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留學去哪?一場正在醞釀的留學新變局
➤中美兩國各領域對話急劇減少,這種局面使得中國學生、家長對赴美留學前景有更多顧慮,未來留學美國的盛況恐難再有
➤未來國際環境的不確定可能會持續增加,但國人赴海外留學的大趨勢不會有大變化
➤未來十年,海外學生流動將放緩,國際留學目的地之間的競爭將達到一個新水平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趙琬微 徐劍梅
過去幾年,中國留學學生達到一個歷史性高峰期。中國已成全球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
據教育部數據,1978年到2018年底,我國出國留學總數已接近600萬人次(不含中小學階段的出國留學生),其中自費留學約佔90%。此外,近年來每年出國留學總數還在不斷刷新,從2013年的約41.39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近70萬人。
然而,日趨複雜的國際環境和明顯增加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讓未來的留學格局出現變化。
全球3大上市教育集團之一Navitas近期報告顯示,到2025年,中國高校適齡學生數量將從2010年的1.16億人下降到約8000萬人。從人口角度做的這項研究也表明,中國學生赴海外留學的規模縮減將在所難免。這無疑會對整個國際留學格局産生深遠影響。
英國文化委員會近期發布的報告《到2027年的國際學生流動:本地投資與全球結果》預測,未來十年,海外學生流動將放緩,國際留學目的地之間的競爭將達到一個新水平。
究竟2021年出國留學形勢如何?美國還是一個好的留學目的地國嗎?
美國紐約,幾名中國留學生參加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典禮(2016年5月18日攝) 李木子攝/本刊
赴美留學恐盛況難再
美國秋季學期開課後,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升入十二年級的中國學生小林正在緊張準備申請大學的材料。鋻於疫情和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小林除了申請美國的大學外,還考慮同時申請加拿大和歐洲的大學。他嚮往美國高校的學術氛圍和校園文化,又擔憂遇到排斥外來移民和歧視中國學生的事。
記者從美國高等教育協會了解到,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中國則是美國和全球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僅2018~2019學年,中國就已連續第十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當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接近37萬人,約佔美國新錄取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他們所支付的學費總額高達150億美元。
但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唐氏中國政策講席教授黃之環對本刊記者坦言,當前兩國各領域對話急劇減少,民眾相互看法變差。這種令人擔憂的局面,使得兩國從政府到學生、家長都對留學前景有更多顧慮,未來中國赴美留學恐盛況難再。
這種趨勢已初露端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目前中國赴美留學人數仍逐年遞增,但增幅早在疫情爆發前就迅速放緩。美國高等教育協會數據顯示,在2016~2017學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增長6.8%,但2017~2018學年增幅僅為3.6%,2018~2019學年增幅跌至1.7%,為十年來最低。協會針對2019年秋季入學的國際學生的調查顯示,約80%的美國高等院校擔憂難以保持或增加中國留學生人數。
“從中長期看,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人數將減少,首要原因是中美地緣政治競爭已蔓延到兩國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領域。”美國國際學生招生諮詢專家瑪格麗特·丹尼斯説:“美國對中國留學人員存在所謂‘竊取創新’指控和‘網絡安全擔憂’等。”
“這其中最關鍵的變量是美國政府從國家安全角度,把中國列為最大的競爭對手。”黃之環&&,這種戰略定位衝擊了中美政治、經濟和人文交流,使兩國科技交流逐漸減少,交流渠道也不再那麼暢通。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會不會改變這一形勢,外界還在觀望。一般預期,拜登政府將以較理性、符合事實和數據的方式來分析學生簽證政策,對移民和簽證限制採取相對寬鬆的立場。
留學趨勢不會大變
雖然赴美留學受阻,但是國人對留學的願望和需求依然強烈。
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認為,未來國際環境的不確定可能會持續增加,但國人出國留學的大趨勢不會有大變化。因為學生有留學需求,國外一些大學也有招收中國學生的需求。
美國考試中心中國地區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説,目前仍有二三十萬中國人在準備託福、GRE考試。
不久前,金吉利“大學長”&&發布了《2020年新形勢下留學市場趨勢變化深度觀察》報告。這份在調查全國250個留學意向家庭和北美、亞洲、歐洲等地區44所高校以及訪問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日本等7個使館基礎上完成的報告顯示,86%的家庭對留學出現暫時的擔憂,改變意向國家、專業等情況,但並未改變留學決定。
在紐約學習時裝設計的中國學生亞婕看來,赴美留學仍然具有吸引力,因為美國的高等教育質量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再加上很多國家其實很歡迎中國留學生,也增進了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的信心。
記者了解到,對海外一些大學來説,招收中國學生能為學校運行經費和優質生源提供保障,對整個教育體系起到支撐作用,所以不少國家推出了吸引中國留學生的新政策。
比如英國今年宣布恢復PostStudy Work(PSW)簽證和積分制移民方案,鼓勵想要積累海外工作經驗的求學者赴英求學。英國劍橋大學、伯明翰大學、埃克塞特大學等25所英國名校和澳大利亞超過一半的大學認可中國高考成績,包括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悉尼大學等八大院校。據啟德教育留學事業部副總裁金冉介紹,現在接受申請人用中國高考成績直接申請本科大一的海外名校數量還在持續增加。
此外,俞立中認為,歐美一些國家,特別是世界一流大學,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自主權,即便面對政治壓力,這些大學也會表達他們自己的觀點,維護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和大學的理想。
上述因素讓業內專家和留學生相信,在疫情下選擇留學會有新機遇。業內人士預測,在疫情導致衰退的形勢下,海外名校的錄取政策將有所放寬、包括降低收費標準、擴大招生規模、放寬語言認可測試等。申請留學的學生,會面臨相對較小的競爭壓力。
不出國的留學新趨勢
在強烈的留學需求下,留在本國接受國際優質教育或是留學新趨勢。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高等教育的崛起。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國際教育學院博士生安德魯·斯溫德爾認為,在美國政府加大中國學生留學難度同時,中國高等教育數量、質量和科研影響力進步顯著,吸引力增強。目前已有兩所大學進入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全球高校排行榜前25名,多所進入前200名,“一帶一路”倡議還促進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研究合作。
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加快了中外合作辦學步伐。據了解,教育部也在努力推動中外合作辦學、內地(大陸)與港澳&合作辦學,為國內學生接受優質的國際化教育創造條件。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經批准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已達2295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達130個,其中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內地與香港地區合作大學9所。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中方合作高校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近百所211、985及“雙一流”建設高校。境外高校包括美國杜克大學、紐約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知名高校。
教育部國際司司長劉錦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説,從辦學效果上看,中外合作辦學豐富和優化了教育資源供給,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多元化需求。比如浙江的學生,在浙江本地就可以接受境外優質教育,畢業還可以獲得外方學位證書,實現了“不出國的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