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內外兼修 重慶著力構築新發展格局
2020-08-05 09:06:07 來源: 重慶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綦江區華芯智造微電子重慶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超凈化車間進行作業(資料圖片)。通訊員 王京華 攝\視覺重慶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意義十分重大。

  尤其是當前我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需要重慶各區縣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快融入。日前,我市召開2020年區縣半年度經濟工作視頻交流會,各區縣結合謀劃“十四五”發展進行了思考、謀劃和布局。

  深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推動高品質發展,實體經濟是根基,數字經濟是引擎。

  重慶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制造業基礎雄厚,工業行業門類齊全,産業體係較為完備。但在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支柱産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綜合效益偏低,必須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産業體係。

  工業是涪陵區的經濟支柱。“我們堅持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該區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涪陵加快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華為涪陵工業互聯網平臺即將運營,新增智能工廠3個、數字化車間10個,兩化融合貫標企業4戶。同時,該區積極暢通道、建樞紐,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涪陵—欽州鐵海聯運班列和宜賓、瀘州至涪陵港水水轉机班輪,進一步擴大了開放力度,增添了發展活力,全區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4%。

  大渡口區因重鋼而生,因重鋼而興。隨著重鋼環保搬遷,大渡口逐步脫掉“鋼城外衣”,不斷蓄積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動能——上半年,該區大數據智能化、生態環保、大健康生物醫藥、文化休閒旅遊“四大支柱産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規上工業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8%、12.1%,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等“新”産品增長趨勢優于傳統産品,産業發展由重變輕、由輕變好的基礎更加堅實。

  此外,南岸、沙坪壩、巴南等各區把建強産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拓展生態鏈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增強産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深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各區縣基礎條件不同、發展定位不一,只有做好協調發展這篇大文章,才能進一步促進全市高品質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先行。合川區立足市委賦予的新定位新要求,係統梳理具體工作事項301項,機制化、項目化推動落地落實。“我們瞄準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加大了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合川區負責人表示,大力推進交通與主城同城化、與周邊地區一體化布局,打造“半小時主城”“1小時周邊”通勤圈,合潼安、合璧津、渝廣支線高速加快建設,錢雙、渝武擴能、合川西環線高速開工。此外,該區還與周邊市縣圍繞産業聯招、交通聯建等簽訂區市縣戰略合作協議,儲備合作項目397個。

  地處成渝腹心的榮昌區,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半年,該區啟動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城市和50平方公里航空物流經濟區規劃編制,國家高新區規劃擴容至50平方公里,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設立首個市外分中心。與此同時,簽訂“瀘內榮永”國家高新區産業聯盟,與瀘州、內江、自貢、資陽確定今年重點合作事項67項,與內江、自貢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區。

  綦江區和萬盛經開區扎實推進綦萬一體化同城化融合化發展,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設立4個專項工作組和2個重點工作指揮部,以永城、南桐為中心,率先啟動40平方公里綦萬創新經濟走廊建設,並編制了總體規劃;兩地還制定項目建設清單,節點化推進綦萬快速通道、污水處理廠等35項重點任務。

  深入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新發展格局,不僅要體現在區域之間,更要體現在城鄉之間。對于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大城市大農村並存的重慶而言,既要把城市搞好、提升城市品質,也要把鄉村搞好、建好大美鄉村,才能更好地彰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

  銅梁區堅持山頭不推、稻田不填,原鄉中央公園、望山公園、見水公園等一批項目相繼落成,8.7平方公里的淮遠新區顯現雛形。在鄉村,該區建成60公里綠道,發展34個特色農業主體,打造14個“鄉村振興會客廳”,形成120平方公里鄉村振興西郊示范片,同時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2.8%。

  奉節縣突出一鎮一特色、一村一主導,打造20個山地特色城鎮、8個美麗江鎮、11個鄉村振興示范村、27個美麗江村。該縣通過建設美麗庫岸16.5公里,用好39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銀行,推進清潔家園“六整齊”、和諧鄰里“六大家”等措施,使山水顏值得以彰顯、人文氣質顯著提升,目前億元産值村達22個、千萬元産值村達106個。

  深入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不僅是發展資源,更是重要的發展資本;生態的保值增值,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今年以來,各區縣學好“兩山論”、走好“兩化路”,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統籌環境治理與綠色發展,實現産業生態兩促進。”開州區負責人介紹,該區加強生態修復,今年營造林面積達到19.6萬畝,空氣優良天數178天。同時,抓實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拆違5.1萬平方米,覆土綠化3萬平方米。此外,該區加快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籌建重慶三峽中醫藥研究院,開工溫氏50萬頭生豬等重點項目,新增山地特色高效産業4萬畝。

  依托94.1萬畝農特産品資源,秀山縣大力發展現代中醫藥、食品加工業,今年上半年兩大主導産業分別增長41.9%、4.7%,實現了逆勢上揚。在新興産業方面,該縣新增市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3個,2.5萬噸碳素石墨制品生産線快速推進,新材料産值增長23.1%。墊江縣新植晚柚2萬畝,開工溫氏、正大集團生態化生豬養殖項目45個,新建生態旅遊項目5個。

  彭水縣將生態經濟作為築牢高品質發展的基礎,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健康食品、特色輕工等産業,積極培育中藥材加工、苗醫苗藥,上半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9.4億元。旅遊方面,該縣依托良好的森林資源和生態優勢,推進全域旅遊和“旅遊+”戰略,上半年接待遊客1337.1萬人次,旅遊收入61.7億元。此外,大力發展紅薯、烤煙、畜禽養殖及中藥材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上半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7.2億元。

  深入推動全方位開放發展

  強調以“內迴圈”為主不等于對外脫鉤,相反,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將會加速擴大。那麼,如何發揮內需潛力,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呢?

  大足區將保護好、利用好石刻這個寶貝,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地:一方面,完成大足石刻研究院升級,實施寶頂山臥佛保護修繕、大佛灣水害治理等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另一方面啟動大足石刻遊客中心和“十裏荷棠”城景融合示范片建設,全面推進大足石刻文創園建設,目前已簽約項目130個,投資合同金額近100億元,部分項目將在年底投用。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産業集群。”忠縣負責人稱,將圍繞四大産業集群,積極引進産品配套及上下遊企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同時,嚴格落實好“四個一”招商引資服務機制,做好項目梳理和跟蹤,力爭下半年引資100億元以上。在消費方面,充分挖掘內需潛力,辦好各類展銷會、促銷會、“網友e家親”等消費活動,培育發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宅經濟”等新業態,力爭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

  上半年已過,下半年繼續加油。置身新發展格局的每個區縣,既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也要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只要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斷激發和兌現“潛力清單”,全市經濟的“雙迴圈”就一定會穩步推進而富有長期活力。

【糾錯】 責任編輯: 陶玉蓮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706112632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