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8-01 周斌 劉炬 成雯雯 來源:市場報 |
|
|
“四個空袋子換一包檳榔”、“吃檳榔中獎游泰國”……從去年開始,湖南檳榔行業幾家品牌企業悄然推出極具誘惑力的促銷手段。 據《長沙晚報》報道,“原材料收購價格翻着跟頭往上漲,其他開支也不斷增加,而産品銷售價格3年幾乎持平,哪有不虧的道理。但又不敢停工,停下來損失會更大。”被行業協會列入“7大企業之一”的湘潭某檳榔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説。 “由於海南檳榔原果價格暴漲、質量下降,導致2006年整個湖南檳榔行業增加成本5億元,全省70%的檳榔生産企業出現了虧損。”湖南省檳榔行業管理協會會長劉自康介紹説,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由於海南原果檳榔價格一路狂飆,2006年比2005年每公斤價格平均上漲了1倍,嚴重影響了湖南檳榔産業的正常發展。 據運作檳榔網的定安紅太陽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健生介紹,去年9月左右,海南定安一帶的檳榔鮮果上市,價格從6元/公斤一路上揚,到年底突破20元/公斤。到了春節前後的個別時段,由於湖南需求量猛增,當地的檳榔果甚至一度上衝到了70元/公斤的高價。 據劉自康介紹,湖南檳榔業近幾年發展極為迅速,除胖哥、七妹、小龍王、賓之郎、皇爺、友文、口味王等7大企業為代表的一批檳榔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外,以五子醉、金鯊王等為代表的中型骨幹企業也迅猛發展,而且湖南檳榔品牌正不斷向外擴張,目前已發展到全國23個省市,特別是廣東、江西、湖北等地,湖南檳榔的銷售狀況越來越好。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表明,以海南檳榔為原料的湖南檳榔産業年工業産值已經達到了50億元,而海南檳榔目前每年産值僅16億元。 正由於發展迅猛,企業之間的競爭便不可避免。劉自康在分析去年海南檳榔原果價格暴漲的原因時指出,去年由於湖南檳榔業主對海南原果市場的估計不足,怕自己廠家到時缺少原材料,於是紛紛盲目要貨,競相抬價,造成海南原果緊俏。與此同時,海南原果質量也急劇下降。由於貨源緊俏,海南原果這兩年在粗加工過程中
“拔出蘿蔔不洗泥”,水分指標嚴重超標,幾乎超標達1至2倍。目前,湖南的檳榔企業正通過包括行業協會協調等多種方式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使得湖南的檳榔企業走出困境,達到“共贏”的目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