支付,現在繳納醫保的主力軍是青壯年,也容易導致存入的多和支出的少的局面。
  醫保基金結餘,不像存款,不是數字越繁榮就越讓人幸福,相反,醫保基金作為公共資産,必須要做到“物盡其用”。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那些還被看病貴所累的人享受到公民福利的惠及。在“現收現付”的體制之下,我國的醫保基金管理必須要加強統一的管理和調配,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保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人社部回應鉅額醫保結餘:近六成醫保基金不能動 2014-01-25
人民日報談醫保結餘7644億浪費質疑:結餘不算過多 2014-01-06
哈爾濱市道裏區探索“雲醫療”破解看病貴 2013-12-20
看病貴:商業賄賂的罪? 2013-09-05
[熱聞漫話]用政策組合拳破解“看病難看病貴” 2013-03-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