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留守女生高考選擇引熱議,考古學真的很“冷”嗎?
2020-08-06 08:55:2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題:留守女生高考選擇引熱議,考古學真的很“冷”嗎?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鐘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熱議。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甚至擔心她未來不好找工作。

  對不少人來説,考古學是一門冷僻、小眾的學科。學考古好不好?考古學真的那麼“高冷”嗎?考古係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怎麼樣?“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考古學界的相關專家。

  考古學“漸熱”

  多名高校招生負責人表示,相比熱門的理工、金融等學科,考古的確顯得有點“冷門”,因為考古學是考究古物的,與日常經濟社會活動離得相對比較遠。

  但從招生人數、專業設置等方面來看,“冷門”的考古學已經有“漸熱”的趨勢。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教授趙俊傑説,近年來,全國多家高校考古學專業招生人數不斷擴張,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目前每年招生在60人左右。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説,北大考古文博學院10多年前每年招生20多人,現在每年招生40多人。

  與此同時,設置考古學相關專業的高校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開設“文物與博物館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約50所,開設“考古學”本科專業的高校近30所,開設“文物保護與修復”和“文物保護技術”本科專業的高校約20所。

  陳建立説,近年來,北大加強了科技考古、文化遺産保護、外國考古和實驗考古等方面課程;在田野教學方面加大建設力度,還建立了考古虛擬倣真教學實驗室,“過去墓葬、遺址等發掘完就無法重現,現在則可以多次呈現、教學,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地學習。”

  “考古學學科內容與時俱進,增加了很多特色課程,還出現了文物保護、文化遺産等學科發展新方向,與自然學科和其他人文學科的交叉融合也更密切。”趙俊傑説。

  “蠻酷”的專業

  記者採訪發現,與十幾年前不同,現在高考第一志願報考考古學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

  “20年前吉林大學考古學專業的學生中,第一志願報考的比例很小,現在比例已超過一半。”趙俊傑説。

  “憑我的高考成績,本來可以選擇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比如電腦、金融等。但我對這些專業沒多大興趣。去年報考時,我多方面了解考古學發展情況,尤其是現在蓬勃發展的科技考古,便決定報考考古學專業。”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學生李廣澤説。

  第一志願報考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的耿默蘭説,在年輕一代眼中,考古其實“蠻酷”的。“考古不是挖寶,而是‘證經補史’,真正做到‘探人類之過往,溯文明之源流’,所以我覺得它是很神聖的一門學科。”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考古學不僅“有趣”,也很“有用”。江蘇吳中博物館館長陳曾路説,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已不再是大家想像中“拿小鏟子、小刷子埋頭幹”的形象;“既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又具備工程師的技能”是很多考古係學生的感受。

  陳建立説,考古學對于厚植文明基因、闡發傳統價值、培育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也旨在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中華遺産的保護者、中華文明的詮釋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近年來,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出臺了《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幹意見》等政策。

  與此同時,近年來文博熱持續升溫,文博經濟蓬勃發展。《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節目的熱播,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19博物館文創産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整體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政策鼓勵文博與文創産業發展,各大博物館也在開展各類探索,這也讓更多的年輕人對考古學産生了興趣。

  就業前景如何?

  不少人會問:學考古,以後好找工作嗎?

  記者梳理髮現,考古學專業就業方向比較廣闊,包括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館、文保中心、高校、勘探公司、拍賣行、新媒體行業等。

  趙俊傑表示,吉林大學考古學專業畢業生中,大都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而從收入來看,文博行業收入雖然不能與互聯網、金融等行業相比,但整體看處于中等水準,一些體制內單位也更為穩定。

  “全國考古人員基數較小,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陳建立説,全國每年有幾千處田野發掘工地,而田野考古一線人員僅千人左右,與法國、日本相差很大。在一些省級考古所,田野考古專業人員只有十幾個人,根本跑不過來。

  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我國現有不可移動文物76.7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以及數量眾多的民間收藏文物。根據文博係統開展的調研估算,2015年,全國文物保護修復人員缺口約為26000人。2017年發布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公報顯示,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復,超過16%的文物殘缺或嚴重殘缺。

  “目前國內博物館超過5000家,每年要做數萬個展覽,考古工作存在大量人才缺口,無需擔心就業問題。”陳曾路説。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人會越來越多,考古領域專業人才還將繼續存在缺口。

  未來需要怎樣的考古人才?

  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館員張瑞説,在考古實踐工作中,越來越需要能不斷吸收新思想、綜合運用各方面技術的專家型人才,需要兼備傳播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研二學生王晨暉説,對于想從事考古工作的同學來説,“技多不壓身”,如無人機操作、攝影、電腦繪圖、建模、視頻制作等技能,對就業都會大有幫助。

  陳曾路認為,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訓練思維方式、培養核心競爭力,讓學生擁有更多選擇和可能性,更好地享受和利用好人生。(記者舒靜、張博宇、宋佳、魏夢佳,參與記者:施雨岑)

【糾錯】 責任編輯: 萬芷伊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9112633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