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家四代人4個民族——一位92歲藏區老人眼中的“團結秘訣”
2020-06-08 11:22:3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昆明6月8日電 題:一家四代人4個民族——一位92歲藏區老人眼中的“團結秘訣”

  新華社記者王長山 楊靜

  “我們一大家子四代24口人中有4個民族,多年來,大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92歲的漢族老人葉德祥笑著説,這是有“秘訣”的。

  葉德祥老人的家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建塘鎮金龍社區。老伴苗卓瑪是藏族,二人1953年結婚,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葉紅英的丈夫是回族,他們的兒子馬勇的妻子是漢族;二女兒葉紅珍的兒子葉宗寶娶了一名納西族姑娘。一家四代人4個民族和諧共處,成為社區裏的典范。

  “家裏人口多,民族也多,風俗習慣各不相同,但大家一直以來和睦相處。” 葉德祥的孫女葉永禎説,爺爺倡導和踐行的好家風和品行是家庭和諧的“秘訣”。

  今年30歲的葉永禎是葉德祥小兒子葉紅兵的女兒,她在昆明讀完大學後,回到迪慶一家單位工作,現在辭職自己創業,在古城開了一家精品酒店。葉永禎十分喜歡金龍社區,這個藏族、納西族、彝族和漢族等多民族和諧共處的社區有她割舍不下的鄉愁。

  71年黨齡、經歷過舊社會的苦難、為新中國建設奉獻過青春、離休在家仍堅持學習、寬厚待人的品格成為傳承的家風……在葉永禎眼裏,爺爺很了不起,他操持這麼一個大家庭,倡導做好人、要上進、寬厚待人和勤儉持家,成為家中的準則。

  迪慶地處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這裏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我們家的情況也是迪慶各民族團結奮進、攜手發展的一個縮影。”葉德祥説,沒有民族團結,沒有黨的民族政策,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穿過風情濃鬱的古城,來到一個山坡,一幢高大的三層藏式樓房就是老人的家。房屋佔地1畝多,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葉德祥現在住的房子是葉紅兵的家,寬敞的客廳是這家人聚會敘談的場所。每逢節假日,這個大宅子就充滿歡聲笑語。大家簇擁在老人身旁,聊著新鮮事和自己的工作,孩子們在一旁嬉戲打鬧。伴著酥油茶的熱氣,屋子裏充盈著濃濃的親情。

  葉紅兵是大家心中的“社會活動家”,家裏的大事由他做決定,一些困難由他出面解決。

  葉德祥身體硬朗,面色紅潤,陽光下,須發銀白透亮。雖年逾九旬,但他思維清晰,喜歡看時事新聞,經常寫點東西,生活十分規律。

  家裏還單獨為他建了一個“生態養生園”,他在這裏種花種菜,種出的蔬菜會出現在家裏的餐桌上。在葉永禎的幫助下,老人會用智能手機,有自己的朋友圈,微信名叫江初。

  “家裏這個大房子是硬體,現在可以賣到千萬元以上,孩子們做生意、搞産業發家都是靠黨的好政策。”在葉德祥心中,不用背水用自來水、買東西不出門刷手機等變化是過去做夢都想不到的。

  家裏第三代基本都是大學生,有的去英國讀研究生;不僅葉德祥家有大房子,周圍鄰居也都建起了大房子;建塘鎮當年才幾百戶,都是低矮的小平房,現在滿眼高樓;新社會各民族和諧共處……葉德祥老人説,家裏和睦,迪慶民族團結進步發展,這些都和黨的領導、國家的民族政策分不開。“黨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實,這才是真正的‘秘訣’。”

+1
【糾錯】 責任編輯: 吳咏玲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芒種時節麥收忙
芒種時節麥收忙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08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