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互不越界 家長和學校才能各司其職
2018-11-01 08:59:25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一方面,家長要充分尊重學校和教師身份與活動的專業性,相信其對教育教學科學合理性的把握;另一方面,學校和教師不能過高估計家長參與學生教學活動的能力和精力,更不可以進行職責的轉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校矛盾儼然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圍繞學生的教育,在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時常會出現各種衝突,有的孰是孰非很清楚,有的看起來則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但總體看來,這些衝突大多源于思想觀念的差異和關于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理解,以及家長權利意識整體覺醒過程中角色扮演的錯位。問題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強化邊界意識,學校家庭和社會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才能心齊力協。

  最近,網上曝出江蘇鹽城一所中學進行教學改革時,採用了分6人小組圍坐的方式。部分家長不認可這種做法,訴諸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處理。在網絡輿論風口的學校,以《告家長書》的方式徵求意見建議和尋求支援理解,教學工作無疑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媒體描述的具體情況來看,家長的行為存在越界的問題,過于在意自身的經驗和非專業認知,過于在乎自己的感覺和主觀判斷。其質疑或者説反對的原因竟然是:學生“看黑板不方便”“時間長了頸椎肯定有問題”“本來就近視,害怕會不會斜視”“更便于講話”。還有説“幼兒園就這麼坐”,言外之意是都中學生了,這不是開倒車嗎?有支援的意見也表示“形式很好,但可以放在課後”。

  站在家長的立場,這種擔憂有其合理性。作為監護人,有責任讓子女免受潛在的危害。當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身就是學校的基本培養要求。但對于專業性的教育教學活動而言,這種行為就屬于有點小題大做。因為,進行自主管理和組織實施教學活動是學校的教育法定權利,學校採用這種座位編排方式屬于正常的教學活動。而且,這種改革實踐並非試驗性的新生事物,並且改變了傳統課堂形式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原來秧田式排座,不便于開展小組討論教學。

  再聯繫到近期有關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和教師踢家長出微信群等熱議事件,一個重要的原因則在于教師方面的行為越界。毋庸置疑,在校內完成的課堂作業和在校外完成的家庭作業,屬于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范疇。因而,作業的批改是具有專業屬性的工作,是教師的權利也是義務。由于學習環境場所的變換,家庭負有監督子女完成課後作業的責任,屬于家庭教養和親子互動的范疇。對于學校和教師而言,家長在課業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協助性的。雖然隨著家庭對子女教育關注度的總體提高,家長也更多地參與到學生的課後學習當中,但是,教師因此而將作業批改等分內之事托給家長,直接或間接提出要求,並成為一種常態,自然就不合理了。這樣的“轉嫁”,必然引起家長的不滿,進而導致紛爭和矛盾。

  要實現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良好的家校共育,基于信任關係的行為邊界意識極為重要。一方面,家長要充分尊重學校和教師身份與活動的專業性,相信其對教育教學科學合理性的把握,強化家庭和學校教育合力的共識。另一方面,學校和教師不能過高估計家長參與學生教學活動的能力和精力,更不可以進行職責的轉嫁,否則只會事與願違,形成一些負面教育影響。(楊小敏)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浙江:金華浦江縣“果蔬寶寶”演繹鄉土風情
浙江:金華浦江縣“果蔬寶寶”演繹鄉土風情
山西黃河濕地“迎來”首批越冬野生大天鵝
山西黃河濕地“迎來”首批越冬野生大天鵝
紅嘴鷗連續34年飛臨雲南昆明越冬
紅嘴鷗連續34年飛臨雲南昆明越冬
各地舉辦勤儉日主題活動
各地舉辦勤儉日主題活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364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