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百萬字駐村工作日志記錄的苦與樂
2020-10-24 11:26: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圖為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駐來鳳縣翔鳳鎮檀木灣村工作隊隊員撰寫的駐村工作日志。新華網發

  新華網武漢10月24日電(肖進安、吳文華、李徵崢) 用日志記錄實幹歷程,用影像書寫脫貧畫卷。自2016年11月駐村以來,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駐來鳳縣翔鳳鎮檀木灣村工作隊一直保持撰寫駐村工作日志的習慣,至今累計字數近一百萬字。日志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了駐村工作隊的點點滴滴,記錄了一個重點貧困村脫貧攻堅的艱難歷程,也記錄了隊員駐村的苦與樂。

  省直駐村工作隊駐不進村

  來鳳縣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武陵山區腹地, 西南鄰重慶市酉陽縣,東南鄰湖南省龍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檀木灣村處于來鳳縣翔鳳鎮的南大門,總面積2.8平方公里,距縣城15公里。

  雖然處于城鄉結合部,地理環境優越,土地肥沃,氣候溫和,但是由于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落後,檀木灣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沒有集體經濟收入,幹群關係緊張,是來鳳縣的一個重點貧困村。檀木灣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327戶,1452人。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233人,2016年底貧困發生率為15.89%。

  湖北省工行駐檀木灣村工作隊現任隊長吳健從2016年11月14日第一天到檀木灣村算起,駐村已有5個年頭、1400余天。作為駐村工作日志的主要撰寫者,他向新華網採訪團隊介紹,剛駐村時,這支由3名隊員組成的省直駐村工作隊受到了“冷遇”。當時的村支部書記人不在村裏,雖然通過電話可聯繫上,但就是不跟工作隊見面,村委會辦公室的鑰匙也一直沒給工作隊。

  由于檀木灣村民的房屋不適宜租住,工作隊駐村初期白天在村裏入戶調查,晚上不得不住在來鳳縣城。到村裏的時候,在村民家裏吃工作餐,按月付錢結賬。有時候因為工作忙,一天只能吃兩餐。而在縣城,吃什麼、到哪裏吃則讓工作隊員們有點犯愁。吳健在工作日志寫道,“來鳳菜的做法絕大部分是幹鍋,價格不比武漢低,味道沒有家裏好,餐館滿屋熏肉味。若是待幾天,吃幾餐還覺得新鮮,但常日如此,實難忍受。” 吳健説,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自己做簡餐,買點蔬菜,出水涼拌。快餐面、速凍湯圓與水餃是他們的主食。

  來鳳縣委辦工作隊跟湖北省工行一樣,也在檀木灣村駐村。湖北省工行駐村工作隊2018年1月3日的工作日志引用了來鳳縣委辦工作隊隊員尹鵬飛寫的一篇《丁酉年工作總結》。這篇總結真實記錄了工作隊入駐檀木灣村之初遇到的窘境和檀木灣村的亂象:“下到貧困村,條件很清貧,水管不到戶,電力設施差,道路有坑洼,通訊不暢通,陣地不安全,廁所沒有建,房前垃圾堆,旁邊雜草生。組織軟弱渙,書記年歲長,章子帶身上,工作沒思路,遇事繞著走,村民公開事,不按程式走,幹事也拖沓,頓頓不離酒。副職事不幹,領薪吃閒飯,天天不上班,屍位又素餐。軟件更不説,什麼都沒落。産業説是有,核桃千多畝,只見田裏苗,不見集體收。中央政策好,落實不到頭,百姓意見大,説是佔人投。貧困識不準,規劃拿不出,廣場也沒有,服務談不上,電腦是擺設,列印不會用,宣傳看不見,內飾全空白。”

  2017年4月6日,來鳳縣翔鳳鎮黨委免去了原村黨支部書記職務,選拔任命該村班子成員、計生專幹、37歲的女幹部李霖娟為書記。李霖娟上任後,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與上級駐村工作隊建立緊密聯繫。直到這個時候,工作隊才真正住進了村裏。吳健等工作隊員最終結束了住無定所、吃飯打遊擊的日子。

  2018年2月22日,檀木灣村脫貧攻堅“尖刀班”正式組建,成員全部到崗到位,工行工作隊實行七天七夜駐村。檀木灣村對食堂和宿舍進行改建,所有“尖刀班”成員和村委會幹部工作餐在食堂解決,駐村“尖刀班”成員統一在新建的宿舍睡覺,嚴格實行吃住在村制度。

  圖為遊客在檀木灣硒葵基地遊玩拍照。新華網發

  檀木灣硒葵基地成網紅打卡地

  “夕陽西下的時候去,尖尖的遠山,一抹夕陽,初綻的向日葵,透亮亮的,沉浸在遺世的美好裏。”這是2017年7月23日湖北省工行駐檀木灣村工作隊工作日志的一句話。

  貧困村之所以貧困,主要致貧原因是基礎設施落後,沒有主導産業。抑或有産業,但是見效慢,時間長,穩定增收難。近幾年來,在精準扶貧産業規劃中,圍繞整村脫貧、産業興村目標,檀木灣村除建成1190畝核桃産業基地、100畝瓜蔞立體種養基地外,還充分利用閒散林地荒地,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成立了來鳳縣棲鳳生態農業種養殖業合作社。合作社採取“市場主體+村集體+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依托富硒資源和武陵山區地緣優勢,在風光旖旎的貴冒山下,以花為媒,在原有的核桃基地內分季套種向日葵、油菜等具有觀賞性、食用性、經濟性的農作物。

  2017年4月,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檀木灣村三名外出打工返鄉的年輕人投資的“硒葵基地”300畝向日葵開始選種、播種、培管。不到三個月時間,向日葵大面積綻放。為了做好宣傳造勢,7月1日,吳健在來鳳縣百姓網發布了圖文帖子《檀木灣村300畝硒葵基地爭相綻放》,點擊率達5.3萬人次。葵花連片盛放,吸引遊客紛至遝來。一時間,檀木灣村“硒葵基地”成為鄉村旅遊網紅景點,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一夜之間成了“網紅”,進村遊客日均達200人左右。不僅有來鳳本地的,還有湖南龍山、重慶酉陽等鄰縣的遊客冒著酷暑前來觀賞、拍照。

  硒葵基地有了影響力,村民嘗到了甜頭,也看到了希望。村裏建起了農家樂,村民支起了小攤小店,貧困戶的雞鴨、土雞蛋、“硒葵”瓜子、有機蔬菜不出村就有了銷路。2017年,檀木灣村整村脫貧,在全縣精準扶貧綜合測評中進入前三名。

  “葵齊晨光一色共舞藍天送晚霞,溪徑幽翠兩曲蜿蜒綠地度青秋。”如今,硒葵成為檀木灣的品牌,村裏已著手謀劃形成産業鏈,把硒葵園打造成一片高低有致,五彩斑斕的花的海洋,以吸引省內外遊客來村觀光旅遊。

  2017年4月9日,湖北省工行駐檀木灣村工作隊在工作日志中曾寫道,“節假日,縣城的人們驅車20多分鐘就可來到檀木灣村,漫步在村中小路。有騎行的,有徒步的,有打球的,有素描的,有攝影的,有賞花的,有下棋的,有唱苗家歌的,有跳土家舞的,在這裏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遊覽著沿途美景。農家院,硒葵帶,瓜蔞地,清泉水,地母廟,核桃園,各個景點目不暇接。林木中老母雞領著一群雞雛歡快的嬉戲,在這裏人們放飛心情,喚起童年的記憶,這就是濃濃的鄉愁,揮之不去。”

  那個時候這也許還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隨著今年9月上旬硒葵園觀光道、生態停車場、旅遊廁所、路燈等基礎設施基本建成,10月中旬來鳳縣政協圍繞硒葵産業發展在村裏進行專題協商,檀木灣這個夢想今天已越來越接近現實。

  圖為2020年8月24日吳健(右一)幫貧困戶顏加望搶收稻谷。新華網發

  雖然孤單 但因群眾情懷贏得百姓愛戴

  2017年7月13日,湖北省工行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日志有這麼一句話:“貧困村最大的短板是幹群關係和産業發展,最難的工作是如何消除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不平衡的矛盾,消除幹部與群眾之間的對立情緒。”以群眾為中心,化解各方矛盾,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湖北省工行駐村工作隊各項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湖北省工行駐村工作隊2016年11月駐村後,按照建檔立卡的要求,很快就開始開展進村入戶訪談工作,重點對39個結對幫扶貧困戶進行了表格化、影像化的資訊採集和訪談。

  吳健把私家車從武漢開到了來鳳,風雨無阻,幾乎天天進村,與村幹部共同辦公,短時間內跑遍了所有結對幫扶的貧困戶,與他們談家常、講政策、解疙瘩。

  2017年3月,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共同對全村農戶進行了大普查、大排查、大識別、大清理活動。經民主評議、公開公示、貧困戶申請等規定程式,剔除卡內硬傷戶11戶,新納卡外貧困戶2戶。

  駐村工作隊還出資打造檀木灣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三留守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將村務功能社區化、公開化、便民化,將面向基層的黨務、村務、服務、商務、事務等各項功能集中到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使之成為村民“生産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感情離不開”的便民惠民服務平臺。駐村工作隊員的背包裏常備強光電筒、血壓計、創可貼、消毒酒精、暈車藥等醫用器械藥品,應對突發情況。為解決村裏老人測血壓不方便的問題,不僅入戶時經常給老年人、高血壓患者測量血壓,而且贈送每個村民小組一臺全智能血壓心律測量儀器,方便老人就近監測。

  通過這些實事、好事、善事,特別是工作隊吃住在村後,村民看到了村裏的變化,感受到共産黨幹部的好作風回來了,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也樹立起了威信。

  圖為檀木灣村尖刀班成員帶領黨員到貧困戶尤志明家中為其做心理輔導並打掃環境衛生。新華網發

  檀木灣村貧困戶主要致貧原因是因病因殘。全村低保戶54戶219人,因病的29戶125人,因殘的21戶82人。近年來,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先後28次往返恩施和來鳳之間看望慰問大病住院群眾,先後81次為困難黨員、貧困戶、優撫對象捐錢捐物、噓寒問暖,先後16次往返恩施優撫醫院,為殘疾貧困戶尤志明、顏加望、張金偉等尋醫問診,落實政策,申請精神及智力鑒定,辦理殘疾證,申請殘疾生活補貼,修築房屋、捐贈醫療器械及家用電器,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

  自湖北省工行駐檀木灣村工作隊駐村後,村裏的農戶都知道有一輛白色的越野車天天在村裏跑東家跑西家。這輛車子還是村民的“公交車”,工作隊員只要在路上遇到村民行路遠、行路難的時候,都會給予方便,幫忙村民帶東西,或者把村民捎去縣城、捎回村裏。這輛車子也是一輛“垃圾搬運車”,由于最初村裏垃圾無法處理,村委會的垃圾都會由這輛車子運到城裏或垃圾處理站,拖運垃圾時間長達二年半。

  湖北省工行駐村工作隊2018年4月1日的駐村日志有這麼一句話:“只有心裏裝著群眾,群眾心裏才有你,只有心裏裝著群眾就不覺得累和苦。”

  來鳳距離武漢有近700公里路程,回一趟武漢單程得9個小時。駐村工作隊員很少離開來鳳。在來鳳生活,自然有很多不便,有時吃不好、睡不好,其中,孤單是最大的困難,想家想朋友是經常的事情。他們在日志中也曾寫道:“最苦的是當自己生病或者因為想念父母與同事時的那種煎熬,最累的是接到村民的電話後登門處理問題而收效甚微的時候。”

  不過,但在他們看來,脫貧攻堅是一項光榮偉大的政治工程,此生能夠參與其中,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責任。駐村工作隊員陳文林曾經寫下這樣一首詩:在寧靜的山村中,有著對家庭和睦的願望;在寧靜的山村中,有著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寧靜的山村中,有著扶貧隊員的責任與擔當;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到彩虹,堅信、挺立、奮進......同時,村裏的農戶淳樸好客,不管到誰家裏,都會挽留吃飯。這讓他們很欣慰,也很自豪。

  殘疾貧困戶尤志明的兒子尤炳林患有小兒麻痹症。為感謝工作隊的幫扶,尤炳林用二天時間艱難地書寫了心中感言送給駐村工作隊:“谷底俯望山頂人,山上放下救民繩;苦難只見人情暖,萬份恩情永記心;此恩恐難報,此情記心間。願所有救苦救難的好心人一生平安。”

  駐村工作隊為貧困戶家庭點亮了一束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同時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收獲著幫助他人的快樂。

【糾錯】 責任編輯: 余淩雲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404112664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