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評上評】“新基建” 從“新”出發
2020-03-26 13:45:0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突如其來的疫情

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一定衝擊

也激發了數字經濟的潛力

使“新基建”功能凸顯

 

應對挑戰、轉型升級

穩投資、穩增長、促消費

“新基建”為中國經濟點燃新引擎

 

著眼長遠發展

讓“新基建”的效用更好釋放

就要從“新”出發

創新發展理念,尊重市場規律

創新發展路徑,找準著力點

有序推進

使發展的步伐更加穩健

  新華社:用好“新基建”之策,讓它為産業發展、城市轉型等提供助力,還需要有新路徑。要進行內外銜接,把重心放在如何挖掘數字經濟“深度”上來,從如何帶動消費、構建産業生態、推動城市轉型等方面設計相應的政策和著力點。要瞄著市場走,鼓勵不同主體運用市場機制開展合作,充分發揮企業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在新舊融合過程中,政府應下更大功夫去解決市場投資中遇到的障礙和問題,更加注重探索投融資機制創新,做好監管,嚴控風險。要有長遠打算與規劃,圍繞經濟高品質發展這個長期目標,把眼光放在如何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帶動更多創新上來。

  人民日報: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不僅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還能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激活發展新動能,可謂一舉多得、正當其時。我們也要把握“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的異同點,科學施策、精準發力,打破過去基礎設施投資中的“玻璃門”“彈簧門”等體制機制障礙,出臺財稅、金融、産業等方面政策,發揮好政府性投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和鼓勵有意願有實力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進來,讓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模式。

  北京日報:疫情對經濟發展的衝擊顯而易見,要想盡快降低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推動經濟恢復正常軌道,需要通過狠抓以“新基建”為代表的領域,給予總需求一個回彈力,進而通過需求端的率先復蘇,帶動生産端走出困局。一定意義上,“新基建”是為疫情後中國經濟恢復打下的一針強心劑,更是未雨綢繆為未來發展鋪下的一條路。科學研判、理性投資,切忌盲目跟風、脫離實際,是推動“新基建”應有的態度。

  光明日報客戶端:“新基建”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主方向,並更加重視綠色化和可持續化。目前,我國基建已經具有比較好的基礎,但是現代化的産業結構更需要的是高效率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在這方面我國的基礎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數字基建的規模投資要因地制宜進行,不能盲目大規模投資,要帶動更多的民營企業加入到數字基建的隊伍當中,國企和民企共同推動數字基建,從而推動原創性技術的創新,並將會拉動我國勞動力素質提升。我們要對“新基建”充滿信心,“新基建”未來有著很廣的前景。

  新京報:近期“新基建”進程突然提速,既有決策層面向長遠布局的深思熟慮,也與推動疫情後經濟復蘇的現實考量直接相關。隨著疫情向好,盡快復工復産,把被抑制、被凍結的經濟活力釋放出來,成為當務之急。“新基建”就是一項基礎設施,投建過程中有助于擴大需求、提供就業,對經濟社會的拉動效果明顯,一旦建成,則可能大幅提升國民經濟生産效率,助中國實現經濟穩增長。要穩扎穩打,張弛有度,在建設過程中創新理念與方法,善用、巧用具有創新活力與先進管理理念的新經濟公司力量。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評上評】“新基建” 從“新”出發-新華網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577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