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變形金剛收藏者都是出於個人喜好和對童年的美好回憶而進行收藏的,真正把它當成投資工具的玩家其實並不多。
隨着電影《變形金剛》真人版的熱映,入夏以來的收藏界颳起了一陣變形金剛玩具的旋風,這股旋風卷着商家跑,變形金剛玩具的價格和收藏價值也因此掀起了高潮。
金剛歸來 身價陡增
《變形金剛》電影的熱映,再次引燃了當年看著《變形金剛》動畫長大的這些孩子們的金剛舊夢。北京某重點大學研究生一年級學生於博然就是其中一位,他從6歲開始收集變形金剛的玩具,到現在擁有10余個心愛的變形金剛。 於博然指着家中展櫃中的擎天柱、撒克、博文、大力神這些變形金剛玩具對記者説,當年每個玩具也不過百元左右,但現在有的已經升值到上千元。比如,當初花100多元買的撒克,現在可是3000元左右的搶手貨;當年售價98元的首領人物擎天柱,如今即使包裝拆過,玩具局部有破損,粘紙不全,但只要還保留包裝,一般也能以1500元以上的高價轉手;還有幾十元一個的博文,隨便一出手就有600元。“就連這殘缺不全的大力神組合變形金剛,也能拆着賣,一個部分至少100元。”於博然説,沒想到當初險些被媽媽扔了的玩具,現在居然身價不菲。 “像這些價格漲了幾十倍、上百倍的大多是第一代變形金剛,應該説第一代的收藏價值最高,增值也最快。”於博然隨後指着展櫃中另外幾個變形金剛玩具——大黃蜂、大火車告訴記者,“這些就不是第一代變形金剛的原版玩具了,是不久前剛買的復刻版,每個玩具大約兩三百元。現在開始收藏變形金剛的人中,除了超級變形金剛迷和熱愛古董級變形金剛的收藏者,大多數人都買這種復刻版玩具。” 這位學生玩家還告訴記者,目前全國變形金剛迷們都聚集在網上的“變盟俱樂部”(TFCLUB)上,他們當中大部分是從小看著變形金剛動畫片長大的1980年左右出生的人。大家在網上尋找和交換自己心愛的變形金剛,發起任何關於變形金剛的話題討論,張貼各類變形金剛活動通知,上面還有專門的網店和淘寶網上變形金剛交易的店舖。 隨即記者登錄淘寶網搜索“變形金剛”,結果竟然有21406條之多。按價格從高至低排列,位居榜首的是一位ID號為wupo_wupo的商家擺出的第一代變形金剛美版機器恐龍(帶盒子),一口價30000元。 wupo_wupo告訴記者,現在變形金剛的市場行情非常好,最早發行的原版六套組合金剛中M
IB型(玩家術語,即拆過但沒怎麼玩過)價格高達兩萬多元;如果是MIS
B(玩家術語,即全新未拆封)版本,現在的價值也已升到上萬元。 此外,不同包裝的變形金剛價格相差很大,如汽車人頭領擎天柱20周年紀念版模型市價是1500元,散裝的幾百元就能買到,而有些沒有拆封的包裝模型寄給美國AFA認證系統後,身價馬上會漲到600至800美元。
變形金剛變形記
對於那些出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變形金剛“粉絲”來説,他們經歷了變形金剛從誕生到變形的整個過程。 “我們現在在電影中看到的變形金剛和市場上賣的電影版金剛玩具,其實並非當初那些形象,而是經歷了兩代變形金剛演變後出現的大電影版。”於博然告訴記者。 於博然説,第一代變形金剛是1984年至1992年這個階段的産品,同時也是變形金剛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由於變形金剛美國的出品公司銷毀了幾乎所有第一代玩具的生産模具,因此這個時代的變形金剛玩具也成為了絕無僅有的收藏珍品。 1983年,日本著名玩具公司TAKARA將變身車機器人DIAKRON(外國譯為DAICLONE)和MICROMAN兩種玩具推向美國市場,受到了好評。於是在1984年,美國玩具“大佬級”企業孩之寶公司採用了TAKARA公司旗下機器人玩具形象,並聯合美國著名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推出了全新的機器人玩具系列,這就是我們所言的“變形金剛”。 為了更好地在美國推銷這些玩具,孩之寶公司製作了三集廣告商業動畫片,此後又於1984年9月推出了變形金剛的美版漫畫與動畫呼應。藉&這股熱潮,孩之寶在1984年中陸續共推出了13集動畫,加上此前三集,一共16集,這是變形金剛動畫片製作播出的第一季。 到了1986年,孩之寶開始了自己原創玩具形象的開發,同時,另一個里程碑誕生了,那就是變形金剛電影版的上映。劇情以擎天柱戰死,高速馬力(熱破)無意中成為補天士而成為第二代領袖,威震天被宇宙大帝改造成驚破天,能源寶與五面怪的首次出現等等又擴大了變形金剛家族。 1987年美國方面又拍攝了第四季最後三集的變形金剛動畫——重生。而這部動畫完全就是為了推銷當年新推出的玩具款式——頭領戰士、目標戰士、克隆部隊等而製作的,製作方面頗為草率。也就是從那時起,美版動畫系列隨之結束,變形金剛玩具漸漸地轉變為非主流玩具。 但也就是在那一年,變形金剛動畫在另一個國家——日本獲得了新生。日本TAKARA公司向孩之寶公司購買了動畫的製作版權後,獨自展開了新的動畫系列的創作,製作了第一部純日本金剛動畫——頭領戰士。TAKARA又將公司以前的玩具形象,比如飛車隊等搬了進來,組成了一個新的變形金剛世界。 1988年變形金剛的熱門話題為擎天柱的復活與隱者戰士的出現。擎天柱以能量戰士的身份復生。這便是當年的主流玩具形式。另外,當年的另一大主流玩具為隱者戰士——一些身體外殼可以打開,裏面隱藏着機器人,且可以變形的人物。 到了1989年,北美方面除了超能擎天柱與各種各樣傻乎乎的隱者戰士還在熱賣外,大型變形基地以及基地附帶的微型戰士又走入了人們的視野。日本在這一年也第一次進行了原創人物的開發。 1990年北美方面迎來了無聊的90年代,也是美版G1時代的最後一年。孩之寶在這一年推出了違反常規的玩具——不能變形的動態戰士;1992年,日本的G1時代也宣告結束,整個輝煌的第一代變形金剛至此收場。 1992年到1995年,是變形金剛的第二代,這一代的變形金剛已經變形成其他模樣。在這三年中,美國和日本又推出了各種動畫片、漫畫,創造出新的人物和情節,繼續壯大金剛家族。在1997年,也就是第二階段完結兩年後,美國一家玩具店以限定品的形式發售了機械戰爭系列,這也被稱作另一個第二代。 第二代以後,變形金剛幾乎沉默了10年。這10年中,很多早年變形金剛玩具幾乎在市場上銷聲匿跡。直到最近幾年,當初玩着變形金剛的孩子們逐漸長大,並有了一定經濟實力,他們開始花比當年高出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價錢買回當年的“寶貝”。
下一個變形金剛
“凡進入收藏市場的收藏品,都有物以稀為貴的共性,變形金剛也不例外。當存世量越少時,其價格自然也就越高,收藏價值越大。就像G1代這樣的變形金剛,由於模具幾乎全被銷毀,已經成絕版品,賣一個就少一個,必然導致貨源緊缺,收藏價值會越來越高。”一位變形金剛玩具的藏家這樣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變形金剛收藏者都是出於個人喜好和對童年的美好回憶而進行收藏的,真正把它當成投資工具的玩家其實並不多,“我喜歡變形金剛,雖然現在這些玩具身價倍增,但我是不會賣的。”於博然這樣&&。 日前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的動漫展上,變形金剛玩具的展&無疑成為眾多焦點中的明星。除了20多歲的年輕人以外,記者還發現很多兒童也對變形金剛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個10歲的北京男孩兒告訴記者,變形金剛對他來説很新鮮,但吸引力並不大,反而是奧特曼玩具更有意思,他説他要好好保存自己的奧特曼玩具,等長大了,這些奧特曼説不定也會成為很值錢的寶貝呢。
變形金剛 收藏童年
實際上,在電影上映前,變形金剛的玩具市場或者説收藏市場一直是不溫不火,裏面的交易主角是一些特定人群,也可以叫“窄眾”。像近一個多月以來這樣的全民“變形”,讓擎天柱、大黃蜂如此大眾化,還真要拜電影所賜。[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