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告別山旮旯 擁抱新生活——廣西最大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見聞
2020-07-13 15:54:3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7月13日電 題:告別山旮旯 擁抱新生活——廣西最大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見聞

  新華社記者覃星星、胡正航

  “以前在老家出門就是山,不管是買東西還是孩子上學都不方便,2018年搬到縣城新家,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好日子之前想都不敢想。”在廣西南寧市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搬遷戶趙建仟告訴記者,如今他和妻子每月收入加起來有七八千元,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

  隆安縣是今年剛摘帽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10個鄉鎮有9個列入石漠化片區范圍,耕地少、生態脆弱,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搬離大石山是引領貧困群眾走向致富路的重要途徑。

  對此,隆安縣綜合運用國家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和新型城鎮化政策,在縣城附近建設了廣西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規模最大的震東集中安置區。2018年年底,5847戶約2.5萬名困難群眾入住新居。

  隆安縣縣城共有約4萬人口,一江之隔的安置區人口約2.5萬,相當于新建半座城,如何讓搬遷戶“留得下”“穩得住”備受關注。

  “告別山旮旯只是第一步,我們還在教育、就業、社區服務等方面不斷發力,讓這些困難群眾逐漸融入縣城新生活。”南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隆安縣委書記吳朝暉説。

  子女能否順利就近入學是許多搬遷群眾關心的事。記者近日在安置區旁的粵桂小學看到,校園幹凈漂亮,一些學生正在老師帶領下學習武術操,一旁的教學樓裏書聲瑯瑯。

  “學校佔地60畝,僅用一年時間完成建設,去年秋季開學,一至六年級共設有41個班級,解決了搬遷群眾子女小學階段入學問題。”粵桂小學校長黃啟義説。除了小學,安置區附近的中學項目也在抓緊推進。

  為了穩定就業,隆安縣廣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舉辦專場招聘會,並開發環衛、安保、公共設施管護等公益性崗位。記者看到,附近的農民工創業園建設一片繁忙,在扶貧車間務工的搬遷戶實現增收與照顧家庭兩不誤。

  “對不願進廠務工的人群,我們積極推動靈活就業,組織他們到縣內農業基地務工。我們會在前一天收集好用工資訊並告知搬遷戶,第二天早上用大巴車免費將群眾送去各個農業基地,只要居民願意出門就能實現就近就業和穩定增收。”震東社區就業服務工作組組長梁佳説。

  與此同時,為讓來自全縣各處貧困角落的群眾能夠適應縣城的新生活,隆安縣積極完善社區服務,讓搬遷戶住得安心。

  “我們設立了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和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帶群建作用,採取縣級下派、群眾推選等方式壯大社區‘兩委’隊伍,同步推進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建設,使相關服務工作有了抓手。”社區黨委書記何為表示,通過持續完善網格化管理服務,社區以單元樓為單位選舉産生了78名單元長,讓他們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工作。單元長每天到所負責的樓棟單元逐戶敲門走訪,收集社情民意,了解住戶就業等需求,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充電樁建設、勞資糾紛、路燈損壞等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平時文娛體育活動也很豐富。相比山裏的老家,這裏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搬遷戶梁冠鋒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盛裝起舞 好戲連臺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繡香包 濃情迎端午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朱鹮棲息地以秦嶺為中心向東亞擴展
夏日古鎮風光美
夏日古鎮風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623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