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上海“互聯網産業帶”加速形成
2020-08-03 08:04:13 來源: 解放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特殊的年份,互聯網企業在應對疫情的“危與機”中已跑過半程。

    縱觀今年半程跑,哪家互聯網企業“最能漲”?無疑是拼多多。按用戶算,已是行業第二,僅次于淘寶;按市值算,已是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超越京東。

    聲浪最高的企業又是誰?非B站莫屬。前段時間策劃的《後浪》瘋狂刷屏,引發熱議。

    哪家企業再次引起海外市場“中概股”熱點?答案是達達。6月5日,達達集團正式在納斯達克挂牌交易,成為中國赴美上市“即時零售第一股”。

    還有線上旅遊行業成名已久的龍頭老大攜程,盡管主營業務受疫情衝擊影響極大,但企業積極自救的各種“求生”之舉令業界矚目。酒店板塊收入已逐漸復蘇,股價也一路堅挺,顯示出市場及投資者對其能夠挺過寒冬的看好與信心。

    這幾家公司,都位于上海。

    其實,不僅僅是這幾家企業,小紅書、喜馬拉雅、叮咚買菜等線上新經濟的上海互聯網“後浪”們,個個逆勢上揚,也紛紛被市場看好。

    如果把這些在各自細分領域中風生水起的互聯網企業在上海地圖上一一標注,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它們主要分布在浦東張江、徐匯、長寧、楊浦等區域。有研究者將這種分布稱為沿黃浦江的“C圈”;有人認為這是一條以中環為軸向周邊輻射的“中環産業帶”;也有人提出上海互聯網産業布局在內外環間多點開花,構成了“黃金産業腰帶”。這些觀點,雖然是從不同視角觀察,卻異曲同工,都反映了上海互聯網經濟能級提升、集聚發展的新趨勢。

    集聚80%以上産值

    細心者可以發現,上海頭部互聯網企業主要集中在生活服務、金融資訊服務以及網絡遊戲等領域,並形成了一定的地域集聚。

    統計顯示,上海佔據了全國40%的網絡遊戲市場,60%的金融資訊服務市場,70%的O2O生活服務市場,具備業態最為完善的數字內容産業鏈。有研究者對在浦東張江、徐匯、長寧、楊浦等區域形成的互聯網産業帶進行過不完全統計,發現這些區域佔據上海互聯網行業80%以上的産值。

    上海企業文化與品牌研究所所長周元祝表示,這個産業帶與上海的中環線高度重合,這樣的重合不是偶然。中環線兩邊是上海城市更新最大、産城融合最好、商務成本最佳、交通便捷最強的區域,已形成了漕河涇、臨空、長風、市北、五角場、張江、三林等巨大的産業空間載體和一大批房價合適的住宅小區,成為上海産融深度結合的“黃金産業腰帶”。

    而且,這些園區大都從廠房、倉儲、物流等大空間更新形成。因此,無論是“穿衣戴帽”改建還是新建樓宇,環境都比較宜人,空間組合大中小都有,回旋余地大、韌性強,非常適宜青年人創新創業。企業從小到大,能發展、留得住,特別有助于爆發性強、成長性快的線上數字經濟企業集聚發展,快速成長。

    美團點評副總裁毛方深有感觸:“互聯網産業發展壯大,天然需要相對低的商務成本,因此逐漸在黃浦江兩岸,沿著中環線形成産業集聚帶。”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陳宏民也認為,互聯網企業要生存在人群相對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聚集的地方。上海的互聯網企業大都是面向消費者的,無論是美團點評這類餐飲外賣平臺,還是B站這樣的新型社交網站,都需要最大限度地“貼近用戶”,不斷從消費者,尤其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中了解需求,不斷迭代。更不用説像米哈遊、遊族網絡那樣集聚在徐匯的網絡遊戲公司,更是每時每刻關注著年輕人興趣的變化。

    同時,這些區域有著互聯網企業迫切需要的人才。

    楊浦區有復旦、同濟,長寧區有華東師大,徐匯區有交大、華東理工等名牌學校,而張江不僅聚集著大量科技企業,也擁有一些高校的分部和基地。良好的人才環境和氛圍,為所在互聯網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優質人力資源。

    引導不主導,推動不拉動

    區位稟賦固然重要,當地政策的加持同樣不可或缺。

    陳宏民表示,上述這些地區的政府,這些年來都在極力支援當地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依托各類開發區和科技園區,提供多方面支援和便利,為互聯網企業的孕育和發展壯大,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長寧區是典型代表之一。

    自2016年提出“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以來,不斷營造政策環境,持續打造“數字長寧”。如今,攜程、美團、大眾點評、拼多多,總部均設立在長寧,4400余家智能互聯網企業更為長寧乃至上海形成新的産業集聚效應。新企業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持續涌現的新業態和越來越細分的垂直領域,讓長寧的互聯網産業生態正從樹林向“雨林”進階。“能夠在4年多的時間裏發展至活躍用戶6.28億規模,拼多多的發展離不開上海尤其是所在地長寧優越的環境和有關部門的支援。”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上海的人才儲備、資訊服務體係,及各大物流企業總部的聚集,構成了完善的産業生態。

    同樣,以創新創業著稱的楊浦,培育出了優刻得、流利説等一批行業“新貴”。優刻得創始人兼CEO季昕華表示,創業之初,面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多種問題,楊浦的創業基地提供了産品試制、場地落實、培訓從業人員、政策咨詢、融資對接等一係列“批處理”服務,成為創業者的“靠山”。更重要的是,在這裏,優刻得找客戶找合作夥伴只需要跑幾個樓層就能辦到,“上下樓”就是“上下遊”。

    業內常説,互聯網企業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良好的生態環境對于它們的聚集和成功崛起都至關重要。這個環境包括人群密集、人才薈萃、政府支援等若幹重要條件。而楊浦、長寧、徐匯和張江等區域確實具有這些方面的明顯優勢。所以,如今互聯網企業在上海形成天然的“C形聚集”,持續挺進全國互聯網經濟的“C位”,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近,上海又推出“線上新經濟”三年行動方案,對遠端醫療、線上教育、生鮮電商、遠端辦公等行業,無疑再添一把火。

    專家表示,縱觀互聯網企業這條黃金産業帶的崛起,除了其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援以外,良好的市場化氛圍也是重要因素。在未來的互聯網領域發展進程中,各級政府依然要站對位置,把握尺度,要“引導”而不必“主導”,要“推動”而不要“拉動”,始終讓市場需求引領著各個行業的轉型發展。

    成為最佳“試驗田、引領者”

  短短幾年,一批新生代互聯網企業在上海誕生、成長並完成全球化布局。

  隨著互聯網發展從四大門戶和“BAT”主導的前兩個時代,跨入第三時代,上海正迎來全新機遇:從成立到赴美上市,拼多多僅用了不到3年時間,且市值後來居上超過京東,趣頭條、流利説等企業,也刷新了同行的上市速度。在“互聯網+”新生活領域,拼多多、閱文、美團點評、餓了麼等互聯網“下半場”的新業態,上海不僅沒有缺席,還成為最佳“試驗田”和引領者。

  其實,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上海一度領風氣之先。雖然缺乏“BAT”,但在歷年“獨角獸”榜單中,上海互聯網創業企業數量一直位居前列。尤其是最近幾年,上海新生代互聯網經濟厚積薄發,到了半程發力之時,快速主導了細分市場,帶動上海互聯網産業增速領先全國。據工信部數據,2019年上海互聯網相關業務收入增速達38.7%,居全國第一。

  從産業現狀看,互聯網仍是上海當下和未來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特別是疫情催生的“線上新經濟”,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更趨深度融合,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産業轉型新賽道。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持證互聯網企業有1966家,數量居全國第三,産值約為2890億元,僅次于廣東。尤其是在細分領域龍頭眾多,20家頭部企業入圍“中國互聯網百強”,數量僅次于北京。

  在上海資訊服務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陸雷看來,在互聯網發展進入“下半場”之時,上海能站上“新風口”,除了對互聯網産業持之以恒的決心外,還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海有著2400萬極具消費能力的人群,市場潛力巨大,而且上海消費者勇于嘗試新鮮事物。這些都為資訊消費新業態的創新提供了良好土壤。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上海還是全國合同履約率最高的城市,講誠信、守信用。幾方因素疊加,讓上海成為整個互聯網生活業態的大“試驗田”。“上海消費者是很挑剔的,一個商業模式,如果在上海能夠獲得成功,就有機會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推廣。”陸雷分析認為。(記者 劉錕 徐蒙 欒吟之)

【糾錯】 責任編輯: 馮麗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312139259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