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地處遼寧省的北部,位於東經123 27’-125 06’,北緯41 59’-43 23’,屬沿海省份的內陸地區。南與瀋陽,
東與撫順,西與內蒙古自治區,北與吉林省接壤。全市區域面積1.3 萬平方公里。轄銀州區、清河區、開原市、鐵法市、鐵嶺縣、昌圖縣、西豐縣。共有42個鎮、66個鄉、10個鄉級街道辦事處、494
個城鎮居民委員會、1495個村民委員會。首府設在銀州區。
鐵嶺屬溫帶 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為270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6.3℃,最低氣溫-31℃,最高氣溫34.4℃,封凍期150天左右,無霜期127-162天。全年四季分明,雨量適中,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鐵嶺自然概貌大體是“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東部山區屬長白山余脈。冰砬山、城子山、雞冠山、龍首山層巒疊障,樹木參天,野生動植物繁多,是鐵嶺市的主要林業基地。以遼河流域為主的中西部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腴,盛産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是鐵嶺市主要産糧區。
鐵嶺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區,境內有漢、滿、朝鮮、蒙古、回、錫伯等31個民族。總人口為28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2萬人,
漢族佔77.7%。開原市、西豐縣是“少數民族聚居縣”,少數民族佔54.5%和40.8%。滿族多分佈在開原市和西豐縣;
朝鮮族多分佈在開原市和鐵嶺縣、清河區、銀州區;錫伯族多分佈在開原市、鐵嶺縣;回族多分佈在開原市、銀州區、蒙古族主要分佈在昌圖縣。
鐵嶺水資源豐富。以遼河為主包括87條大小支流在內的遼河水系,水資源總量31.41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1.15億立方米,不僅滿足了鐵嶺城鄉人民生活用水,而且為全市及其下游工農業生産提供了必要條件。
鐵嶺市地下蘊藏着豐富的礦藏。現已探明各種有益礦産29種,産地300余處。
鐵嶺市在植被區劃上位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和溫帶針闊混交林區交匯處,森林植物種類比較豐富,約有1000余種。其中,喬灌木樹種300余種。全市森林面積37.4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21.4%,人均森林面積0.13公頃,森林覆蓋率25%,森林蓄積量為800多萬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積量3.1立方米。樹木種類以闊葉,落葉樹為主。
在闊葉樹種中柞樹為優勢樹種,另有楊,柳,樺,刺槐,榆,水曲柳,胡桃秋,黃菠蘿等珍貴樹種。針葉樹多為人工營造林,以落葉松為最多,其次為油松,紅松,樟子松和雲冷杉。年可生産4萬多立方米木材。
鐵嶺風光旖旎,山秀水美,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頗多,交通十分便利,是人們理想的旅游勝地。這裡有龍首山、帽峰山、柴河水庫、清河水庫四個較大風景區。其 中,遐邇聞名的龍首山風景區,西窺城廓,東枕柴河,蜿蜒起伏十華里,縱貫銀州南北,呈現一幅巨龍欲飛的自然影觀。這裡春季滿山櫻花、桃花、杏花和梨花,競相開放,鬱香醉人;盛夏綠草如茵,百鳥啼鳴;金秋松柏蒼勁,紅葉滿山;隆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四季秀美的自然景色與山中的亭、&、樓、閣相映成趣,使整個風景區到處充滿詩情畫意。清康熙皇帝東巡時路經此地,曾留下“雨余塞草自綠,日出山花更紅”的讚美詩句。著名的慈清寺位於龍首山的北部山頂,相傳始建於唐代,原名秀峰寺、水潮寺,清初改稱為慈清寺。整個寺由正殿、東西配殿和醉翁樓組成一個四合院。正殿內有如來、觀單、托塔李天王、韋馱和十八羅漢等塑像,西側一間正房是三清觀,裏面有玉清無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塑像。醉翁樓是古時當地官紳們飲酒、賞景的地方。三十年代,慈清寺住持曾在日本取回大藏經一套藏於此樓,故也稱為藏經閣。
鐵嶺歷史悠久,古跡諸多。西豐縣的城子山山城遺址,開原市老城鎮崇壽寺塔,威遠堡鎮七鼎龍潭寺,銀州區北部的圓通寺和白塔,帽峰山新石器時代古石洞遺址,龍首山上的慈清寺、秀峰塔、駐驊塔等為歷代人士所推崇。城子山山城位於西豐縣涼泉鎮南7.5
公里的城子山上,始建於唐初,為高句麗時期的主要山城。山城圍繞山脊用長方石塊壘砌,全長約3850米,南北寬約870米,東西長約1350米,
高約5米。山城居高臨下,道路崎嶇,有險可據。城內現存蓄水池、 了望&、點將&、馬道、黃酒館、山廟等古遺址數處。一條小溪順山勢蜿蜒而下,溪中生有蛙蛙魚,為山城一絕。柴河、清河兩大水庫,湖面寬闊,碧波清澈,泛舟輕歌,心曠神怡。水庫四週群山環抱,樹木參天,怪石嶙峋,鳥語花香,景色之美令人留連忘返。依託清河水庫興建的清河旅游區,寓食宿、娛樂、旅游於一體,是人們理想的旅游度假勝地。
為進一步開發鐵嶺旅游資源,鐵嶺市委、市政府已將龍首山自然風景區、清河旅游開發區列為重點開發建設項目。鐵嶺將以更加絢麗的姿容,迎接海內外游客的到來。
建國4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鐵嶺經濟建設日新月異,已初步形成了一些發展優勢,為今後經濟的騰飛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具有一定基礎的工業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鐵嶺的工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現在已初步形成擁有煤炭、電力、機械、電子、冶金、建材、化工、紡織服裝、造紙、食品、皮革、飼料、醫藥等35個行業的工業體系。全市擁有鄉及鄉以上的工業企業有1519家,全市工業總産值99.3億元,工業産品品種達1750多種。有146
種産品先後被評為國家、部和省優秀産品,有128種産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 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支柱行業、骨幹企業和拳頭産品。
實力雄厚的農業 改革開放給素有“遼北糧倉”之稱的鐵嶺帶來勃勃生機,糧食生産穩步發展,多种經營日益興旺,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鐵嶺農業在全省、全國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日益繁榮的國內外貿易 近年來,隨着鐵嶺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産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鐵嶺市城鄉市場繁榮興旺。社會零售商業、飲食業、修理業、服務業機構共有4.2萬個,遍佈城鄉各地,
從業人員9.9萬人。1994年全市社會商品零售額實現36.6億元, 全市集市貿易市場已發展到159個,現在農村多數鄉有大集,
萬人以上大集就有23個。1994年全市集市貿易成交額達13.4億元。
對外貿易有了長足的進步。全市擁有120多家出口生産企業, 年出口創匯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0家。
出口品種由過去的幾十種發展到18大類128個品種,其中年出口供貨額100萬元以上的24種,1000萬元以上的有5種。玉米、豆粕、大豆、花生、活牛、
肉食雞、鹿茸、膠鞋、服裝、選礦藥劑、橡膠製品、平板玻璃、罐頭、糠醛、硅灰石、鋼丸、鋼砂等已成為傳統出口商品。全市已初步形成玉米、豆粕、蘆筍、麻紡、肉食雞、人參、鹿茸、食用菌、肉牛、羽絨、糠醛、脫水菜等12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出口基地。
四通八達的交通郵電 鐵嶺市交通運輸十分方便。長大線、平齊線、四梅線、開豐線、鐵法線、5條國營鐵路縱橫交錯於境內,總長為450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的鐵路貨物發送量為562噸,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0倍,
這些鐵路直接參於國際鐵路的聯合運輸。新建的鐵嶺火車站雄偉壯觀,各種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每天有60對客車通過,車站隨時承辦鐵路同公路、航空、水路聯運及郵政業務。
發達的科學技術 鐵嶺市各種學科門類的科研機構有90所,其中市屬12所,廠辦24所,民辦54所。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萬多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有1600多名,中級職稱的有16000多名,初級職稱的有58000多名。
對外招商的重點行業
(一)農業開發
引進國外的優良品種,先進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優化農産品品種結構,提高産品的産量、質量和檔次,發展名、特、優新産品。引進農副産品系列深加工技術,增加産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同時要以國際市場需求為目標,提高出口創匯能力。
重點發展玉米澱粉、玉米乳、玉米果、優質飼料以及以玉米為原料的化工、醫藥精深加工産品;開發黃牛繁育、屠宰和副産物的深加工;開發豬肉系列産品,實現飼養、屠宰、加工一體化;開發豁鵝系列産品、肉食雞系列産品;開發濃縮山楂果汗、易拉罐果汗飲料及山楂糕、山楂片等山楂系列産品;開發養鹿和人參種植及精深加工;開發礦泉水資源等。
(二)機械工業
重點發展陸平機器廠25噸以上全液壓汽車起重機系列産品和抗扭車;市閥門廠高技術含量産品高溫蝶閥、耐腐蝕閥門、全襯膠蝶閥、鋼結構閥門和閥門生産線及環保設備;市精工機器廠的遠紅外線乾燥糧食設備和大型提升機運輸設備及各種結構件;市華工機械廠和開原化工機械廠的一、二、三類大型乙烯、煉油、熱電、造紙等工程及小化肥改造配製的壓力容器和橡膠硫化罐、高壓空氣瓶、170
立方米鹼煮法蒸煮鍋和紫銅結晶器;開原起重機總廠的KSX 型電動雙梁懸挂過軌起重機、QNQ型兩用輕便雙梁起重機、KHD電動葫蘆、CHS
型葫蘆三支點的雙梁起重機、MH型葫蘆單梁式起重機、集裝箱門式起重機和集裝箱裝卸橋;市光學儀器廠為蒸汽鍋爐配套的低壓、中壓、高壓、超高壓彩色水位計,為石油化工各類壓力窗口所用的板式、管式、磁浮式液面計,常溫、低溫煤氣自動調壓器,油田燃油、燃氣爐用的火焰監視儀及電站鍋爐火焰電視監視裝置;開原機器廠為各種志重運輸機械配套的LZ系列、ZQ系列、ZSC系列減速機,用於水利堤壩、
防滲漏施工和沿海城市建設防漏工程機械鏈式地面開槽機;鐵嶺縣橡膠密封件廠的汽車減振橡膠件系列産品;鐵法鎮電線廠的銅芯鋁鉸線;鐵嶺市燃燒設備廠液排渣粉煤旋風燃燒器。
(三)電子工業
重點發展東北無線電廠的警用移動通訊系統、各種拉桿天線、中央控制系統、固定&、車載&、手持&(150MHZ/450MHZ頻段)、
雙工器、選呼器、接口器、電源和工程塑料産品及光纖電纜生産線;陸平機器廠的衛星天線系列産品、大板方倉;市電子設備廠的全固態高頻感應加熱設備;鐵嶺電子橡膠元件廠的精密橡膠件。
(四)紡織工業
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調整産品結構、原料結構和企業的組織結構,以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服裝和輔料為龍頭,進行系列改造。發展亞麻紡織産品,增加適銷對路的新品種,實現紡織工業的新增長。重點是開原亞麻紡織廠百台無梭織機改造;鐵法紡織廠1.5
萬錠棉紡紗改造為亞麻棉紡;西豐絲綢廠擴建6000錠絹麻紡紗以及高檔針織服裝;市色織總廠擴建增加7680錠亞麻紡紗生産線;銀州區開發亞麻涼蓆、亞麻服裝等項目。
(五)醫藥工業
發展現代生物技術藥品,以及國際上先進的製劑技術。重點是玉深集團公司的玉米深加工二期工程年産 3000噸維生素C的項目和年産7200噸一水葡萄糖及7000噸山梨醇。進一步研製開發參茸等保健品、藥品。
(六)建材工業
發展節能和綜合利用産品,開發各種新型建築材料。重點是遼北水泥廠日産4000噸熟料(帶窯外分解爐的回轉窯)項目;西豐縣建築陶瓷廠年産30萬平方米劈離磚生産線;鐵嶺縣建材廠生産小型砼空心砌塊;開原浮法玻璃廠擴建年産250萬重箱浮法玻璃生産線;
鐵法市硅灰石礦業總公司硅灰石開發深加工項目;以及加快市水泥紙袋廠産品結構的調整,使産品向多功能、多用途包裝産品發展。
(七)冶金工業
通過對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加速冶金工業技術裝備更新,重點發展複合材,實現産品升級換代,搞好産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重點是精銅、電解銅、Φ650軋機的配套改造;開發銅箔、
鋁箔村、鋁基複合板帶材、無氧銅、鋁鋅壓鑄件、鑄鐵鑄鋼件、金鋼石和清河鋼廠年産優質鋼2萬噸、軌鋼4.5萬噸等項目。
(八)化學工業
充分利用現有化學工業的基礎和技術,以鐵嶺市橡膠研究設計院為技術依託,以橡膠製品廠為骨幹,引進橡塑噴塗生産線及技術、油封生産設備技術和檢測儀器項目;特種橡膠製品廠生産特種橡膠管項目;鐵嶺橡膠廠引進冷粘鞋生産線、皮鞋生産線和塑料門窗生産線項目;依靠本地資源開發基礎化工和精細化工産品,興辦年産丁醇
1.5萬噸、丙酮7.5萬噸、乙醇2.5萬噸、一水檸檬酸1萬噸、 合成洗滌劑原料、終端産品3.3萬噸醇醚、中間産品3萬噸高純酒精、1.7
萬噸乙烯、2萬噸甲醇企業;鐵嶺市化工廠年産2萬噸甲醇項目;昌圖糠醛廠年産6000噸糠醛系列産品和昌圖縣橡塑材料廠年産PE改質劑及PVC
中空地板各4000噸的項目。
(九)輕工業
重點是制漿造紙、塑料加工、食品飲料、皮革及革製品、農産品的深加工、酒類加工六種系列産品。開原膠合板廠利用桔桿生産纖維板;昌圖造紙廠生産育苗紙和清河彩印包裝廠生産彩印系列包裝品及龍山酒廠年産8000噸天然葡萄原汁飲料項目。
(十)基礎設施建設
重點是鐵西熱電廠2&1.2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和3&75噸/時循環硫化床式鍋爐合資項目;柴河水源和昌圖水源工程;清河旅游區和星級賓館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