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保安腰刀”不是保安的刀
2020-07-29 09:40: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蘭州7月29日電 題:“保安腰刀”不是保安的刀

  新華社記者馬莎

  “小時候父親和母親在家中小院鍛打制作保安腰刀的記憶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馬尕主麻回憶稱,每當冬季,父親總會披一件棉衣在火爐邊鍛打腰刀,母親會在一旁幫忙,等父親累了,就搭把手上去替一下。

  家住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的馬尕主麻,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的傳承人,41歲的他已經從事保安腰刀制作超過20年。“‘鴛鴦刀’是情侶之間的定情信物,‘子母刀’是父母送給子女的成人禮物,‘波日季’相傳可以除妖斬魔,‘什樣錦’寓意長壽康寧……”

  保安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腰刀作為保安族在長期生産生活中發明創造的一項手工藝品,其鍛制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保安腰刀花色品種多樣,雖以什樣錦、波日季等單刀為主,但也有像鴛鴦刀、子母刀等類型的雙刀。”馬尕主麻表示,不同于傳統刀具,一把保安腰刀的制作少則需要40多道工序,多則要經歷80多道工序。

  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制作是最常見的打刀模式。如今,保安人在延續這種方式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將家庭作坊打造成了專業的工作室。馬尕主麻也在自家院內成立了保安腰刀工作室,在這裏珍藏著一把他和父親共同制作完成的黃河流水紋折花刀,這是他的“心尖寶貝”。“這把黃河流水紋的折花刀我們光刀坯就打了一個禮拜,燒了500多斤煤。”

  折花刀是保安腰刀技藝的典型代表,因刀體剛柔相濟、刀面紋理奇特、刀刃堅硬鋒利備受“刀客”(打刀的人)青睞。“折花刀的刀身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在加鋼工序中前後一共要加入40多片鋼片合並鍛打,再將刀坯置入火爐中加熱,等刀坯軟化擰成麻花狀後,反覆鍛打才能制作完成。”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如今鍛打、淬火、拋光等過程都可由機器完成,以前需要數月甚至一年制作一把保安腰刀,現在只需要幾天時間。但對于馬尕主麻來説,從前跟著父親手工打刀的經歷彌足珍貴,“這把黃河水波紋折花刀不僅是我兒時入門的記憶,更是時代發展的見證。”

  從維持生計到傳承技藝,馬尕主麻認為,保安腰刀的發展見證了保安族群眾生活的巨大改變。如今,掄錘打刀雖然不再是保安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但保安腰刀産業依舊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近幾年來,作為國家級傳承人的馬尕主麻已經招收50多名學徒,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開辦扶貧車間,幫助貧困勞動力學會一技之長,實現穩定脫貧。“未來我們要著力打造特色非遺經濟,彰顯新時代工匠藝人的使命與擔當,讓保安腰刀惠及千家萬戶,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千錘百煉的保安腰刀,體現著保安族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奔向小康的信心和決心。雖然是鋼與鐵的結合,但馬尕主麻認為,只要用心、用情,冰冷的刀面依舊能泛起層層漣漪、朵朵浪花。“千錘百煉也能鍛打一把柔情似水的保安腰刀,保安腰刀還有很多面需要我們去挖掘、了解。” 馬尕主麻説。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載入更多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嘉陵江邊的“城市陽臺”
嘉陵江邊的“城市陽臺”
探訪元上都遺址
探訪元上都遺址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12629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