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舞劇《騎兵》獲獎後公演受到好評
2020-10-22 10:19:1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2日電(石毅)靜謐的舞臺上,狂風瀟瀟、戰馬嘶鳴,若雷霆般轟隆的馬蹄聲,猶如擂響千萬面戰鼓,振聾發聵。10月18日、19日晚,大型原創民族舞劇《騎兵》(以下簡稱“《騎兵》”)在斬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後首次公演。20日,在《騎兵》座談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這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文藝精品。

  舞劇《騎兵》劇照 新華網 石毅 攝

  這部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出品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以蒙古族青年朝魯成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戰士的歷程為主線,講述了朝魯在重要歷史關頭將個人信念與民族集體的崇高理想緊密相連,一步步成長為勇敢無畏的騎兵英雄的故事。通過獨創的蒙古族舞蹈、音樂語言和唯美的舞臺畫面,展現了解放戰爭中內蒙古騎兵部隊的革命歷程。

  “我對這部劇向往已久,看了以後果真非同凡響,確實非常棒。”作為騎兵的後代,錫林郭勒盟行政學院副院長那日森看完演出後認為,該劇把內蒙古騎兵的快速、勇猛、靈活、驍勇善戰等要素完美演繹出來,效果震撼。

  內蒙古草原是我軍騎兵的搖籃,歷史上,我軍最多時有13個騎兵師,其中有9個誕生在內蒙古。總導演何燕敏説:“騎兵是民族集體記憶中的英雄和內心的豐碑。他們為建立新中國作出了貢獻和重大犧牲,需要當代人去歌頌。”

  舞劇《騎兵》劇照 新華網 石毅 攝

  對于《騎兵》裏的70余位年輕舞蹈演員來説,這部舞劇不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次學習、一次磨練、一場戰鬥。

  “有一段時間入戲太深了,感覺整個人的行為都有一點像馬。”蒙古族青年演員巴音達來是劇中蒙古馬“尕臘”的扮演者,在談及創作過程時,他説:“因為有牧區生活經歷,我經常閉上眼睛去回憶,想一想生活中的馬是什麼樣的,它們如何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細細揣摩馬兒的一舉一動。”

  76歲的阿木蘭是開國將軍孔飛的女兒,從小目睹騎兵的生活,對騎兵有特殊感情,2013年,她成立了內蒙古騎兵革命史研究會,開始收集老騎兵的歷史資料。她認為《騎兵》用藝術形式真實再現了內蒙古騎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部分的革命歷史,是一部非常好的舞劇。

  舞劇《騎兵》劇照 新華網 石毅 攝

  《騎兵》于2019年8月創排完成,公演之後收獲了業內專家、學者及觀眾的廣泛好評。今年9月,《騎兵》摘得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上海觀眾予以了熱烈的掌聲,他們幾乎忘我的擁到臺前,然後在劇場門口久久不散,這種現象很少見,説明作品直抵他們心靈。”上海歌舞團團長、第十二屆舞蹈“荷花獎”評委陳飛華在談到《騎兵》在上海美琪大劇院演出後的情形時如是説。

  陳飛華稱,第十二屆舞蹈“荷花獎”評委會在對參評作品進行評議時,一致認為《騎兵》是一部讓人熱血沸騰、充滿民族情懷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騎兵》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文藝精品。”20日,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召開的《騎兵》座談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鄭宏范認為,《騎兵》在2小時內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馬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家的關係,人與國的關係,人與時代的關係,使得不同年齡、不同民族、不同職業的人群,都能夠找到心靈的共鳴點。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白玉剛説:“從觀眾角度來説,我對《騎兵》有四點感受,一是主題鮮明,二是結構緊湊,三是扣人心弦,四是獨具特色。”他認為,該劇生動再現了人民解放戰爭時期草原騎兵精神,同時,很好地反映出內蒙古2500萬各族兒女奮鬥新時代的心聲。 

【糾錯】 責任編輯: 楊騰格爾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053112663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