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不怕”村支書沈彪與他的“四個百園”夢

2020年05月20日 09:54:39 來源: 新華網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黨總支書記沈彪 新華網吳一航 攝

    新華網上海5月20日電(馮麗 吳一航) 從“窮到不可思議”的“落後村”到被列入第三批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計劃,從環境“臟亂差”到被評為“上海市美麗鄉村示范村”“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翻天覆地變化的背後繞不開一個名字——沈彪。

    “要説怎麼抓鄉村振興,我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我相信只要真情為民、腳踏實地,做出個樣子來就錯不了。”扎根基層34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黨總支書記的沈彪用“三不怕”精神帶領北管村從“治窮”“治亂”,奔向“美麗”“宜居”。

    回望來時路

    千方百計摘“窮帽”

    北管村位于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東南部。改革開放之初,北管村是遠近有名的“窮村”。窮到什麼程度,沈彪回憶説:“當時,我們交不起電費,用電都成問題;村裏沒錢買不起藥,衛生室開不了門,老百姓怨聲載道。”回想曾經的點滴,皮膚黝黑的沈彪一時“詞窮”:“那時真的太窮了,窮到不可思議,窮到怕!”

    正是在“窮到不可思議”的時候,年僅28歲的沈彪“接手”北管村,當了村支書。“那時我滿心想的都是怎麼把村裏的‘窮帽子’摘掉。”説著容易做起來難。年輕的沈彪反覆琢磨,想到先從“人才”和“投資”兩個方向入手。

    因為村裏太窮吸引不來人才,沈彪就從村裏的戶口簿中想辦法。在翻戶口簿的過程中,沈彪真挖掘到不少“北管人才”——有的在市區做工程師,有的當廠長……沈彪如發現“寶藏”,不斷“三顧茅廬”。“一周三四次,有時一天兩三次跑到人家家裏或者單位去,真心誠意邀請人才們回家鄉做點貢獻,回家鄉發展。”沈彪鍥而不捨的誠意打動了很多“北管人才”,在之後的幾年,華通電器廠、奧斯襯衫廠等村級企業陸續在北管村創辦起來,村裏也算是有了村級經濟發展的“第一桶金”。

位于北管村內的上海奧斯襯衫廠。資料圖

    有了“人才”,還要吸引“投資”。那時,沈彪和村幹部到處打聽投資消息。“投資方在哪,我們就去哪;投資方什麼時候有空,我們就等到什麼時候詳談。”沈彪説,為了招項目、引投資,他和村幹部們走南闖北、披星戴月,每天都充滿幹勁。

    功夫不負有心人。90年代末,北管村在嘉定區首創村級工業園區模式,500畝“蕰藻浜工業園區”拔地而起,2004年入駐企業超過40家。沈彪説,用了整整15年時間,北管村的“窮帽”終于摘掉了,村民們再也不怕交不起電費、買不起藥。

    “事情不怕難,就怕自己感到煩;事情不怕雜,就怕每天不去抓;事情不怕多,就怕自己常常躲。”一路走來,“三不怕”精神已經內化為沈彪的一種工作習慣。沈彪説,在基層工作,講每一句話、做每一件事,都要心繫老百姓,要有責任和擔當,做人做事要“有樣子”。

    看準腳下路

    “治亂”發展有“秘籍”

    村級經濟發展了、村民餐桌上飯菜豐富了……“我開始怕聽不到罵聲、怕思想能力跟不上發展、怕發展跟不上村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沈彪説,伴隨村裏“治窮”取得成效,新的問題又涌現出來。

    由于村級經濟發展快,很多企業入駐導致外來人口大量涌進村裏。“多的時候有一兩萬的外來人口,村裏資源有限,原本生活在村裏的百姓,水不夠用了,電也不夠用了,村裏的治安一度也變差,村民‘罵聲’不斷。”沈彪説。

    不僅能“治窮”,還要能“治亂”。為了治理“臟亂差”問題,沈彪又帶領北管村率先探索“四個百管”治理模式,在嘉定區委區政府、新城黨工委(鎮黨委)的支援下,北管村提出村裏的事情“百家管、百姓管、管百事、管百年”。村委會努力當好“店小二”,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同時,村委會還與企業和商家簽訂“村規企約”“村規店約”,打通資訊通道,實現訴求互補、治理互動。慢慢的,企業職工有宿舍了,公共設施完善了,村裏的治安也不斷向好。

疫情期間,沈彪查看村宅值守情況(左一為沈彪)。受訪者供圖

    今年,北管村村民自治“四個百管”再顯優勢。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沈彪牽頭帶領村黨總支在推進村民組封閉式管理的基礎上,升級為全封閉式管理,利用鐵絲圍網和路障封閉全村小路、輔道12條,10個村民組和住宅小區均僅保留1個出入口,並制作紅、藍雙色通行證,實現戶籍人口和租戶分類管理。每天奔走于村裏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沈彪以身作則不懈怠。

智慧管控助力防疫生産兩不誤。受訪者供圖

    沈彪説,依托“封閉管理+智慧管控”,如有突發情況,村裏可實現“五分鐘響應”。復工復産以來,北管村“外松內緊”,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發展,不僅自制《生産企業復工檢查表》,還建立“一企一檔”機制,確保及時準確掌握企業疫情防控狀態和發展實際需求。

    4月初,村內130余家企業已全面復工,復工率達到100%。

    展望未來路

    “四個百園”不是夢

    近些年,村民腰包鼓了,安全和環保方面負面少了。2019年,北管村拓展了村級綠化面積,翻新了店招店牌,加裝了夜燈裝置,改造了全村的垃圾廂房和外居中心,還通過托老所升級改造,打造了集中短期住養、日間照護、助餐服務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村級綜合養老服務體係……一件件看得見的惠民實事,老百姓看在眼裏,樂在心裏。但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沈彪並不滿足,他還有新的夢想。“老百姓宜居是我一直關心的事。今年,我想把‘宜居’‘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建議帶上全國兩會。”沈彪透露,打算用3年至5年時間建設北管村的“四個百園”,讓老百姓過上更有尊嚴、更有溫度的美好生活。

    何為“四個百園”,沈彪在接受採訪時描繪了他心中關于北管村未來的美好藍圖。首先要建設“百企産業新園”,雖然村裏的發展因疫情原因受到一定影響,但沈彪認為,“危”中存“機”,可以借機轉變發展方式,聚焦高品質發展,通過深化“五違四必”整治、加強物流園區整頓、加快淘汰低端産業,對村級資産進行“騰籠換鳥”,引進先進制造和優質電商、優質項目,更加集約高效利用生産空間。

沈彪描述著“四個百園”夢。新華網吳一航 攝

    “宜居”也是沈彪一直挂在心頭的事。“經濟再發展,老百姓住得不開心也不能説是‘美好生活’。”沈彪介紹,北管村很多都是三四十年的房子,有些甚至是危房,下一步打算建設“百姓宜居家園”,按照“村民自願翻建,村組逐步推進”的原則,全力推進農民房屋集中翻建項目。“下半年先建起來,讓老百姓看到進展,實現老百姓幾十年的夢想,也實現全村幹部的初心。”沈彪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時代進步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百花生態公園”和“百管文化樂園”也在沈彪的夢想藍圖中。截至目前,全村綠化面積近600畝,各種文化、健身場所建設也更加優化。沈彪説,村級發展也好,社會治理也好,每天做一點小事,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下來,就成了大事;每天管好小事,就不會有大事發生;每天把小事做好了、把小事管好了、把小事抓細抓實了,就是天大的事情。

    在基層工作了34年的沈彪,如今還是喜歡每天到村裏到處走走,和老鄉面對面聊聊,厚厚的記事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村裏的大事小情。盡管皮膚曬得黝黑,沈彪的笑容卻格外親切。“我現在對待工作的態度,就和第一天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一樣,心裏的那根弦,從來沒有放松過,鄉村振興永遠在路上,而真情為民、激情奮鬥、熱情奉獻始終是流淌在我血液裏的信仰。”沈彪説。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文星月 ]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907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