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尼邊界:24公里帶來的雙邊繁榮
2018-05-07 14:31:4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拉薩5月7日電 題:中尼邊界:24公里帶來的雙邊繁榮

  王軍、李鍵

  這是條險峻之路,24公里道路彎曲盤旋在呈50多度角傾斜的山腰上,起點到終點的落差近千米。這是條致富之路,首尾連著中國和尼泊爾的貿易往來,承載著兩國邊境人民的日常生計。這是條奉獻之路,為了保證道路長久安全,施工方不惜自掏腰包,延長工期來排除新的安全隱患。

  這就是216國道吉熱段,一條連接中國和尼泊爾的貿易通道。它全長94公里,起自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終到出境口岸熱索橋,全程穿梭在高山峽谷中。2015年,尼泊爾“4·25”地震波及西藏多地,連接中尼貿易的樟木口岸受制于地質條件不得不暫時關閉,吉隆成為中尼兩國唯一的陸路貿易通道。

  地震後的吉隆縣也是滿目瘡痍,216國道吉熱段出現多處大面積坍塌,陸路交通完全中斷,當地人民生活受到極大影響。為了打通吉隆縣與外界的道路聯繫,盡快恢復中國和尼泊爾的貿易往來,中鐵二十局臨危受命,第一時間前往吉隆縣,進行道路搶修。吉隆縣到吉隆鎮間的70公里道路很快便恢復暢通,而吉隆鎮到熱索橋的24公里路程,成為中尼陸路貿易往來的一道天塹。

  公路蜿蜒穿梭在高山峽谷中,高度落差在995米,平均1公里的落差近42米。50多度的陡峭山體,塊石土的地質結構,在雨水等外力作用下極易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加上此前地震造成的破壞,道路有13處出現塌方災害,最大的塌方體面積達2.2萬平方米。

  採訪當天正下著濛濛細雨,公路一側山坡不時滾落碎石,給過往的車輛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中鐵二十局集團西藏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項目部總工程師樂建慶介紹,當地雨季持續時間長,幾乎每天都有石塊損壞道路的現象,施工隊不僅要重新修復公路並加固山體,還要清理山上落下的石塊,保障過往車輛安全。

  這條道路上來往的車輛多半是做進出口貿易的。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每天有上百輛貨車在這條公路上來回穿梭,銅制佛像、羊絨制品、蔬菜水果源源不斷地從尼泊爾運到吉隆鎮,再經這裏運往西藏各地。與此同時,五金、家電、衣服、鞋子等商品通過熱索橋口岸,發往尼泊爾。

  吉隆口岸管委會副主任劉健表示,“4·25”地震後,隨著吉隆道路等基礎設施完善,進出口生意逐年實現穩步增長,年貿易額從最初的4.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8.45億元,目前平均一年進出口貨物重量維持在20萬噸以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邊境口岸優勢,當地不少老百姓做起了邊貿生意,吉隆鎮新江村38歲村民扎西次旺就較早嘗到了甜頭。按照國家政策,邊民每天有8000元的日用品進出口貨物可免除關稅。在政策扶持下,扎西次旺做起了貿易生意,與之前從事農牧業相比,收入實現翻番,一年達6萬多元。

  像扎西次旺這樣做邊境貿易的村民,吉隆鎮還有1000多人。在他們帶動下,吉隆鎮開始逐漸從農牧業、養殖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向商業貿易經濟轉變,整個鄉鎮發展呈現蒸蒸日上的活力。吉隆鎮日趨繁榮也吸引了眾多尼泊爾人來此務工、經商。

  25歲的尼泊爾女孩巴桑在吉隆鎮開著一家小型百貨店,銷售手套、餅幹、茶葉、酒等尼泊爾産品。懂英語和藏語的她,每天生意非常不錯,經常吸引來自瑞士、澳大利亞、德國等地的遊客光臨,一年凈收入也有數萬元,比在尼泊爾國內打工賺得多,開朗的性格也讓她在當地結識了不少中國朋友。

  在吉隆鎮一家尼泊爾餐廳,記者碰到了20歲的悉達,她和幾個老鄉在這家餐廳務工。老板是尼泊爾人,給她們包吃包住外加每人每月1500元的工資,按照人民幣兌尼幣的匯率來算,一年加獎金算下來約有30萬尼幣。她説,這樣的收入比本國要好太多。

  吉隆鎮鎮長魏傳夫介紹,當地大概有200余名尼泊爾人,他們分布在很多行業,有的從事邊境貿易運輸,有的務工,有的在當地做生意。隨著吉隆升級為國際性口岸,加上基礎設施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尼泊爾人來到這裏,享受著中尼兩國雙邊貿易帶來的發展成果。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湖北宜昌:雲霧繚繞夜三峽
湖北宜昌:雲霧繚繞夜三峽
溫格向主場球迷告別
溫格向主場球迷告別
聖彼得堡舉行勝利日閱兵彩排
聖彼得堡舉行勝利日閱兵彩排
浙江大學舉行校友集體婚禮
浙江大學舉行校友集體婚禮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279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