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泥腿子”解老漢畫豐收:這是最美的風景
2018-09-25 14:58:4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昌9月25日電(記者高皓亮 賴星 胡晨歡)九月的澆源村,一派豐收景象。秋分已過,稻田愈顯金黃,有的農夫一大早便扛起鋤頭下田查看稻穗的成色。

  這座位于江西省永豐縣潭城鄉的村落,依山傍水,古樹蒼翠,屋舍掩映其間。轉身來到一座布滿籬笆的小院,在一灣池塘邊,“泥腿子”農民畫家解振輝正在作畫。

  屋內,畫筆摩擦畫紙的聲音,顯得格外悅耳。鋸掉瓶嘴的食用油塑膠桶做筆洗,幾塊瓷磚斷片當鎮紙,一張斑駁的小方桌就是畫臺,要不是小方桌上色彩斑斕的顏料盒和已經著色的畫紙,很難想像,這間簡陋的農房其實是一間畫室。

  一幅描繪豐收場景的畫作進入最後的著色階段。畫中,牧童牽著的大牯牛幾乎充滿整個畫面,牛身上畫著稻谷、南瓜、西瓜……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解振輝初學農民畫,畫的最多的就是糧食。“越是渴望什麼,就越想畫什麼。”56歲的解振輝已從事農民畫創作近40年。糧食,對吃慣了白米飯的人們來説早已見怪不怪,對他而言卻意味著豐收與美好。

  解振輝共有兄弟姊妹7人,那時糧食總是不夠吃,母親常常把自留地裏種的紅薯、瓜果蔬菜,挑到圩鎮上賣掉,換回更多的別人做紅薯粉剩下的紅薯渣給孩子們吃。

  “那時如果能吃到一個完整的紅薯,就已經很滿足了。”解振輝難忘母親日夜勞作的身影,他將對豐收的渴望和對母親的懷念全部傾注在畫筆下。

  懷抱嬰兒的母親,前面放著針線簸箕,身邊圍著雞狗豬鴨……這幅名為《母親》的畫作創作于30余年前,畫面元素豐富,感情質樸充沛,曾入選江西省民間藝術精品展。

  1982年,澆源村開始實行包産到戶,解振輝一家吃上了飽飯,兩年後的秋天,他還娶上了媳婦。

  “當年,我們不僅還了外債,還攢夠了聘禮和喜酒錢。”解振輝記得,婚禮是秋收後辦的,前來恭喜的鄉親吃著酒席,感慨道“田由著農民種,錢能裝在自己荷包裏。”

  從“吃飽”到“吃好”,並不容易。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農民掀起了“打工潮”。在永豐縣,不少農民畫家也放下畫筆進城謀生。

  但解振輝沒舍得放下畫筆,他沒日沒夜地種田,見縫插針地畫畫。畫中出現的元素越來越多,越來越新,從日常家電到當時農村還不多見的小轎車,以及打扮時髦的女郎,應有盡有。

  “老解,來給我們村畫文化墻吧。”2013年秋天,來自永豐縣八江鄉楊家嶺村的村民找到解振輝。

  如今,隨著國家多年持續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村生活越來越好。在永豐縣,越來越多的農民畫家重拾信心,他們一手拿起鋤頭,一手執起畫筆,畫畫、耕種兩不誤。

  近年來,一幅幅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農民畫不僅上了文化墻,還走出鄉野,入選上海世博會農民畫展和北京奧運會民間作品展,還有的被各級單位和國內外友人珍藏。

  然而,在老解看來,不論在哪裏,不論時代如何變遷,豐收是農民畫永恒的主題,也是最美的風景。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金秋草原烏拉蓋
金秋草原烏拉蓋
江蘇揚州:稻谷香 秋意濃
江蘇揚州:稻谷香 秋意濃
流光溢彩照古城
流光溢彩照古城
金秋時節田間忙
金秋時節田間忙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806112347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