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首頁  |  旅游新聞  |  旅游文化  |  出行手冊  |  旅行保健  |  行前需知  |  黃金周



    在中國一萬八千公里海岸線最北端,坐落着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丹東。

  丹東,原名安東。總面積1.49萬平方公里,下轄三區、兩市、一縣,人口240萬。在對外開放的格局中,丹東享有沿海、沿江、沿邊的地理優勢,在中國黃海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中,居於重要位置。

  丹東基礎設施完備,交通、通訊便利。被譽為“中國北方天然不凍良港”的大東港,與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港口開闢了貨運航線。 

  定期往來於丹東至韓國仁川的“東方明珠號”,已成為中韓兩國人民探親訪友,旅游觀光的航運熱線。

  從丹東民航機場乘機可達北京、廣州、上海、深圳、三亞等城市。丹東礦産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的礦藏達56種,尤其以金、鉛、硼、鎂、大理石、花崗岩最為著名。其中硼儲量佔全國固體硼儲量的94%,年産量居全國首位。水資源得天獨厚,年降雨量90O-1200毫米,全市人均有水量是全國人均有水量的1.5倍。境內建有太平灣、水豐等電站,為發展丹東經濟提供充足的電力能源。

  華能電廠,是一座現代化火力發電廠,設計年發電42億千瓦時,1998年華能丹東電廠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丹東邁進中國能源大市行列。丹東是遼寧省的林業基地。全境森林覆蓋率達61%,木材蓄積量3500萬立方米,位居遼寧省首位。地方特産板栗、煙草、柞蠶、柱參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名,並盛産各種魚類、貝類120余種,灘塗貝類資源量為全省之冠。

  丹東,中國遼寧的輕工業生産基地,以發達的輕紡、電子工業而聞名。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電子、機械、輕工、紡織、化工五大支柱産業。其骨幹産品化學纖維、黃海大客車、柞蠶絲綢、機制紙、顯示器、汽車音響、X射線儀器等暢銷國內,遠銷世界各地。

  丹東風光秀麗,山、海、江、泉齊備,是聞名於世的旅游名城。

  中朝兩國界河鴨綠江,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由明代萬里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鴨綠江大橋等景點,構成了一幅獨具風情的邊陲畫卷。國家風景名勝區鳳凰山,是遼寧著名的旅游名山。它險中寓奇,秀裏藏幽,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慕名而至的觀光者四季不絕。省級風景區青山湖碧水如玉,飛瀑流瀉,景色清幽,人稱“南有九寨溝,北有青山溝”。大孤山峭拔突兀,雄峙黃海岸邊。現存古建築120余處,古剎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與大孤山隔海相望的大鹿島,歷來為海防要地。歷史上的中日甲午“黃海大海戰”,就發生在這片海域上。以丹東為起點的赴朝觀光旅游,更是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

  旅游業蓬勃發展,城市服務設施日臻完善。賓館、酒店、康樂場所如夜明珠撒滿江城。

  作為中國的東大門,丹東是一座具有跨世紀經濟戰略地位的城市,有着同朝鮮半島開展經貿合作的優越條件,邊境貿易前景廣闊。丹東先後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貿易關係,一大批三資企業在丹東安家落戶,成為推動丹東外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是丹東對外開放的龍頭,歷經數年建設已初具規模。這裡享有邊境經濟合作區和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雙重優惠政策。跨入21世紀,它將成為集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保稅倉儲、科技開發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經濟合作區。

  改革開放中的丹東,正以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她張開雙臂,熱忱歡迎來自海內外的友好賓客。在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上,丹東將與您一道共創今天,同享未來!


製作單位:新華社遼寧分社網絡部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