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件各國風琴亮相鼓浪嶼風琴博物館
2010-08-06 作者:記者 余瑛瑞/廈門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參觀者在欣賞1955年産於英國的迪恩街頭風琴。新華社記者 張晨岑/攝
鼓浪嶼風琴博物館新藏品日前在廈門亮相出展,新鮮和好奇引來眾多游客。
1955年産於英國的迪恩街頭風琴琴聲歡快而洪亮,由於加入了錢鼓、響板等打擊樂器,有如一支儀仗隊在演奏;1902年産於加拿大的多爾帝風琴演奏時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歐洲老教堂舉辦婚禮時傳出的琴聲;1899年産於美國的萊斯帝納機械小型風琴有如一台老式電話機,將其蓋子掀開,自動譜隨着手搖把的轉動,悅耳的琴聲就響了起來。
鼓浪嶼風琴博物館2004年11月開始籌建,2005年2月1日部分展品預展,目前88件館藏品産自英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等多個國家。有教堂用的管風琴,有法國最著名的簧片風琴,有專供有錢人使用的“愛奧裏安”風琴,有賣藝用的小風琴,還有帶鏡子的風琴,有帶燭&的風琴。最大的數層樓高,最小的有如手提行李箱。最古老的為19世紀生産,已有近200年歷史。
最龐大的巨型管風琴“凱斯文特”來自美國波士頓教堂,可謂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鎮館之寶,高達13米,寬12.5米,重35噸,共有7451個風管和133個音栓。“凱斯文特”1917年製造,是當時北美洲最大的管風琴,製造它的克納迪亞風琴公司是世界第二大風琴製造商,擁有數百年歷史。為安裝“凱斯文特”專門“量身訂制”的風琴博物館新館目前正在施工建設中,即將封頂。
鼓浪嶼風琴博物館由收藏家胡友義提議籌建,全部館藏均來自胡友義無償捐贈。1936年出生在鼓浪嶼的胡友義,曾在比利時學習音樂,定居澳大利亞後,傾心收藏鋼琴和風琴。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的館藏也全部來自胡友義的無償捐贈。
“我希望能在鼓浪嶼建成世界最大、收藏最多的風琴博物館,讓世界各國的愛好者都能懷着‘朝聖’的心情到鼓浪嶼來看我們的館藏”,滿頭銀發的胡友義滿懷信心地説。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