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海島抗疫中的三張“洋”笑臉
2020-08-10 08:33:3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海口8月10日電  題:海島抗疫中的三張“洋”笑臉

  新華社記者嚴鈺景 陳凱姿

  韓裔美國人全大衛在海口經營的一家西餐廳,幾乎成了海南大學學生們的“第二食堂”。雖已放暑假,仍有不少留守海島的學生光顧大衛的店,除了飲食地道美味,更是源自疫情期間他們與大衛結下的深厚友誼。

  疫情發生以來,全大衛、勞拉、沈義揚三個老外的故事,在海南島廣為傳播,他們的笑臉一直印記在大家的腦海裏。

  學生們還記得6個月前收到的一份特殊禮物——280份雞肉三明治和石鍋拌飯,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全大衛送到海大留守學生們手中的。“很多學生加我的微信表示感謝並發來開心用餐的視頻。”大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掩飾不住喜悅。

  3年前,全大衛從紐約來到海南生活,在海口開了一家餐廳。疫情爆發後,他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關閉餐廳。“我注意到,海大學生每周都會點一次集體外賣。”大衛想,應該請他們吃頓飯,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聯繫學校、選餐、備菜、包裝……為了準備這頓愛心餐,全大衛帶著8位員工,整整忙了3天。

  2月底,海口市面口罩嚴重短缺,大衛發現身邊不少人焦慮不安,熱心腸的他坐不住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從韓國買來6000只醫用口罩,免費發放給市民。“海南是個好地方,這裏已成為我的家鄉,我們這些‘老外’,也都想為防控疫情做點事、出份力,和中國人民一起戰勝疫情。”全大衛説。

  與大衛捐助物資抗疫不同,愛笑的南非籍英語教師勞拉·荷蘭通過精神上的鼓舞,為海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貢獻。

  疫情初期,許多海南人都看過名為《請不要摘下口罩》的英文短片。一名紅發碧眼的外國美女,呼吁大家聽從社區安排,安心居家,還表達了對中國抗疫必勝的信心,片中主角正是勞拉。

  視頻開頭,勞拉身披五星紅旗,站在樓頂天臺俯瞰整座城市。被口罩遮住的臉上,一雙藍眼睛透出堅毅的目光。“這麼打扮是為了表達自己聲援武漢、力挺中國,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護好自己就是為這場戰‘疫’做貢獻。”她説。

  已在海南工作生活兩年的勞拉説,自己早已深深愛上了這個溫暖美麗的小島。“面對困境,人容易變得自私和冷漠,作為一名教師,我有義務傳播一些正能量的理念。”

  如今海南早已恢復正常生活狀態,勞拉也重回講臺,並且因為個人超強的傳播力和感染力,被海南國際傳播中心聘為特約外籍主持人,採訪了不少在瓊外國人復工復産的故事。

  “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強大的社會責任感和凝聚力,這是最值得驕傲和稱讚的地方,也使留在中國的外國人感到安心。”勞拉經常在海外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她和自己的學生們相擁開懷大笑的照片也收獲了無數點讚。

  海口市人民醫院全科醫生蒂姆·斯蒂芬,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在海南工作生活了近7年。他更喜歡別人叫他沈義揚“沈大夫”。“致力于幫助他人、傳揚義行,讓更多全科醫生守護人們的健康。”沈大夫總是非常樂意向前來就診的中國患者解釋自己中文名字的含義。

  今年2月初,沈義揚一家從海外度假回來,接到海口市社區通知,需居家隔離14天。隔離期間,他除了錄制小視頻教網友正確佩戴口罩等防護知識外,還志願當起了“家庭醫生”。

  “一些外國朋友、海南的鄰居,包括我孩子的同學及家長,關于疫情有不明白的問題,都會來問我。我也會通過微信、電話為他們解答。”沈義揚笑著説。

  為謹慎起見,除了簡單的“遠端問診”,他還會把海南的發熱門診、醫院免費咨詢服務的資訊轉達給大家,減輕大家對疫情的焦慮。醫生這個身份,讓沈義揚成了身邊親友、鄰居最信得過的人。

  經常跟外國人打交道的海口市民杜科文説:“在海南島的許多外國人,參與了各種形式的抗疫,真了不起!”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634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