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市場報5月23日一版報道了南京藥商向藥企砍價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目前山東最大的醫藥批發企業——山東海王銀河也向西安楊森“逼宮”,正準備逐步減少西安楊森藥品的採購量。重慶一家年銷售額過25億元的藥品企業&&,將公開支持南京醫藥的立場和行動。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以來醫藥商業企業在這些品牌藥企面前低聲下氣的局面將隨着商業集中度的提高而不斷改變。渠道的力量不斷增強的時候,商業的話語權也與日俱增。 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滕學武對記者説,與西安楊森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談判,雙方仍處在僵持狀態,尚無實質進展,南京醫藥庫存已經斷貨。為保證南京醫藥藥房終端的用藥需求,南京醫藥開始發力,旗下500余家門店和託管的100多家醫院藥房,將在10天內全面推出替代西安楊森的同質國産替代藥,價格要便宜60%以上。如西安楊森銷售31.1元的西比靈,現在同質替代低價藥的價格只要1.5元。楊森的嗎丁啉(多潘立酮片)零售價是19.3元,用於替換的國産多潘立酮片,零售價為
4.5元;楊森的達克寧霜零售價16.5元,替換的國産同質藥3.5元;楊森的採樂零售價34.9元,南京醫藥則準備用南京白敬宇的同質化品種酮康唑藥替代,零售價只有12元。 記者在南京醫藥下屬的百信藥房看到,達克寧霜已經不再銷售,店員開始推銷珠海聯邦等公司生産的與達克寧同樣成分的硝酸咪康唑藥品。南京百信藥房負責人介紹,以往西安楊森的産品要佔到非處方藥銷量的20%左右,現在已經基本沒有銷售了。 “如果醫院裏西安楊森或者其他合資藥沒有了,患者又指定要,這種情況怎麼辦?”南京鼓樓醫院一位主任醫師解釋説:“這種情況比較少。因為,藥品是被動消費品,患者只能在醫生指導下才能使用。就患者而言,在用什麼藥方面選擇權很小,最終使用什麼藥還是服從醫生處方,開什麼患者就拿什麼。” 面對南京醫藥全面上架的替代西安楊森同質低價藥,業內和市民有何反映?記者在南京的幾家醫院採訪了一些市民,比如嗎丁啉和同質藥多潘立酮片,很多人只知道嗎丁啉,對於藥品通用名基本不了解,更不知道同質化的藥品還可以替代。少數市民雖然知道有很多同質化國産藥比合資和進口藥更便宜,但在用藥時,一般還是會選擇比較知名品牌藥。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於老百姓在用藥上處於極度信息不對稱地位,所以很多人一旦用藥就只認品牌,這就造成很多國産同質化藥在市場上始終“默默無聞”。 從今年5月1日起,《處方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一項重大的改變是醫生開具處方須使用藥品通用名稱。衞生部此舉旨在抵制醫療腐敗,為患者“減負”,所以患者一般也看不出有什麼區別。比如給患者開多潘立酮片,患者根本分不清是給開的嗎丁啉還是其他藥,而為了藥房便於區分,醫生則會在處方上註明藥片規格、數量,或者做一個只有醫院內部看得懂的小記號。而很多患者對於藥品通用名根本不了解,更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南京醫藥和西安楊森的“較量”,讓西安楊森損失慘重。據此前統計表顯示,南京醫藥一年銷售西安楊森的産品4.18億元,佔西安楊森全國總銷量的
10.25%,也就是説,西安楊森現在每個月損失銷售收入達3480萬元左右。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騰學武告訴記者,目前南京醫藥方面替代産品的毛利可以達到6%—8%,因此“對話”事件對南京醫藥不會産生影響。 西安楊森中國區一位副總級人物接受記者採訪時&&,
南京醫藥銷售終端如果沒有西安楊森這樣的品牌藥,對終端來講不是件好事情。對此,業內人士&&,
品牌藥廠和商業之間的關係看起來水火不容,其實誰也離不開誰。西安楊森不可能像格力空調那樣自建銷售渠道,而終端沒有品牌優勢必會影響藥店的品牌形象,從而也會影響銷量。 江蘇省藥學會一位專家&&,此次對峙,藥廠讓利應是必然結果。南京醫藥在銷售終端開始用同質低價藥,實際上是給西安楊森一個信號,更重要的是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低價藥的實惠,讓藥品價格回歸原有價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