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首頁  |  旅游新聞  |  旅游文化  |  出行手冊  |  旅行保健  |  行前需知  |  黃金周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轄四縣(市)、四區。全市總面積10301平方公里,海岸線97.7公里。總人口 3O3.4萬人,其中城市人口 80萬人。錦州市 1985年被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為甲類開放城市,1987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遼東半島對外開放城市,1992年在國家統計局進行的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評比中居第40位。

  錦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代為南北通行的重鎮與商埠,如今是渤海岸邊一座新興的港口,具有突出的優勢:

  一是區位重要。錦州地處關內外咽喉,是聯結東北與華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遼西走廊的重要城市。1995年被遼寧省確定為全省“三點一面”對外開放總體格局中重要的一“點”和遼西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

  二是交通發達。京哈鐵路、京哈公路橫貫全境,正在建設中的京沈高速公路和即將動工興建的錦朝、錦阜高速公路、秦沈客運專線鐵路也在錦州穿過,境內高速公路可達到185公里。仍在繼續建設的錦州港是東北西部和內蒙古東部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我國沿海最北部的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現有“四雜兩油”6個萬噸級泊位,吞吐能力可達到600萬噸。到年底將有1個5萬噸級和1個3.5萬噸級新泊位投入使用,屆時,港口吞吐能力將達到750萬噸。到2010年,錦州港將建成擁有20個萬噸級以上泊位、吞吐能力1550萬噸的中國北方大港。1994年按照國際4C級標準建設的錦州機場已開通了錦州至北京、上海、大連、廣州、深圳、昆明、成都等地的航線。全市已形成了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管道運輸等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

  三是通訊快捷。錦州是遼西地區重要的郵政、通信樞紐,京哈光纜幹線橫穿全境,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和無線尋呼系統功能齊全,程控電話裝機容量35萬門,可與世界上187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通話、錦州郵政局是全國52個中心局之一。

四是科技、教育實力比較雄厚。錦州是遼寧省教育、科研密集區,有高等院校6所、中等專業學校 11所、獨立科研機構 22所,全市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人員總數均居遼寧省第三位。

  五是城市服務功能比較完善。1978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45億元。全市供電、燃氣、供水、供熱保障能力為江西之首。年發電量8O億千瓦時,城市煤氣、液化氣日供應能力為22萬立方米,日供水能力達到94萬噸,集中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人均佔有道路5.6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4.8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5.8%;城市人均居住面積 8.5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23.2平方米。錦州的文化藝術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群眾性體育活動方興未艾。京劇、評劇、雜技、歌舞等專業劇團俱全。作為全國高水平的乒乓球、皮划艇、帆板等後備人才基地曾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體育人才。 

  六是資源富集。錦州土地遼闊,5O0多萬畝良田盛産玉米、高粱、大豆、水稻、小麥、花生;廣闊山鄉遍佈蘋果、鴨梨、葡萄、雲白杏等果樹;是遼寧省重要的畜産品生産基地,肉、蛋、奶産量居全省第三位;擁有300萬畝近海漁場、27萬畝沿海灘塗,優質對蝦、螃蟹、文蛤、赤貝享譽海內外。地下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石灰石、膨潤土、瑩石、花崗石等30多種礦藏。錦州山奇水秀,古風樸雅,佳景薈萃。全市擁有各類旅游景點132個,其中有被譽為天下一絕的筆架山海中“天橋”,有號稱東北三大名山之首的醫巫閭山等自然奇觀;還有北魏時期開鑿的萬佛堂石窟,遼代興建的錦州大廣濟寺塔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義縣奉國寺,中國五大鎮山寺廟中唯一現存完好的北鎮廟,中國3000多座現存古塔中唯一的姊妹塔--崇興寺雙塔以及著名的遼沈戰役紀念館等一批人文景觀。

  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是錦州歷史社會經濟發展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20年,也是全市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1998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86.5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1978年增長4.l倍。1998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産值121.9億元,居遼寧省第三位,比1978年增長4.4倍。錦州已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糧食、棚菜、水果、肉蛋奶生産基地,黑山、北寧、凌海、義縣四縣(市)被國家確定為商品糧生産基地縣。作為老工業基地,錦州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1998年全市實現工業産值180億元,比1978年增長4.8倍。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為主體,包括冶金、電子、輕工、醫藥、建材、紡織、食品等行業在內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錦州石化公司位居“中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第70位,錦州鐵合金(集團)公司和金城造紙(集團)公司分別是我國最大的特種鐵合金和膠印書刊紙生産基地之一。已有錦州石化公司、六陸公司、金城造紙集團、錦州港等四家企業、5隻股票上市。錦州作為遼西地區最大的商埠,流通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遼西五市的三分之一以上;錦州的金融、證券、保險、信息、諮詢、房地産等産業發展勢頭旺盛,優勢較強。錦州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牽動”戰略,對外合資、合作日趨活躍。全市已累計批准利用外資項目438個,實際利用外資1.94億美元。1998年實現出口商品供貨值15億元,出口創匯1.2億美元。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財政稅收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目前,全市人民正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為重點,深入實施開放牽動和科教興錦戰略,着力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水平,加快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與脫困步伐,積極培育和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文化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市人民正努力把錦州建設成産業協調發展,城市功能比較完善,社會文明程度較高,對外與國際經濟接軌,對內服務遼西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到下世紀中葉,使錦州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港口城市。


製作單位:新華社遼寧分社網絡部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