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張家港“天籟少年”自創自唱抗疫歌曲點擊量超百萬
2020-06-01 09:49:11 來源: 揚子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可不可以給我一種力量,不管來自遠方來自心房,只要能在我的手上,你就不會感到憂傷,還將一如既往你的模樣……”戴著一副方框眼鏡,14歲的陸奕帆正在唱著自己的原創歌曲《這是力量》。這首歌是陸奕帆為抗擊疫情的一線英雄們創作的,自己寫詞和演唱,張家港文化中心老師幫他修改制作視頻,在網上播放量已超百萬次。

陸奕帆(前排右三)登上了央視《非常6+1》節目。

  陸奕帆是張家港市第二中學一名初一新生,家住張家港市樂余鎮。頗具音樂天賦的他,四年級時學習聲樂,還曾登上央視舞臺演唱。但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名“陽光少年”卻一直飽受疾病的折磨。5個月大時,他被檢查出患有眼球震顫及弱視,輾轉6年求醫後,終于在7歲時做了手術。不久,陸奕帆又被檢查出“脊柱側彎39度”,需要穿兩公斤重的脊柱矯正器直至成年……

陸奕帆在演唱《這是力量》。

  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這位“天籟少年”,聽他講述這些年自己音樂之路的不易與堅持。

  6年求醫路:淩晨3點被叫醒連夜去上海的醫院排隊

  陸奕帆小時候很聰明,6個月時就會説話了,當人家孩子剛咿咿呀呀學説話時,他能説上完整的句子。但在陸奕帆5個月時,父母發現他的眼睛有點不對勁,便帶他到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檢查。“當時醫生告訴我們,陸奕帆被查出患有嚴重的視力障礙——眼球震顫及弱視,以後的視力最多只有0.1,我和他爸沒法接受這個結果,只能在醫院走廊裏崩潰大哭。”陸奕帆的母親湯衛告訴記者。

  為讓兒子的視力有所好轉,夫妻倆走上了一條輾轉求醫路。從陸奕帆被診斷出眼球震顫,一直到他7歲,這6年左右時間裏,一家人幾乎每年都要往北京、上海跑好幾趟。“因為上海醫院的號比較難挂,而且那時也沒有網上挂號,我們一般都是淩晨三四點從張家港出發,一大早趕到醫院排隊挂號,當天晚上再從上海趕回張家港。”湯衛説。

  剛開始時,因為年紀太小,陸奕帆還不記事,後來,他便慢慢對求醫有了印象。 陸奕帆回憶道:“之前為了去上海看病,爸爸媽媽經常淩晨把我從床上拉下來,睡也睡不好。到上海時,天還濛濛亮。”對于一個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説,半夜被叫醒,肯定會哭個不停,但懂事的陸奕帆從來沒哭鬧過。他麻利地起床,跟著爸媽一起在醫院排隊,做各種各樣的檢查,折騰一天後,又連夜趕回家……陸奕帆的童年和醫院緊緊相連。

  7歲那年,陸奕帆在上海接受了眼睛手術。一般的眼睛手術只需30分鐘左右,但陸奕帆卻經歷了整整兩個半小時的全麻手術。陸奕帆笑著説:“當時沒覺得害怕,反正打了麻藥就睡著了。”做完手術後,陸奕帆的視力便逐漸好轉起來。但直到現在,眼球震顫仍會導致他的頭部不自覺地輕微抖動。

  眼睛剛做完手術又被診斷出“脊柱側彎39度”

  可命運的玩笑並沒有停止,在做完眼睛手術後不久,7歲的陸奕帆又被查出脊柱側彎39度。脊柱側彎40度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不幸中的萬幸,陸奕帆的脊柱側彎度數距離手術還差一度。考慮到他年紀小,醫生建議先戴支具矯正。每個支具都需要量身定做,先用石膏把陸奕帆小小的身體整個裹得嚴嚴實實,再根據石膏模型定制出支具,制作出來的支具有2公斤多重,每天需要穿戴22個小時。

  從此,沉重的脊柱矯正器就像堅硬的外殼一樣陪伴著他,至今沒脫下。

  “每天要穿22個小時的脊柱矯正器,除了洗澡,其他時間都得穿著。每次把脊柱矯正器拿下來時,陸奕帆的身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看著讓人心疼。”湯衛説著,眼圈就發紅了。

  因為背著矯正器,身體不能再承受書包的重量,自上小學起,陸奕帆便再也沒背過書包。雖然和周圍的同學不大一樣,但陸奕帆卻從沒覺得自卑,反倒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小學的時候,老師會在校門口接過媽媽送來的書包,幫我送到教室,後來上了初中,都是一起上課的同學搶著幫我背書包。”陸奕帆笑著説。

  為盡快康復,陸奕帆每天要戴著脊柱矯正器進行體能訓練,盡管很辛苦,可他一直咬牙堅持著。不管是俯臥撐還是健腹輪,陸奕帆現在都能“信手拈來”。

  背著兩公斤重的脊柱矯正器站軍姿 靠“敲一敲”矯正器緩解疼痛

  2019年8月下旬,作為初一新生的陸奕帆,背著脊柱矯正器,接受了5天的軍訓。

  軍訓需要站軍姿、走正步,8月的天氣也是最炎熱的時候,這對于背著矯正器的陸奕帆來説十分艱難,但他沒請一天假,硬是扛過來了。

  “我就是想體驗一下,堅持一下,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陸奕帆的身體平衡性不好,再加上背著矯正器,所以單腳站軍姿的時候,他總是東倒西歪。矯正器重達兩公斤,哪怕是最簡單的稍息,陸奕帆也會累得滿頭大汗。

  汗濕了衣服, 矯正器便會緊緊“貼”在皮膚上,還會磨出小傷口,因為矯正器的束縛,陸奕帆甚至連撓癢癢都做不到。“有種又痛又癢的感覺,無法忍受的時候,我就會輕輕敲下矯正器,矯正器便會震動起來,可以稍稍緩解一點疼痛。”

  5天的軍訓,陸奕帆幾乎每天都在汗流浹背和“敲一敲”矯正器中度過。軍訓結束後,他不怕困難、堅強自信、積極進取的精神把全校師生及教官感動了,並被學校評選為“連隊標兵”。

  靠音樂“逆襲”“天籟少年”登上了央視舞臺

  “生命就像,一條大河,時而寧靜,時而瘋狂,現實就像,一把枷鎖,把我捆住,無法掙脫……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狂風一樣舞蹈,掙脫懷抱……”《飛得更高》是汪峰的代表作之一,最後的高音在起承轉合之間,釋放了不甘命運束縛,奔向自由和遠方的吶喊。年僅14歲的陸奕帆,同樣也是靠著音樂“逆襲”,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陸奕帆9歲時,家裏買了一架鋼琴,並請來專業老師教他練習。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了陸奕帆的歌唱天賦,並建議他去係統學習聲樂。于是,陸奕帆便開始了他的聲樂之路。

  由于脊柱矯正器包裹著上半身,他的聲樂練習格外辛苦。別人練習唱歌,吸氣是非常輕松的,但這個簡單的動作對陸奕帆來説卻非常困難,因為脊柱矯正器把他的腰束縛住了,一吸氣就會覺得胸悶,有時甚至會吸不上來。

  付出總有回報,出色的天賦加上不懈努力,陸奕帆的歌越唱越好,他也慢慢從學校的小舞臺走上了更廣闊的音樂天空。2018年6月,陸奕帆在經過層層選拔後,登上了央視舞臺,在《非常6+1》特別節目《小不點大能耐》上,用一首《飛得更高》唱出了自己的奮鬥和理想。2018年7月,陸奕帆參加中央音樂學院展演比賽,獲得江蘇第一、全國金獎的好成績。

  陸奕帆在聲樂上的才華,不僅表現在天籟般的聲音上,更表現在寫歌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前往武漢等地抗擊疫情。陸奕帆待在家裏,每天看著手機上播報的新聞,深受感染,便創作了一首《這是力量》,由他自己作詞,老師幫忙作曲,然後他本人演唱,以此為逆行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加油打氣!目前,這首原創歌曲在網絡上的播放量已超百萬次。目前,在上初中學業繁重的陸奕帆也沒有懈怠聲樂練習,堅持每天練聲半個小時,每周上一次聲樂課。

  陸奕帆告訴記者,“相信雨後會有彩虹”是他最喜歡的一句歌詞,他相信新冠疫情一定會結束,也相信他能脫下笨重的矯正器,和普通人一樣,在陽光下自由奔跑。(黃玉琴)

+1
【糾錯】 責任編輯: 于蕾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廣西環江:夏日田園美
冰雪世界的前進營地
冰雪世界的前進營地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2112605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