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當防疫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
2020-05-21 18:21:2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防控工作已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常態化,既不同于“非常態”時期,也有別于正常生産生活狀態下。當防疫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

5月20日,陜西省寶雞市市民在金臺區渭河灘“愛情主題”花海遊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印發《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五個方面20條的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常態化防控工作措施。在“重點場所防控”一條中提出,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以及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

  避免常態化疫情防控走向兩個極端

  一是對于疫情過度恐慌,談“疫”色變,以至于什麼都不敢做,不敢推進復工復産。這無疑會影響復工復産的效率,不利于生産生活秩序盡快恢復。二是對疫情完全放松警惕,不再做絲毫防備,這種麻痹思想很容易造成疫情反覆。

  調整心態,改變一些行為和生活方式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説,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疫情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最近個別地區仍在發生境外輸入、本地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將與我們共存,防控進入常態化後,需要注意不能有松懈思想、麻痹大意,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科學做好防控和個人防護,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一、調整心態,要真正做到接受疫情防控常態化,真正改變一些行為和生活方式;二、要持續關注國家和地方疫情防控舉措的新政策;三、一旦我們身邊出現了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的情況,不要過度恐慌。

5月13日,陜西省鹹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的紡織工人何菲(右)在生産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生活回歸日常,卻又“不同尋常”

  餐館全面開放,影劇院以預約、限流方式開放,這讓壓抑了幾個月的“吃貨”和“影迷”們心花怒放,但也引起一些人對疫情重燃的擔憂。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説,防控常態化和過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的正常狀態不同,以影院為例,仍要做好個人防護。

  一是優先採取網上購票或現場掃碼購票的方式;在現場購票或購買其他物品時需要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

  二是盡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影劇院的公共設備或設施表面,特別要加強手衛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消毒濕巾,打噴嚏時用紙巾、手臂肘部遮擋口鼻。

  三是減少與朋友相約觀影,盡量自己或陪同家人觀影。在影劇院內不要有過多的交談交流,減少近距離聚集。

  四是隨身攜帶口罩,當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尤其是一米距離內時要佩戴好口罩。

5月18日,在西安高新第六小學,學生們觀看西安起良蔡侯紙博物館工作人員演示造紙技藝。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北京發布常態化防控下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引

  一、醫務人員和前往醫院就診住院人員、陪同陪護探視人員,應當佩戴口罩。

  二、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病的患者及其接觸人員居家或外出時,應當佩戴口罩。

  三、從事公眾服務(含窗口崗位)人員,商場、超市、餐飲、酒吧、KTV、美容美髮、環衛、公交、地鐵、計程車、網約車等行業人員,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等測溫驗證人員,應當佩戴口罩。

  四、前往人群擁擠、通風較差的室內公共場所,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養老、托幼、托育、中小學校、福利等機構,應當佩戴口罩。

  五、年老體弱者、患慢性病人員、孕婦等外出時,或需與他人密切接觸而又無法確定風險時,建議佩戴口罩。

  六、學校師生上課時,建議佩戴口罩。

  七、戶外活動在保持1米線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八、在消毒通風良好、嚴格健康監測、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內會議及活動場所,可以不戴口罩。

  九、有關行業和單位根據各自工作環境特點,在衛生專業機構或人員指導下,可制定具體場景下佩戴口罩指引。

  口罩成“標配”,出行先預約、實時查看“熱力圖”,就醫先測溫、登記資訊……雖然疫情防控措施給生活帶來一些不便,但“小麻煩”換來“大安全”。

(綜合新華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經濟日報)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思思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重慶高校大學生有序返校
鳥瞰珠峰
鳥瞰珠峰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壯美景色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中國國家圖書館恢復開放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215112601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