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n.xinhuanet.com
 頻道首頁 | | 旅游在遼寧 | 專題集粹 | 記者專欄| 政府在線 | 時事點評 | 健康人生
   傑出人物 | 證 券 | IT互聯網 | 關注就業| 流行時尚 | 房産天地 | 汽車世界 | 分社簡介
當前位置: 首頁 >> 焦點網談 <<< 往期內容 >>>

2004/08/12

  看看全世界卡通人物賺錢榜,“美猴王”孫悟空只有嘆氣的份兒:米老鼠、史努比、Kitty貓、鐵臂阿童木、流氓兔都挺風光。尤其是那個“米老鼠”,都75歲了,還活蹦亂跳,每年往迪斯尼公司的口袋裏揣上數以億計的美元。而“美猴王”孫悟空早在60年代就因《大鬧天宮》在國際動畫界名聲大振,如今卻都快被人們忘掉了。
  孫悟空的窘境喻示着我國卡通産業的尷尬。日前,2004中國卡通産業論壇在大連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業界人士都在探討這樣一個話題:中國卡通業路在何方?

  特別聲明:新華網“焦點網談”欄目的文章均為獨家專訪,任何網站、報刊、電台、電視台未經新華網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電話:024—23828522
     024—23828523

E-mail:lnwork@xinhuanet.com

新華網遼寧頻道 采寫:趙華、徐揚 編輯:陳黎明、王超 監製:陳孟陽 審發:焦點網談欄目組 
卡通産業鏈“卡”而不“通”  


  《黑貓警長》曾經是小朋友的偶像,可是最終被美國的tom打敗了
《神筆馬良》這樣的優秀動畫片近年來生産的很少

 

  卡通産業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隨着沃爾特迪斯尼創造的米老鼠商業神話已發展成為一個“金光燦燦”的産業。迪斯尼娛樂帝國不僅擁有米奇、唐老鴨、白雪公主、獅子王等在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卡通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形象衍化為電影和錄像帶拷貝、主題公園、授權專賣店、卡通電影頻道、家庭娛樂頻道等一系列相關産業。在迪斯尼的全部收入中,品牌産品的銷售佔一半,主題公園的收入佔20%,迪斯尼公司因此躋身世界500強。
  近些年,日本卡通業發展直追美國。日本東京廣播公司TBS製片人中山佳久説,在日本,卡通不僅屬於孩子,也屬於成人,卡通給日本商家帶來巨大的商機和利益。包括商品流通在內,日本卡通市場價值高達2兆日元。
  日前舉行的2004中國卡通産業論壇會上,與會專家認為,我國卡通産業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全國第一家獲准通過衛星傳輸的卡通專業頻道──金鷹卡通頻道負責人雷瑛説,不包括全國各省即將開播的少兒頻道的巨大需求,我國每年需要國産卡通片26.28萬分鐘,而實際生産不到2萬分鐘,缺口達25萬分鐘。目前我國人均只有卡通片0.0012秒,而日本人均擁有卡通5-8分鐘。
  台灣新資訊科技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有立調查後提出,全世界14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約有15億人口,每年消費在玩具及文具生活用品上的支出達660億美元,其中亞洲地區約有2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海峽兩岸3億4800萬個家庭、2.9億青少年兒童,國內一般家庭支出超過30%是花在孩子身上,僅上海兒童市場每月消費就超過16億元人民幣,這是國産卡通産業立足中國、走向國際的最大市場。
  但與巨大的市場需求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我國卡通市場目前大部分被進口卡通佔據。進口卡通片甚至一度創下90%的市場佔有率。上海一位專家不久前在京、滬兩地數千名大中小學生中進行過卡通市場問卷調查,調查顯示高達80%多的青少年,最為推崇的是日本卡通片。

“美猴王”缺少“鍍金”機制  




  廣東玩具協會秘書長李卓明説,目前在中國玩具行業中,日美卡通和卡通形象所佔份額超過80%。今年初,香港貿易發展局委託市場調查公司奧瑞高公司訪問了733名參展商及1046名買家,採訪者認為最受歡迎的專利授權産品以迪士尼人物為首選,次之為哈羅吉蒂(Hello Kitty)及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而中國原創卡通根本排不上隊。

外國卡通佔領中國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卡通産業無法做強做大,關鍵是卡通産業沒有形成完整的産業鏈,缺少給“孫悟空”“鍍金”的機制。一般認為,卡通産業鏈應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卡通片本身的播出市場,第二個層次是卡通圖書和音像製品市場,第三個層次是卡通形象衍生的産品,包括服裝、玩具、飲料、兒童用品等。但我國的卡通産業鏈恰恰被分割斷裂。
  上海今日動畫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曉説,面對中國如此大的卡通市場無人投資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投資回報。國産卡通片90%針對國內市場,而僅靠國內播出和音像市場是根本無法收回鉅額投資成本的。卡通片是所有動漫産業中投資最大的,應該是卡通書的200-300倍。一般來講,國內拍攝一部每集26分鐘、26集的卡通片所需資金約為400萬-700萬。而全國播出收入及音像製品版權收益總計只能回收約200萬。除了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等極少數的電視台之外,絕大多數電視台給出的價格之低甚至不如翻錄相應數碼帶。眾多的卡通公司舉步維艱,也讓眾多投資者徘徊在卡通産業門外。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卡通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傅鐵錚認為,我國卡通業一直沿襲着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條塊分割管理體制,文化、出版、工業等各個部門都在管這個行業,形成有行業無産業、有作品無商品、有産品無市場的狀況。
  傅鐵錚説,由於沒有一個完整的産業鏈,無法形成投資回報,整個産業就很艱難。他分析説,從資金的角度看,近年來卡通産業一直是金融機構關注的焦點,在全國第一屆卡通産業論壇上,就有包括湘財證券、工商銀行等在內的17家金融機構參加。與此同時,中國連續多年GDP高速增長,很多行業已完成了原始積累,僅廣東就有1千多家玩具企業,註冊資本超過10億的就有十幾家。應當説,中國並不缺錢,但任何投資都是有回報的,現在卡通産業沒有閉合的産業鏈,投資沒有回報,金融機構也好、民間資本也好都不會來投資。
  從人才的角度看,我國似乎也不缺少卡通人才。肖永亮就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每年全國舉辦動畫片評獎,都會出現一些創意、技術一流的好作品。在去年法國昂西動畫節上我們送了36部作品,8部入圍。
  從題材的角度看,中國也不缺少故事。加拿大一家公司和中國合作,就要求我們提供中國故事,由他們改寫劇本。外國人對我們的《聊齋》也非常感興趣。問題在於我們總想拿故事教育人,把動畫片當成教育載體而不是娛樂的載體,卡通作為商品,消費者的第一需求是快樂,全世界90%以上的卡通片都是教人為善的。

“貓”追“老鼠”:出路在於産業化、市場化、國際化  


唐老鴨已經成為國際著名的卡通品牌
美國動畫電影怪物史萊克大受歡迎

  

  國産卡通片《藍貓淘氣三千問》給陷於困境的中國卡通産業帶來希望的曙光。這部受到家長和孩子歡迎的知識卡通片最高時曾在1000多家電視台同時播出,到今年3月已完成1530集,被吉尼斯評為世界最長動畫片。更重要的是,藍貓專賣網絡隨着這部卡通片的播出迅速建立起來。短短兩年時間,“藍貓”形象已遍及圖書、玩具、飲品、服裝、日化用品、自行車、鞋帽、鐘錶、食品等十幾個行業,在"藍貓"的品牌下涌現出6000多種兒童消費品。“藍貓”專賣店已達2400多家,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地級市。
  廣東玩具協會秘書長李卓明説,藍貓改變了中國卡通片貼錢賣吆喝的歷史。玩具業作為卡通産業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整合到卡通産業鏈中,獲得卡通動漫畫原創上游資源的支持,才能在卡通産業大市場中佔有大的份額。
  顯然“藍貓”正在循着“米老鼠”的足跡,嘗試走出一條産業化、市場化的路子,把相關的市場資源進行整合,打造一個完整的産業鏈。“藍貓” 啟發了卡通業界。目前,一個資源整合、打造完整卡通産業鏈的浪潮正在湧來。
  今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産業的若干意見》,國家正在從體制、政策和管理層面推進我國的卡通産業。最近,以生産四驅車而著稱的廣東奧迪玩具實業公司,計劃投入約三千萬元製作卡通片。而國內第一家上星卡通頻道──金鷹卡通4月29日開通以來,也在試圖打破長期以來電視媒體以廣告為主的盈利模式,以産業整合為己任,將主要盈利點轉移到卡通版權收益和産業開發收益上來。頻道負責人雷瑛説,我們的節目設置就是從産業出發,比如首推的幼幼節目就是和海內外5家頂尖級兒童用品商家合作,節目中所有的人偶和動畫形象的授權開發都是未來産業延伸的賣點,也是未來誕生原創卡通形象的基礎。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卡通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傅鐵錚説:“中國卡通産業的出路在於産業化、市場化、國際化。”除了産業化、市場化,國際化也被業界視為中國卡通業崛起的重要路徑。
  台灣宏廣動畫公司董事長王中元認為,國際合作能夠取得重要的戰略資源,如最新技術、創意,培養訓練一批人才,在國際上打開市場。上海今日動畫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探索出一條與國外合拍卡通片的路子,從而成功地參與了國際市場的運作。總經理張天曉説,通過合拍,我們學習到了國外市場的操作經驗,鍛煉了製作隊伍,提高了製作水平。國際合作使這家公司迅速成長,他們拍攝的卡通片《中華小子》樣片在去年秋季戛納電視節上引起轟動,在全世界738部片子中瀏覽率排名第5。

中國卡通業的未來不是“夢”  



  第三屆中國視協動畫短片獎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上海卡通影視公司的《魔魔島》、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鳥》等作品分享了12個大類共21個獎項。

 

  專家認為,目前,美、日、韓、德等國都看好中國極具潛力的卡通市場,積極尋求和中國卡通産業合作,這是我國卡通産業做強做大的有利時機。
  日本東京廣播公司TBS製片人中山佳久説,卡通的優勢在於它是繪畫,具有國際性,弱點在於製作費用高,屬高風險高回報、勞動密集型産業,所以日本正在想方設法降低投資風險,如由多家公司組成製作委員會,按投資比例享有版權。日本希望與中國卡通界加強合作,根據本國的特點、各自的競爭優勢,在卡通片的製作、降低成本、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進行合作。
  韓國作為世界卡通業的後起之秀,目前已有200個動畫製片企業,100多所大學設立了動畫課程。韓國動畫製片人協會執行總監李教正認為,韓國卡通的國內市場相對狹小,而與韓國相鄰、地理位置優越的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韓圍對與中國聯合製片非常感興趣。他説:“如果中韓聯合製片能夠為中國政府所保證,中韓卡通産業將會有廣闊前景。”
  儘管前景誘人,但事實上,“貓”追“老鼠”並不容易,中國“藍貓”面臨的最大敵人是盜版和侵權。《藍貓淘氣三千問》獲得成功後,大量的盜版侵權紛至沓來,迫使三辰卡通集團公司不得不到處追擊這些不法“貓”們。如何利用知識産權保護剛剛萌起的卡通産業鏈變得格外嚴峻。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副主任鄒建華説,來自版權和商標權方面的不正當競爭成為卡通産業發展中的一個新問題。卡通企業一方面要加大版權積累力度,提高競爭力,建立著作權保障制度,提高知識産權保護水平,另一方面全社會要為卡通産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鼓勵企業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
  鄒建華認為,卡通産業鏈每個環節之間的關係從根本上講是版權關係,在卡通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頻繁的今天,由合同引發的著作權糾紛也越來越多。需要注意的是,引進境外版權要找到作品原始權利人,遇到中間商要獲得原始授權證明後,才可以簽署有關交易合同。第三者授權要看是否在授權範圍和期限內。簽署有效的版權合同是維護企業利益的有效手段,否則企業受到損失也影響到市場的正常秩序。
  看來,“孫悟空”變成“米老鼠”比原來的72變要難許多,而“藍貓”追上“米老鼠”也需要邁不少的“坎”。但人們有信心期待,隨着經濟實力的上升,市場經濟和法制環境的完善,中國卡通産業未來之路灑滿金色陽光。(完)



打印本稿  

發表評論

  推薦給朋友:
   

新華網新聞檢索
組合檢索 幫助
版權所有:新華網 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製作單位:新華社網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