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雲南建築大觀:在火車站停泊 與好風景相戀

2020年01月11日 08:54:58 | 來源:新華網

雲南建築蔚然大觀

類型眾多

多民族的融合

多元的地域風情

獨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與眾不同的建築風格

火車站裏

有歸心似箭的回鄉人

有在路上的旅人

雲嶺大地上

新舊車站並存

體現著這個時代的包容性

讓我們一起看看雲南的火車站吧!

  昆明站

  昆明火車站始建于1968年,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通車時正式投入使用,是貴昆、成昆、南昆三條鐵路幹線的終點站。昆明站是國家鐵路網的重要節點,也是西南鐵路大動脈的重點。自從有了昆明火車站,從此雲南鐵路與全國鐵路聯網,結束了“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的歷史。經過昆明車站的鐵路有成昆、貴昆、南昆、內昆、麗昆等12條鐵路幹支線,組成的鐵路網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昆明站是昆明地標記憶裏的龍頭,昆明站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昆明滄桑巨變和經濟騰飛的軌跡。

  2003年7月9日,在國家成昆鐵路電氣化建設大背景下,昆明火車站迎來了設備設施的更新改造。昆明火車站主站房在老站舊址上開工建設,邊營業邊建設。2005年初,具有傣家竹樓斜屋面、吊腳樓等建築符號的、有濃鬱雲南地域風情的車站主樓建成完工,車站為雙層式兩面進出的模式。此後,車站日接發列車由老站的25對提升到50對,候車旅客容納量由1500人提升到7000人。

  昆明南站

  昆明南站,是中國西部地區大型綜合性交通樞紐之一,是集高鐵、地鐵、公交、出租等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站。昆明南站于2011年6月20日開建,2015年12月車站站房主體工程完工,2016年12月28日車站正式投入使用。

  昆明南站站房結合昆明獨有的地域文化特點,以“雀舞春城、美麗綻放”為主題,用“孔雀開屏、鮮花綻放”的形象寓意昆明城市的開放進取和熱情好客。同時建築用多種細部裝飾和構件等建築語言,表達出昆明“民族交融、國際交流”“西南樞紐、南亞之門”這一高原明珠的城市特點。昆明南站主要由北雨棚、南雨棚、站房、西廣場、東廣場組成,其中,兩個雨棚分別位于站房的左右兩側,雨棚下邊是站臺和鐵軌,兩個廣場分別位于廣場的前後,站房是昆明南站的主建築。昆明南站共有4層,其中,地上共3層,地下共1層。地上三層為旅客候車區域;地上二層為軌道層和站臺層;地上一層為交換大廳、出站通道和計程車待客區、設備用房及停車場;地下一層為昆明軌道交通1號線站臺層。

  彌勒站

  彌勒站位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是雲桂鐵路雲南段主要中間站之一。彌勒站為三等站,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有10股到發線,站房總面積3497.4平方米。現在,彌勒站每日辦理客運作業的動車組列車,主要開往南寧東、桂林北、廣州南、北海、昆明、大理、麗江方向。

  彌勒站是南昆客專在雲南省境內站線規模最大的中間站之一,並且連接著彌蒙鐵路等線路,是滇東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站之一。彌勒站是彌勒境內設置的唯一一座客貨共用站點,極大地改善彌勒的交通條件,擴大貿易往來,增強開放程度,對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

  石林西站

  石林西站位于昆明市石林縣鹿阜街遒辦板橋中心矣馬伴村,是南昆客運專線上的一個站點。石林西站包含站房、站臺雨棚及進站天橋,石林西站規劃設計理念是把石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與阿詩瑪民族文化緊密結合。值得一提的是,站房的外墻設計全部使用採用外挂石材進行裝飾,石材來源則全部取材于石林本地,是雲桂鐵路全線唯一使用該設計的車站。

  石林西站成為石林迎賓、展示城市的門戶,同時承擔集散、換乘、轉机的交通樞紐功能,對促進和帶動滇中城市群和北部灣城鎮群城際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楚雄站

  楚雄站,原名楚雄北站,為楚雄市高鐵站,于2018年7月1日隨著昆楚鐵路開通正式投入使用。楚雄站的開通也標誌著楚雄正式跨入高鐵時代,與昆明、大理形成一小時交通生活圈。楚雄站位于楚雄市東瓜鎮車坪社區,佔地約1萬平方米,為“三站臺七線”,能同時容納5000人聚集乘車。站房建築風格濃縮了楚雄彝族地方特色,屋面覆蓋著清灰瓦,站房色調以紅色為主色。

  昆楚大鐵路是中緬國際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昆明為中心,滇中城市群1小時鐵路交通圈實現全覆蓋。開通運作後,昆明到楚雄由原來的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到大理由原來的最快5小時21分縮短至1小時52分,大幅釋放客運運力,構建起滇中、滇西地區強有力的客貨運輸通道,對于促進滇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麗江站

  麗江站位于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黃山鎮上吉路。于2010年1月1日投入使用。2019年1月5日,由麗江發往昆明的首列和諧號動車D8784次準時從麗江站駛出,這標誌著麗江進入了動車時代。

  麗江站站房面積11821平方米,建築高度32.50米,長182米,寬50.3米,兩個候車室共設1200個座椅,乘客可由一樓候車室進站通道進入二、三站臺,或由二樓候車室天橋直接進入一站臺。

  碧色寨站

  碧色寨火車站位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碧色寨村。1910年,滇越鐵路全線竣工,線路自越南海防,經老街跨越紅河進入中國河口,經碧色寨、開遠到昆明,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國際出海大道。由于幾乎所有的個舊大錫等出口物資都在碧色寨車站裝車出境,使最初只有十幾戶人家的碧色寨,成為鐵路線上的一個特等站,並迅速成為一個異常繁忙的轉机站及貿易集市,成為雲南進出口貿易的重要集散地。

  曾經的美孚石油公司、雲南的民族企業等一些公司都選址這裏,以及儲運公司、水火油公司、材料廠、商場、郵局、網球場等隨之而來。碧色寨車站充斥著火車的汽笛聲、搬運工的號子、酒吧裏的洋酒和咖啡,其開放和繁華程度,在滇南一帶首屈一指。碧色寨成為滇越米軌鐵路和個碧石寸軌鐵路的換裝站,通過個碧石鐵路從個舊運來的大錫被裝上米軌列車,經越南,送往海外。

  臨安站

  走進位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古城的小火車臨安站,黃墻紅瓦的法式車站建築,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它建于1928年,位于米軌鐵路蒙寶線上,融合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法建築風格。

  臨安站結構裝飾仍保留著當年設計的樣式,地面瓷磚貼花,吊燈裝飾,售票臺桌窗口以及前面的圍欄,還有小長凳和室內花卉的擺放,全都保留了法式風格。再者,墻上挂著的記載車站歷史的照片,真真切切地讓遊客感受到這臨安火車站的歷史久遠。

  石屏站

  個碧石鐵路是中國的第一條民營鐵路。于1915年5月開工,1936年10月10日,全線通車,歷時21年5個月。從此,結束了滇南地區幾千年來大量物資人背馬馱的歷史及個舊大錫外運、轉机的困難,它是滇越鐵路的延展與銜接。2003年個碧石鐵路停止客運;2010年1月1日,貨運也全面停止。

  石屏火車站作為個碧石鐵路的終點站,從車站的紅頂、黃墻、圓門頂、百葉窗、石板條,可透視出歷史的滄桑。依然保持完好的個碧石鐵路鐵軌從遠方綿延而至,默默地淹沒在荒草叢中。

  鄉會橋站

  鄉會橋火車站位于紅河州建水縣新房村北面,建于1932年,佔地面積2080平方米,因位于滇南著名廊橋鄉會橋旁得站名。鄉會橋火車站是個碧石鐵路線上建水至石屏間的一個重要鐵路車站。鄉會橋火車站前傍瀘江河,河畔翠竹掩映,柳樹成蔭,後隔百余畝良田肥地與新房村相望,環境清幽,綠野滿目。鄉會橋火車站主體建築站房(售票候車樓)是結合中、法不同建築樣式特點設計的單檐現代建築,站房建築主要以“中”式木結構為主,為歇山屋頂,抬梁式與穿鬥式架構形式,對稱布局,部分小木作上仍然沿用中國傳統建築的鬥、升等構件作裝飾,其兩側還各有一面闊三間木構架與站房建築相連接,布局稍靠後安排的候車樓(附耳房),外墻體統一為當時個碧石鐵路站臺建築的黃色,具有醒目的視覺效果。

  鄉會橋火車站站房建築的“法”式建築部分,色彩濃烈。其正面屋頂呈三角形,布瓦硬山頂,仍然採用中國傳統的瓦屋面分、排水形式,與“中”式歇山屋頂垂直相交,較好地解決了防水、防漏問題。站房建築的科學價值與藝術形式的融合,是中西建築文化協調融合的縮影,也是鄉會橋火車站站房建築最具文化個性和觀賞價值的地方。鄉會橋火車站是雲南近現代工業文明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是個碧石民營鐵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建水石屏兩縣鐵路間曾聯繫建水縣城與西莊鎮和新房等村寨的重要交通中繼站。

列車駛過車站

勾勒出風景的輪廓

月臺上

人們奔向不同的遠方

【糾錯】 [責任編輯: 陳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9121386948271