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崇明區:“一棵菜”背後的綠色發展邏輯
2020-08-08 09:35:39 來源: 文匯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崇明蔬菜深受消費者喜愛。記者 史博臻攝

  從空中俯瞰,東經121°09′至121°54′、北緯31°27′至31°51′的地理坐標內,鳥語花香、綠意蔥蘢,蔬菜大棚星羅棋布,艷陽下燦若“白色海洋”。

  這裏是上海市崇明區。從上海後花園,到世界級生態島,再到三産融合發展、城鄉一體百姓富足……在這片土地上,崇明區傾力種好“一棵菜”,尋找綠色農業産業化和經濟綠色發展的密碼,“長”出了全國有名的“崇明模式”。

  “這棵菜”怎麼種生物治理,巧妙迴圈

  上海市民的菜籃子裏,少不了水靈靈的崇明菜。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最好賣的就是産自崇明的各種綠葉菜,而且這一情況延續至今。那麼,崇明菜為啥這麼搶手?不妨去田間地頭瞧一瞧。

  向化鎮的上海享農果蔬專業合作社在當地小有名氣,在向化公路上的一處蔬菜大棚裏,一株株小番茄沿著鐵絲結下了一串串果實,為了預防病蟲害,大棚裏用上了可降解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

  綠色是農業的本色,也是崇明菜打響品牌的標配。合作社經營者倪林娟表示,這裏種的番茄在2015年就拿到了綠色認證,後來青菜、杭黃瓜等8個品種也陸續有了綠色認證。要認證為綠色食品,就不能使用高毒性、高殘留的傳統農藥,對此崇明區實行封閉式管控模式,建立覆蓋全區16個農業鄉鎮的綠色農資超市。去年,該區積極推進蔬菜“兩無化”生産模式——無化學肥料、無化學農藥,把“崇明菜”的招牌擦得更亮。

  港西鎮的上海泛信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是“兩無化”蔬菜生産基地之一,有130多畝“兩無化”蔬菜。為確保蔬菜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基地所有田塊在種植前都會放足生態底肥,並進行多次翻耕,栽種的秧苗下還鋪設黑色地布提前防止草害。在培育中使用滴灌技術,智能化水肥一體化技術為農作物提供高品質有機肥,通過綠色防控技術降低各類農作物病蟲害。

  合作社管理者戴道寶説:“我們使用的生物藥劑都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分解得比較快,而且無毒。物理防治我們會結合一些自己的方法,例如‘悶棚’等,大部分現代農業都在使用這個方法。肥料方面用蔬菜秸稈,自己做有機肥,再投入到生産中去。”

  這裏的肥料生態迴圈就是利用“兩無化”蔬菜的廢葉去飼養山羊、鴨子等動物,再用這些動物的糞肥投入“兩無化”蔬菜的生産中,實現全程“兩無化”生産的閉環。如今崇明區“兩無化”蔬菜年種植1000畝次以上,品種有杭白菜、芋艿等,深受都市消費者的喜愛。

  可以預見的是,崇明綠葉菜生産會變得越來越綠色。

  “這棵菜”怎麼賣創新思路,創新技術

  在長寧區美天諸安浜菜市場,每天剛開始營業,就有不少阿婆阿公前來搶購崇明種植基地直接配送來的蔬菜。上海靜捷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庭峰心裏有底:“只要是正宗的崇明本地菜,就比其他産地的菜好賣。”他在豎新鎮的合作社佔地1700畝,算得上是崇明區的種菜“大戶”,主營近10種常見綠葉菜,其中90%的品種已通過綠色認證。

  合作社終日守在田間地頭,如何在摸清“城市胃口”的同時,把綠色的農産品推廣到市場末端?王庭峰的先手棋從實體布局開始,和美天副食品公司展開合作,在18個菜市場專設崇明菜優選直供區,“盯著市場下功能表,穩贏”。

  確保從田頭到餐桌的品質不“下線”是每一位務農人的心願,為此王庭峰動了一番腦筋,把後續力放在貫通全産業鏈上,形成“自有基地+採後加工+物流配送+農企對接”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現在,靜捷的電商訂單已佔到總業務量的30%,還有持續增加的勢頭。

  作為盒馬鮮生自由品牌“日日鮮”的綠葉菜供應商之一,靜捷採用的“産地直供”模式關鍵在于産品保鮮和運輸保障,為此,合作社專門建造了標準化包裝車間、流水線,採用“人工分揀+機械切割”相結合的方式,運用真空壓縮等技術嚴格分級,以全程冷鏈確保産品品質。合作社還配備了多輛全程GPS監控的冷藏車,結合菜籃子工程專用車,實現全天24小時覆蓋上海及周邊地區。

  今年,王庭峰決定辟建5000平方米的加工配送中心,“巨無霸”包裝流水線正靜候最後的組裝,冷庫、安裝等區域分割鮮明,每道關口設有智能識別,農業智能化、自動化有望釋放更多潛能。

  “這棵菜”的背後小特産,大産業

  尊重植物生長規律,在潔凈的沙土上種出具有“世界級”品質的農産品,在小小“一棵菜”上打出品牌,這是倪林娟、戴道寶、王庭峰等合作社經營者的初心。崇明綠色蔬菜不僅是一口美味,更是一種生態生活方式,無污染、綠色的生態環境以及規范的生産過程,無需多言,全在唇齒間見了真章。

  從“一棵菜”做起,崇明區都市現代綠色農業風生水起。根據近日發布的《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顯示,崇明區農業綠色發展指數超過85分,處于全國領先水準。實踐證明,綠色生産方式已成為崇明蔬菜生産基地的主流模式,並形成全域綠色蔬菜産業體係,真正把蔬菜生産這一事關千家萬戶菜籃子的“小特産”,做成了有口皆碑的“大産業”。

  這樣的成績,也是地利使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崇明區在守住一方水土的寧靜與秀美的同時,綠色發展之路也越走越寬。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不搞大開發,不盲目追求GDP,圍繞一個“綠”字鋪開畫卷。綠色農業,這個看似回歸田園社會的發展規劃,實則更好地發展了生態經濟,是一招“厚積薄發、後來居上”之妙手,更生動詮釋了崇明追求綠色發展的邏輯。(記者 史博臻)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載入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311139274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