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感受中國電影市場復蘇的溫度

2020年08月02日 18:04:0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記者吳霞、許曉青、孫麗萍)在周密穩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日傍晚落下帷幕。

        9天來,中國電影産業的代表人物齊聚上海,多名外國著名導演與上海電影節視頻連線,展開“頭腦風暴”,共話電影未來;320多部中外佳片在上海29家指定影院上映;9天來,人們還嘗試改變習慣,走出家門、走出電影院,在申城的晚風中欣賞一場露天電影……

        當歐洲“老牌”電影節或“瘦身”或暫停時,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成功舉辦顯得更加珍貴,這也釋放出了中國電影行業攻堅克難再出發的信號。

        防疫為先:電影節“上海方案”獲點讚

        全線上搶票拼手速,進影院時測體溫、出示“健康碼”,觀影時全程戴口罩,還可以看到置放在影廳門口的備用口罩、洗手液……這些都成為特殊時期印刻在每位電影節觀眾腦海裏的特殊記憶。

        本屆電影節採取疫情防控措施,每場上座率控制在30%以內、每個影廳每天放映不超過4場,展映影院數量減少,但展映中外電影仍超過320部,世界首映、亞洲首映和中國首映影片超過200部。電影節期間,在29家指定影院共放映1146場,觀眾約14.75萬人次。網絡平臺數據顯示,購票人群中,上海地區佔71.3%,其次為3.4%的杭州,第三為3.0%的北京。20歲至29歲的“90後”,佔比56.8%,成為觀影隊伍中的絕對主力。

        久違的電影,回來了!有電影的夜晚,也回來了!

        今年電影節首次創新舉辦露天放映,為影迷奉上夏夜消暑的光影盛宴。上海的街頭巷尾,除了經典電影修復版,近年口碑票房俱佳的《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藥神》《海街日記》等中外熱門影片都免費放映。

        疫情暫時擋住了中外電影人相聚交流的腳步,卻也“倒逼”電影節改變傳統模式——依托互聯網技術尋找創新突破的機遇。

        本屆電影節除了增加線上展映、論壇線上直播等之外,還首次貫通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和上海電視節電視市場,以國際影視“雲市場”的方式實行全線上舉辦。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和上海電視節電視市場總參展商共580家。今年,國際影視“雲市場”的徵集雖然較晚公布,卻立即在全球影視行業激起熱烈反響,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裏,就有超過700家展商申報參展,其中,海外展商約五成。

        一家海外展商在申報時表示:“我們用不著攜帶展示物料旅途勞頓,‘雲市場’功能齊全,成本低、又便捷,充分體現了上影節為展商服務的用心,這是非常棒的‘上海方案’。”

        集中發力:賦能中國電影全産業鏈

        作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活動之一,7月26日上海科技影都發布會暨高峰論壇在松江區舉行。相比起一年前發布的《上海科技影都總體概念規劃》和被稱為1.0版本的“松江16條政策”,本屆電影節期間公布了力度更強、范圍更大的2.0版本“松江16條”,進一步拓展支援范圍、放寬補貼要求、鼓勵科技賦能,如將總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補貼金額從500萬提高至1200萬,新增對使用智慧影視雲平臺影視前沿雲服務的補貼等。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其外向型的海派文化、繁榮的經濟和工業基礎、數字化能力,對電影産業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多元的文化氛圍、多背景的人才、國際化的視野是影視作品拍攝天然的‘背景板’。”華策母公司、大策投資集團産業發展部總經理郗岳説。

        7月29日,本屆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舉行簽約活動,除了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重點企業,上海浦東國際影視産業園共用空間也宣告揭牌運營。據介紹,最新揭牌的影視共用空間,將建設全套的電影制作工業化流程。電影的後期制作以及燈光、剪輯、特效、音效部分,都可以在這個流水線般的空間裏分段完成。

        按計劃,下一步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將持續提升影視共用空間的技術水準,建立中國影視技術人才數據中心、數字資産交易平臺,爭取用3至5年時間,推動“上海浦東版”影視後期制作力量躋身國際影視版圖。

        韌勁和奮起:中國電影加油向未來

        “姍姍來遲”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向全球電影同行發出積極信號。法國著名電影人、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深有感觸地説:“今年對于每個電影人來説,都是特別的一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象徵著希望。”

        美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媒體在過去兩周內紛紛聚焦上海國際電影節。美國《綜藝》雜志嗅覺敏銳地注意到“上海國際電影節強勁的售票業績”。

        電影節的舉辦對中國電影人來説更是一針“強心劑”。中國導演賈樟柯説,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得以在夏季舉辦,一方面説明瞭中國疫情防控很有成效;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中國電影人的韌勁和行業精神。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説,疫情期間就堅信電影院總會有恢復開放的那一天,所以邊抓創作,邊抓緊放映準備。“宣布影院恢復開放後,我們馬上進行35部電影的拷貝復制和向全國影院的硬碟發放、密鑰配置,還推出了觀影券,發放給醫務工作者、參加高考和中考的學子。”

        為應對疫情,今年3月上影集團發起成立10億元紓困基金,幫助企業共渡難關。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兒介紹,“我們沒有浪費時間,用3個月完成了上影‘十四五’發展規劃。電影節期間,發布25部影視作品項目,其中有12部是故事片。”

        電影節金爵論壇上,行業代表各抒己見,表達了加速復工復産、推出更多高品質作品的決心。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指出:“疫情提供給我們一個思考、積淀和練內功的機會。”博納影業總裁于冬説:“疫情沒有讓我們停頓,反而給了我們創作的準備、打磨和籌劃時間。”

        特殊時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給予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信心,也見證了電影人和觀眾對光影藝術的無盡熱愛。(參與採寫:王婧媛、許咏政、胡潔菲)

        

【糾錯】 [責任編輯: 吳一航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925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