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直擊國寶核心“生活區”——甘肅白水江保護區探秘野生大熊貓
2017-12-01 09:53:2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蘭州12月1日電(記者張欽、范培珅)提起大熊貓,人們總會想起動物園裏人工飼養的可愛萌寶。最近,記者到甘肅省南部的原始森林裏“扎荒”5天4夜,那裏經常有野生大熊貓出沒。

  甘肅是我國有野生大熊貓分布的三個省份之一,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野生大熊貓數量最多的保護區,正在建設中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分為四大片區,其中一個就是白水江片區。

  11月17日,白水江保護區丹堡河保護站的護林員要進山開展每季度一次的野外例行動態監測,記者便申請跟他們一起工作。

  早晨9時多,大家從文縣古道坪村出發上山進林。雖是冬季,但森林中仍是紅一片、黃一片、綠一片,林中空氣濕潤,樹幹布滿青苔,偶見松鼠探頭,地上堆積的黃褐色落葉沒過腳踝。不過,記者在如畫的美景中連續跋涉9個小時,直到天黑也沒有到達野生大熊貓的核心棲息地,只好在海拔2222米的地方住下。

  據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愛吃竹子的野生大熊貓核心棲息地往往在海拔2200米到3000多米的山梁上。有一天,記者跟隨護林員走了近7個小時,爬到海拔2600多米的山梁之上。一路上,泥濘中可見許多不知名的野生動物腳印。順著山梁再往上走1個多小時,闊葉林變成大片高大挺拔的青松,松林周邊是一望無際的低矮竹林。青松和翠竹都結滿了冰挂,銀裝素裹。竹林很低,記者穿行其間需要低頭弓腰。

  56歲的村護林員王保佑説,他曾試著往竹林深處走去,但竹林太密,能聽到溪水流卻怎麼也找不到小溪。而大熊貓喜好在茂密的竹林中間打竹洞居住,既清靜又避風保暖。

  記者從“扎荒點”到山梁上,看到許多野生動物的糞便和腳印,尤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的蹤跡最多。11月20日下午,記者與護林員們在一處海拔2630米的地方,遠遠看見有4頭野生羚牛在休息。當記者試圖靠近時,這些體重達四五百斤的動物敏捷地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多位護林員和村民説,大熊貓深居簡出很難謀面,身為大熊貓的“衛士”和“鄰居”,能撿到一團新鮮的大熊貓糞,就足以讓大家興奮好幾天了。不過,記者借助“神器”有幸見到野生大熊貓的真容。

  2014年以來,白水江保護區陸續投放300多臺紅外相機,野生大熊貓的蹤跡得以面世。記者“扎荒”的這一大片森林安裝了6臺紅外相機。它們記錄下羚牛、金絲猴、野豬、黑熊、豪豬、血雉、藍馬雞、紅腹角雉等1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其中有兩臺捕捉到野生大熊貓在林中散步的蹤影。

  在白水江保護區,記者通過大量的一手視頻資料,看到大熊貓的另一面。它們並不是“吃素的”,只要有機會,也喜好吃腐肉。它們體態臃腫卻喜好運動、夜行,也不會像黑熊那樣冬眠,就連解手都很酷——倒立撒尿。它們是森林中的“獨行俠”和“夜行俠”,不主動傷害其他動物,但有敵來犯它們也不是好惹的。

  甘肅白水江保護區大熊貓管護辦公室主任何禮文説,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片區將以白水江保護區為主,整合周邊部分保護區和林場,這樣大熊貓的棲息地更寬廣,生態廊道更通暢。大熊貓國家公園也會專門設立科普遊憩區,讓更多的人了解野生大熊貓。

+1
【糾錯】 責任編輯: 潘子荻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美塞罕壩
大美塞罕壩
“搭便車”的歷史偶遇——暗物質衛星“悟空”首席科學家常進的20年求索
“搭便車”的歷史偶遇——暗物質衛星“悟空”首席科學家常進的20年求索
巴厘島火山持續噴發
巴厘島火山持續噴發
小火車展看“紐約”
小火車展看“紐約”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03112204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