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約定俗成不是將錯就錯
2019-02-22 09:05:5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要讀cuī而不讀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要讀xiá而不讀xié……這些曾經語文老師千叮嚀萬囑咐要注意的讀音,近日卻傳出消息即將反轉。雖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類“改讀音”尚未通過審議,但因之引發的討論久未平息。

  從甲骨文到簡體字,與時俱進是漢語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碼。回顧三千多年漢字發展史,無論是字義的新增、字形的流變,還是句讀的加入、音律的變遷,根據生活實際,在約定俗成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內容,可説是漢字發展的歷史規律。但這番引發輿論波瀾的讀音修改方案,卻並非此類合理流變,而是貿然忽略每個特殊讀音背後的歷史、文化、音韻等元素,僅因為很多人都讀錯于是幹脆將錯就錯,如此“一刀切”顯然過于任性草率。“錯的人多了就成了對的”的傾向,尤當警惕。

  對于此次漢字讀音修改,輿論場上也有些許讚同之聲。一些人認為這可以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比如小學生學習語文,多音字讀寫是一個難點;比如古詩詞裏的一些特殊讀音,限制了詩句的傳播。還有人更進一步,提出漢字“字數多、筆劃多、讀音多,難認、難讀、難記、難寫、難用”,認為這“三多五難”阻礙了中國語文教育。諸如此類的想法並非不能理解,但若以此作為修改讀音乃至吐槽漢字的理由卻是相當不負責任。若是為了“方便學習”就可以讓別字統統“上位”,那還分什麼正誤,何不幹脆對“錯別字”不管不問?學習本就存在門檻,喪失原則不斷讓步,還談何對漢字對母語的尊重。

  一個國家的文化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和傳遞。漢字的每一個音節、每一個部首,都承載著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內涵。石徑“斜”讀xiá不讀xié的背後,是抑揚頓挫的平仄神韻;小篆“章”字由“音”和“十”兩字組成,寓意樂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也正是從一個個方塊字中,許多人獲得了對民族文化的認知。規范漢字乃至讀音皆無不可,但整個修改過程,茲事體大,需要飽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與歷史的映照、與習俗的和諧、與大眾的交流,才能無愧于凝聚在皇皇漢字中的文化之魂。否則,若幹年後,漢字的讀音表意、語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們如何面對下一代?

  作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漢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跡。守護並傳承好這份厚重的文化遺産,讓其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鮑南)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相關新聞
  • 從俗修改讀音 如何能讀其音感受其韻
    專業表達還是需要追求經典的漢語規范,而既然提出了規范,就不能一味遷就習慣,尤其是詩詞,一音之差,不僅削弱了原有的表達力,更是破壞了本來的意境。
    2019-02-21 08:49:31
  • 漢字正音要從眾,但不能流俗
    漢字正音,必須嚴肅,要尊古,還要從眾。要正本清源,但是不能流俗,更不能遷就。
    2019-02-20 09:17:14
  • 寫好漢字,須臾不可自棄
    當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整天琢磨著輔導班、踐行著新理念時,也不能忘了那些“土方法”“笨方法”。
    2019-02-20 09:17:13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轉型期的“中國油畫第一村”
探訪轉型期的“中國油畫第一村”
工地上的元宵節
工地上的元宵節
雨水至 勞作忙
雨水至 勞作忙
火樹銀花迎元宵
火樹銀花迎元宵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414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