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兒童節談談“父親的力量”
2020-05-29 16:05:5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覺醒的父親才有“力量”

  1919年,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裏描述了理想的有力的父親:“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樣的父親之所以是有力的,是因他深知黑暗的沉重,寧肯自己背負重荷,也要“肩住黑暗的閘門”,放孩子去追尋自由的天地,學習並發現幸福之理與做人之理。

  魯迅認為,“覺醒”的父親對孩子懷抱的“愛”,是一種“愛力”,它是“無我的”,擁有了這種力量,父親才能對孩子行使“理解”和“指導”的義務。

  不過,魯迅討論父愛的這三個關鍵詞:“無我”“理解”和“指導”,在今天都還是具有闡發空間的。

  首先,“無我”的前提,是要對我之所以為“我”有個盡可能清醒的認識——認識到“因襲的重擔”,包含了封建的父權、夫權的危害,為著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父親要隨時做出修正自我的努力、犧牲自我的準備——這裏面基礎性的“原則”,或許頭一條就是,除非正當防衛,否則不能打人,尤其是不能“打女人”。身為“第一性”的父親,要為孩子樹立男女平權的榜樣,這是看似容易實則艱巨的任務。覺醒的父親,更可能是一位封建主義的叛逆者,唯其如此,千年的“吃人”傳統,才可能被斬斷。

  再看“理解”。蕭紅在一篇回憶魯迅的文章裏, 講到一起吃魚丸的時候,小海嬰抱怨魚丸不新鮮,媽媽許廣平嘗過自己碗裏的覺得沒問題,而魯迅則從海嬰的碟子裏夾起剩下的魚丸來嘗,果然是不新鮮,魯迅先生于是感慨:“他説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這種理解力的養成,是要把孩子當作與自己平等的人加以尊重和信任,從而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再看“指導”,指導的前提,是首先提高自身的學習力和研判力。如果指導者自己的思路和眼力出現了偏差,那麼豈不是指導得越多,孩子走上歧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尤其是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在全球變暖的今天,在反思人類中心主義給地球帶來危害的今天,身為父輩,如何“指導”孩子?如果沒有楊朱“臨歧路而哭”的忐忑與警醒之心,恐怕真的會誤人子弟、誤己子弟。

  敢對強力説“不”的父親

  那麼,人類歷史發展到如今,我們對“父親的力量”的理解,除了原始人物理意義上健碩的肌肉力量之外,恐怕還應加上現代意義的內省力量。如果從這個角度反思我們的文明,關于父親形象的象徵,最早似乎可以追溯到《周易》對“乾”卦的解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裏,“君子”可被視為理想中的父親,其品質與天道的品質一樣,是充滿了剛健力量的自強不息,是無須外力的自我前行、自尊自立。如果這裏的“天道”可以推演為“天體”之道,那麼天體的特點是自我規約,是這規約中的自省與自律。只有深深懂得自省自律的父親,才能把自立自強之道正確地傳遞給孩子。

  善于自立自強的父親,深諳《周易》之道的父親,應該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正所謂“亢龍有悔”——今天的充滿肌肉力量的強者父親,有可能是明天衰老無力的弱者;而今天的柔弱孩童,有可能是明天孔武有力的強者。身為父親,他應該懂得力量的可敬與可畏,也應該想到力量的多元與對策,推知力量的生發與節制。

  思及理想的父親,我就會想起提出“民貴君輕”的《孟子》中的那位“大丈夫”:“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少年時候欣賞的,是他的那種能夠對貪欲、對強力、對歧視説“不”的自信與自尊。時至今日,尤其是在讀了《英格蘭簡史》之後,在學習了《大憲章》《牛津條約》的限制王權條款之後,似乎感到這位有力的父親,由于深知強力與權力的弊端,會盡力以契約方式捍衛自己和後代的正當權益。肌肉的力量是暫時的,契約卻可能相對長久,而深思的智慧與智慧統領的勇氣才是自立自信與自尊的有力保證。

  由此看來,父親的力量,或許是把這種自強不息的剛健之力、自律與自省之力傳遞下去的力量,是面對他者的強力強權而讓自身和後代保持自立自信自尊的力量。

  父子合影:讓孩子雙腿直立

  説到父子合影,不由得想起老照片中民國時期的父子合影:除去尚在父親懷抱的幼兒之外,父子的身形位置,要麼是長者坐、幼者立,要麼是父子並立或者並坐,更其幼小者,雖然依傍在父親身旁,小手與大手相握,但是仍然用自己的雙腿直立……所有這些身體語言,無一不在傳達著期待幼者自立自尊的願力——這種源于愛力的願力,大概也是一種“父親的力量”吧。

  兒童節快樂。(韓曉徵/本文有刪減)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然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冰雪世界的前進營地
冰雪世界的前進營地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0101602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9097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