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1  

  一向比較平穩的農村交通安全,近年來“紅燈”頻閃,有些讓人擔心。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保證農民及其家人出行便捷安全,是一個很現實的大問題。各級政府有責任有義務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特別聲明: 新華網“焦點網談”欄目的文章均為獨家專訪,任何網站、報刊、電台、電視台未經新華網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電話:024—23828522
     024—23828523

E-mail:lnwork@xinhuanet.com

新華網遼寧頻道  策劃:遼寧分社總編室  記者 魏運亨 采寫      編輯/製作:張英威
   農村交通安全事故觸目驚心  


  車禍猛於虎。任何一次交通安全事故都是一次血的代價,背後是受害者恐怖的記憶和永遠的傷痛。

  農村的惡性交通安全事故目前發生頻仍。以遼寧為例,不到3個月內竟然發生兩起特大事故:一起是桓仁滿族自治縣5月20日傍晚發生的嚴重路外事故:雅河鄉南老&村農民史淑君駕駛一輛農用三輪車,違法載乘23人去採摘山野菜。返程途經一處山路下坡時,因剎車失靈導致農用三輪車撞在路邊崖石後翻滾,釀成20名農村婦女死亡4人受傷的悲劇。此前的3月3日,即農曆正月十四的晚上9點半鐘,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也發生過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輛大客車在與對面駛來的一輛汽車會車時,衝進了正在公路邊行走的農民秧歌隊,碾過人群100多米才停了下來,造成8死20傷的嚴重後果。

  不光是遼寧,農民出行不安全的情況其它地區也普遍存在,一些惡性事故讓人觸目驚心:例如今年5月4日,在雲南省祥臨公路雲縣長坡嶺段,一輛貨車失控碾壓到公路外等待乘車去城裏趕集的村民,車禍導致16人死亡,43人受傷。5月7日凌晨5時40分,貴州省黔西縣境內發生特大交通事故,由於駕駛員疲勞駕駛,致使坐滿農民工的大客車衝出護欄,墜入 130米深的谷底,造成18人死亡、24人受傷。2006年11月21日早晨,黑龍江省雙城市一輛非法運營的“校車”,載着50名小學生去周家鎮中心小學上學,途經蘇家窩棚屯小橋時,由於車輛超載,車速過快,方向失靈,導致車輛掉入河溝內。事故造成8名小學生(5男3女)死亡,39人不同程度受傷。在此之前,震驚社會的農村惡性交通事故還有很多。例如山西省沁源縣第二中學的學生在公路上跑步,一輛帶挂車的大貨車撞向跑步隊伍,造成20名學生和1名教師遇難。陜西省合陽縣一輛載有22名婦女的農用三輪車翻下180米的深溝,造成14人死亡。這些事故在當地都曾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靜謐田園正變得車馬喧囂  

  

   
  千百年來,我國農村一直給人“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印象。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曾得意地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但時代在發展,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靜謐田園正變得車馬喧囂。熟悉情況的一位專家指出,目前農村的交通安全狀況是“兩變兩不變”:

  “兩變”是農村的道路好起來了、農村的機動車多起來了。近幾年來,農村的道路交通狀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交通部官方網站披露,目前全國農村瀝青(水泥)路總里程已達到63萬公里,全國鄉鎮、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別達到99.8%和94.5%。“公路村村通”使農民朋友不再為“行路難”而嘆息。

  路好了車也多了。據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國農村汽車市場發展戰略論壇”透露,由於國家每年用於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投入達到數千億元,廣大農民的實際收入和消費水平逐年提高,農村機動車開始進入升級換型期,汽車逐漸成為首選。中國農用運輸車發展中心主任張鹹勝在盤點農村汽車市場現狀時曾指出,中國農用車的保有量在過去的10年間,得到了空前發展。截止2005年底,公安機關和農機管理部門管理的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共計近4000萬輛,摩托車也有4000萬輛。不光在東部沿海省份,“轎車村”已不再成為“新聞”,就連青海這樣典型的內陸欠發達省份,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鎮上加合村,靠着村民在外地開辦“拉麵館”,全村也有了小轎車20多輛,摩托車和手扶拖拉機更是戶戶都有。

  “兩不變”是農村交通監管嚴重“缺位”的情況沒有變,農民淡漠的交通安全意識沒有變。遼寧的一位鄉長告訴記者:現在鄉鎮一級雖然有派出所,但通常只有五六個警察,主要的任務是維護社會治安及戶籍人口管理,並不承擔交通管理職能。縣、市公安機關才設有交警大隊、支隊,主要是承擔城市及國道的交通安全,縣、鄉兩級的路段上基本看不到警察身影,電子監視系統更是不會安裝到這些路段上。在農村,現有交通工具仍處於載貨汽車、農用運輸車、拖拉機、摩托車、畜力車、人力車並存的狀態,相對比較落後。農民的交通安全意識也亟待提高。以遼寧桓仁前不久發生的路外事故來説,一輛平日用來拉牲畜的農用三輪車竟擠上了24個人。真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當賭注!一些農民開上農用汽車或拖拉機之後,違法違章習以為常。黑龍江省曾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原因就是一輛無牌照的四輪拖拉機車廂後輪發生故障,司機大大咧咧地駕駛拖拉機離開,而把滿載沙土的車廂隨意停在了路邊,又不在現場安全距離內設立任何警示標誌。大約10分鐘後,一輛長途客車行駛過來,因天黑、車速較快,發現前方路面停放的車廂時已經來不及躲閃,長途客車撞上拖拉機車廂後翻入溝內,造成客車內8人當場死亡,32人不同程度受傷。

                                      
  保證農民出行安全要有配套的硬措施  


  長期從事交通安全管理的有識之士認為,全面保障農民出行安全需要綜合治理,需要有配套的硬措施。

  一是要大力加強對農村司乘人員和全體村民的交通安全教育。特別是對那些居住在交通要道附近、經常到路邊集市購物、以及學校離公路較近的農民或農村中小學生,要堅持不懈地進行安全教育。讓廣大群眾明白,車禍猛於虎,要防患於未然,萬萬不能心存僥倖。

  二是對農村各種機動車、拖拉機要加強管理,嚴格年檢。對那些經常違法違章超載超速、客貨混運、擅自載客的,要嚴加懲處。對那些“黑校車”、“套牌車”、“贓車”要發現一輛查處一輛,決不姑息遷就。

  三是農村道路的交通安全監管工作要納入到體系之內,成為各級政府的考核指標。要適當增加農村交通警察的編制,在危險路段和經常發生事故的路段,要增加警示標識。在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方,可以嘗試組織農民充任義務交通安全員。

  鞍山市公安局交通安全管理支隊宣教大隊谷茂輝大隊長告訴記者,對農村的交通安全工作不能掉以輕心,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在這一點上,政府官員、行政執法人員、機動車駕駛員和群眾都要有清醒意識,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完)



版權所有:新華網 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製作單位:新華社網絡中心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