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治理過度醫療,何以病人吃藥
2017-12-22 08:38:05 來源: 錢江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貴州有兩家三甲醫院下發通知,將大面積停用醫療耗材,“可用可不用的不用了,同功能耗材只要價格最低的,要國産的不要進口的。”

  據了解,引發停用的直接原因是貴州一年來醫療費用增長過快,超出了國家要求的漲幅。為了將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內,10月19日,貴州省衛計委印發了《關于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和過快增長的緊急通知》,明確了控費目標及要求,給病人減輕負擔。其中就有對耗材的要求,“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鼓勵使用質優價廉、性價比高的國産高值醫用耗材。”

  因為總量控制引發的停用風波在患者以及醫生群體中都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一些醫生表示很多藥不能用,很多耗材被排除在外,自己看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患者則懷疑是不是醫保出了什麼問題,擔心這麼多耗材被停用後,得不到好的治療。

  應該説,總量控制的出發點是很明確的,就是在調查需求的基礎上給出一個合理的目標,是有科學性的。用性價比更高的國貨也是正當之舉,既然品質有保證,為什麼非選貴的;既然國産貨功能相同,就沒必要非用進口的。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必然會加重患者的負擔,也必然會對醫保基金運轉造成很大的壓力,放任肯定是不行的。

  關鍵是,相關部門得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過快上漲。是因為需求大了,求醫的人數多了,還是因為別的原因?正常的增長哪怕很高的幅度也應該得到保證,不正常的增長哪怕只有10%也是不合理的。過快增長又往往跟過度醫療聯繫在一起,這就是一種浪費,是人為制造的增長了。顯然,一刀切式的總量控制還不足以區分這些不同,也很容易誤傷正常需求,需要更精確一點的應對辦法完善。

  總量控制相當于一個緊箍咒,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倒逼醫院醫生能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公立醫院向公益性回歸。而個別醫院之所以屢屢突破總量限額,説到底還是利益使然、公與私的定位不清。比如,用國産耗材,物美價廉,患者得到了便宜,但醫院從中獲益可能就少了。進口和高價耗材則不同了,一個沒準可以頂國産耗材好幾個。這就需要在打破利益鏈上有所考慮。沒有一個良好的機制,哪怕是總量控制這樣的嚴格措施,病人也未必能獲益,反而可能演變成對病患的侵害。

  衛計委用總量控制的辦法,目的也是希望醫院從細節做起、從日常做起,而不是用停用這一極端的方式硬生生地將指標降下來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完成了,怎麼完成的不重要;只要結果完美,過程就乏人關心了。一些醫院平時大手大腳慣了,等到額度用完時就只能用點非常規手段。一個漂亮的數據如果是用這種方式得到的,又有什麼意義?

  這也説明,單純的總量控制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監管還需要深入到細節之中,識別哪些是正常需求,哪些則屬于過度醫療,進而讓醫院形成只選對的不選貴的醫療機制,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這也不只是貴州的事,別的省份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高路)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 過度醫療的另一面是規避風險
    目前醫患關係比較緊張,醫生在診斷治療過程中通過多開檢測項目和藥物來自我保護。
    2016-12-14 08:50:24
  • 化解過度醫療爭議不妨將視角前移
    醫生需要數據來確診,有時醫生會採取全面檢查的手段,其中哪些檢查是正確診斷所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都是由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而定,因此,對過度醫療的判斷也就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指標。可患者家屬懷疑醫生過度醫療又確實是醫患矛盾的一個誘因。
    2016-12-14 08:43:51
  • 過度醫療是怎麼獲得市場的
    因每年每人平均8瓶的輸液體量,中國被稱為“輸液大國” 。2016年,隨著江蘇官方在部分醫院叫停門診輸液醫學行為,山西長治等多地也紛紛跟進,小感冒大輸液”的畸形醫療狀況正在得到改善。
    2016-09-01 09:43:57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214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