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助老餐送餐員:0.5元送餐費和一群老年人的生物鐘
2017-07-20 08:05:26 來源: 文匯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0.5元送餐費和一群老年人的生物鐘

  老年助餐點十點三刻開飯,83歲的宋婉娥九點多就從家裏出發了。她在太陽底下走了十來分鐘,就為了餐廳裏冷空調加電風扇的清涼世界。

  這個時間,助餐點後廚忙得飛起來,工作人員把燒好的飯菜裝進飯盒,陳德昌一邊壘飯盒一邊著急:“快點快點呀。”他要在一個半小時內把三四十客盒飯送到共和新路街道幾十位老人手上,“十點出發,最遲一客飯要在十一點三刻送到,再晚,老人就要打電話來催了。”

  十點整,13輛助老送餐車齊刷刷發動,車頭瞄向四面八方。

  陳德昌穿著白衣短褲,戴一副墨鏡,派頭蠻好,就是飆汗飆得厲害。他騎上小電驢,走街串戶不跑大路,大路浪費時間。送餐員都有熟悉的近道,跟著他們體驗送餐過程也是自找苦吃———太陽晃一晃眼,人就跟丟了。

  到了送餐點,停車、取餐、摁門鈴,然後噔噔噔爬樓梯。陳德昌送的洛川中路1100弄小區是個老社區,居民樓沒電梯,老人住二樓三樓四樓的都有。陳德昌手長腳長,三步並作兩步走,到門口站定,“中飯來了!”老人一秒鐘也不耽擱,早就在門邊候著。有位90多歲的老先生行動不便,在門邊放了一張凳子,方便送餐員放下餐盒就走。

  一日三餐對老年人來説真是鐵打的生物鐘,好些阿姨爺叔提前下樓,守在屋外,視線追蹤著越來越近的小電驢。送餐小電驢也許安慰了很多獨居老人。共和新路街道有位100多歲的壽星阿姨,身體特別好,每天都下樓等午飯,最近高溫,老太太總是準備一瓶冰水給送餐員。有一回送餐機構主任朱光和送餐員一起去了她家,老太太有點不好意思:“哎呀,只有一瓶水。”朱光説,還有一些老人長年臥床,子女又不在身邊,他們把家門鑰匙交給送餐員,送餐員每天把飯盒送到床頭,跟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説上兩句話,那幾乎就是老人一天全部的“社交”了。

  助老餐實惠,一大葷一小葷一素一飯,10元,到府用餐的還有配湯。每天供應A、B兩套餐品,一周五天各有不同搭配。訂餐到府的,額外多付0.5元送餐費。老人省儉,十塊錢都能掰成兩次花。宋婉娥阿姨有糖尿病,飯量小,每次都把中飯一分為二,留一半帶回家當晚飯。

  靜安區光民為老服務中心2015年開始承接共和新路街道的為老助餐服務,現在每天供應五六百客午餐,小部分堂吃,大部分外送。送餐員每天工作約2小時,月收入1000元。每天40客午餐幾乎是一個送餐員的極限,再要加量,時間來不及,趕不上老人的飯點。

  光民的送餐員都是55歲到65歲的本地人,男的居多,剛剛退休,體力不錯,中午有空閒,掙一點“譬如不如”的收入。活再多就耽誤事兒了,好多人還得帶小孩。朱光介紹:“我們晚上和周末不送餐,主要是因為找不到願意一周七天全勤的人。招外地員工也不可能,我們送一客飯才五毛錢,市面上一單外賣五塊,怎麼比?”

  助老餐是上海的為老服務項目,全市各區各街鎮都有助餐服務,模式不盡相同。靜安區每月為超過17萬老人提供助餐服務,共和新路街道的收費標準很有代表性。

  “做了兩年多,第一年營業額減去採購成本和人員工資,差11萬元,街道補貼6萬元,當年虧損5萬元;第二年營業額減去採購成本和人員工資,差7萬元,街道補貼12萬元,結余5萬多元。兩年一負一正,不虧不賺。”朱光説,助餐服務的社會需求很大,老年人的訂單量還有增加空間,現在有些中午值班的居委會幹部也吃助老餐,有時街道開會也向助餐點訂餐。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昌敏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全球授權展中國站開幕
    全球授權展中國站開幕
    廣東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鏈條”援疆
    廣東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鏈條”援疆
    多國旅遊專家體驗安吉“美麗鄉村”遊
    多國旅遊專家體驗安吉“美麗鄉村”遊
    重慶動物園助動物“冰爽”度夏
    重慶動物園助動物“冰爽”度夏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307136457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